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幼儿园就要开学了,而在疫情期间,更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2022秋季开学幼儿园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2022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篇1
为切实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宁夏师范学院、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统称各学校)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区、市党委、政府应对疫情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坚决阻断疫情进校园、确保师生不被感染”为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开学前后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顺利开学,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防控任务
(一)开学防控准备做到“四个到位”
1、摸底排查到位
一要摸清滞留区外师生情况,实行信息化远端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排当前滞留区外的师生,摸清11个疫情重点地区滞留人数,摸清疫情非重点地区滞留人数,按教职工和学生分类登记,建立电子台帐。采取“人盯人”的方式,精准掌握每一名师生滞留地点、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等。实行动态监测,建立“日报告”制度,每日逐级上报人员流动信息。(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二要摸清全体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全市师生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大起底。重点做到“四个摸清”:摸清是否来自或滞留疫情较重地区;摸清是否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摸清是否有不适症状;摸清假期活动行踪。建立师生健康卡管理制度,每位师生每日填报健康状况和行踪,在此基础上,逐级汇总形成全市师生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监测。(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2、分类隔离到位
一要设置独立集中隔离点。市、县(区)按照《集中医学观察管理规范要求》,分别设置独立集中隔离点,专门用于滞留区外返程师生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象的集中隔离。工作人员从相应的公安、卫健、疾控、教育等部门抽调。(责任单位:市指挥部综合工作组、县(区)指挥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二要严格落实分类隔离。按照市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对重点人群和密切接触者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固防指办发〔20__〕4号)要求,对区外返固师生分类实行隔离医学观察。各学校要第一时间向属地卫健部门报送返固师生信息。对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市、县(区)政府要组织接送到集中隔离点,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各学校要监督本人向所属社区、小区(村组)登记报到,实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学校要随时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指挥部综合