学校一定要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网络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为主任,xxx为成员。

二、工作职责

1、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的事宜。

2、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3、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4、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5、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xxx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xxx、xxx:负责校本部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微信休闲群。

xxx、xxx:负责干部教育在线。

xxx、xxx:负责学校网站。

xxx、xxx:负责全市电大教务、招生、教学、学生管理等相关QQ工作群。

6、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校内外论坛、贴吧、博客、QQ群、微信群、虚拟社区等。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地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7、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web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类编号存储。

8、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1、快速反应,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题。

2、正面回应,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地引导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小组并提出应对措施,然后及时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上级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积极与网络主管单位或者媒体及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及时处理涉及人身攻击、捏造事实、歪曲真相、造谣诬陷等有损学校形象、师生声誉的不良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妥善处理

对于重大舆情,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准确予以回应;如果对于一时不能拿出准确调查结论的舆情,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不断地发布阶段性信息,以便掌握舆论主动权。

四学校信息安全建设

1、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法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言论;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学校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失实扭曲报道学校发生的事情(包括上传图片)等。

2、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校园网新闻传播和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对上网信息要进行审查,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凡涉及国家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严禁上传。

3、加强师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发帖、跟帖、讨论和评论活动,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对学校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4、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5、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检查,随时指导学校网络舆情工作建设。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学院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学院的工作动态、学生动态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学院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工作内容

1、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2、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按照组建处置小组、核查事实、分析研判、评估影响、制定应对方案到主动发布信息、启动网络评论等一整套应对程序,为积极主动应对舆情危机、引导社会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同时,在舆情事件处理结束后,形成专题处置报告进行总结。

三、实施措施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

实行7*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采用相关软件,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主要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正确处置。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内容等,并向相关领导及时汇报。

责任单位:信息网络中心。

2、针对百度贴吧处理方案

(1)构建“红色贴吧”,把握贴吧舆情主旋律。

一方面借助贴吧就一些相关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学生的疑惑和困难,正确地分析、引导和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营造一个良好的贴吧环境。

责任单位:宣传部,信息网络中心。

(2)建设“网络红客”,实现贴吧舆情监测。

掌握网络舆论导向,了解网络舆论动态,通过建设“网络红客”,培养一批教师和学生成为贴吧主力军,发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就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提供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同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责任单位:宣传部,信息网络中心。

(3)加强教育管理,促进网络文明,重视网上、网下的结合。

重视网上、网下结合,利用课堂、板报、电视、报纸和网络本身等宣传媒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观察、识别、选择、运用、能力;注意隐私权的尊重、维护;养成诚实、信用、自尊、自爱的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对贴吧上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发布的信息,能及时跟贴,做好心理引导,减少信息的消极影响和网络沉迷。积极引导同学在贴吧上做一个理智的网民,做一个有网络道德的网民,促进贴吧网络文明。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信息网络中心。

3、学院网站新闻、公告等有关内容的审核及发布按《关于进一步规范学院网上传新闻稿的通知》执行。各部门信息发布的审核权由各部门领导负责。各部门负责人要对上报信息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和网页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树立好部门形象。对于学院网站的留言版,凡涉及本部门的问题,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回复。对非正常及不健康信息要及时存档并删除。

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5、应对负面舆情需主动。网络快速、直接、简单、有效的特性及其产生的巨大转发量,需要引起重视,对于网络中流传的未确认信息不闻、不问、不管、不说,会给学院工作带来恶劣的影响。如遇突发事件需迅速反应,需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

(1)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公布相关证据、信息,用事实说话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利用权威机构、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网络的传播优势,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主流信息,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3)对个别特殊情况要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避免流言四起和引起恐慌,做到:尽早讲,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4)如果是由于内部相关人员的问题引发的网络负面舆情,避免采取压、捂、盖、推、躲或不理睬等消极的措施,要主动进行内部调查,作出公正处理,并及时通过相关渠道对外公布,以诚信、公平、公证的态度取信于民,同时由主流媒体配合进行正面报道,引导公众客观看待,正面热议,左右网络舆情走向。

6、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学院利益,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7、此项工作要长抓不懈。网络舆情控制与防范处理领导小组一个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网络舆情控制与防范专题会议,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展开工作。根据学院指示精神,学院以系为单位召开学生主题座谈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疏导,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四、奖惩机制

建立奖惩和宣传教育机制。根据相关规定,对因各种原因给学院造成负面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对在舆情防范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网络舆情控制与防范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

工作人员: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舆情监测和监控,掌握学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编制依据

依据《*******************》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及跟帖等网上紧急舆情信息。

三、工作原则

1、明确职责,快速反应。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是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

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舆情、明确情况,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师生情绪,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

2、统一口径,注重效果。

舆情处置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学校确定的统一口径,确保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

相关信息发布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即把学校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措施和办法向公众表达清楚,彰显诚意,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发展。

3、统筹协调,密切配合。

公共事件发生时,同时启动现场处置和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和现场处置工作保持紧密联系。

在发布信息时,注重报道学校积极采取的行动,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进展。

四、组织结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者人、年级组长为成员的网络舆情安全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熟悉网络”的标准组建校园网络舆情安全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安全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五、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安全共同体成员,安排好监控值班表,主动关注学校网站、公众号、工作群等的动态信息,做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及时进行汇总;定期在网上进行宣传、评论,积极引导网上舆论,针对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对不良信息和恶意炒作,及时上报学校。

六、具体操作流程

(一)网络舆情的监测

由网络舆情监督员对涉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及时送学校办公室分转交办。

1.监测对象。

网络上出现的涉及学校和师生的舆情信息、帖子和相关跟帖。

2.监测内容。

网络中涉及学校的舆论,主要包括:关于学校和学校的意见、建议、投诉,相关问题的咨询,涉及教师、服务人员等人员行为和师德师风问题等。

3.监测方法。

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遇到不当言论,及时汇报。

4.监测形式。

一是定期定时对相关网站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日志记录;二是每周至少1次的网络舆情通报。

(二)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1.被网络媒体出现和转载的一般突发事件和申诉建议的负面报道,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1个工作日内向具体业务主管人汇报,3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处置并回应。

2.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的重大突发事件、网上投诉举报,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错误舆论导向,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1天内向主要领导汇报,2个工作日内作出初步处置并回应。

3.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被上级以上领导批示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3小时内向主要领导汇报,1天内作出初步处置并回应。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4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改写了社会舆论的格局。

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公开和网络反腐等开启了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时代。

一件小事情经过新媒体的放大,就可能成为轰动社会舆论的大事件。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表现得相对滞后和失语,有时不仅不能平息社会风波和缓解社会矛盾,还可能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因此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加强舆论引导,迅速平息舆论风波是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应对的重要问题。

一、突发事件与校园舆情分类

突发事件也可称为“危机”。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和衍生性等特点。

学校一定要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网络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为主任,xxx为成员。

二、工作职责

1、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的事宜。

2、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3、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4、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5、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xxx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xxx、xxx:负责校本部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微信休闲群。

xxx、xxx:负责干部教育在线。

xxx、xxx:负责学校网站。

xxx、xxx:负责全市电大教务、招生、教学、学生管理等相关QQ工作群。

6、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校内外论坛、贴吧、博客、QQ群、微信群、虚拟社区等。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地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7、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web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类编号存储。

8、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1、快速反应,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题。

2、正面回应,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地引导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小组并提出应对措施,然后及时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上级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积极与网络主管单位或者媒体及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及时处理涉及人身攻击、捏造事实、歪曲真相、造谣诬陷等有损学校形象、师生声誉的不良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妥善处理

对于重大舆情,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准确予以回应;如果对于一时不能拿出准确调查结论的舆情,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不断地发布阶段性信息,以便掌握舆论主动权。

四学校信息安全建设

1、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法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言论;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学校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失实扭曲报道学校发生的事情(包括上传图片)等。

2、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校园网新闻传播和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对上网信息要进行审查,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凡涉及国家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严禁上传。

3、加强师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发帖、跟帖、讨论和评论活动,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对学校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4、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5、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检查,随时指导学校网络舆情工作建设。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学院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学院的工作动态、学生动态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学院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工作内容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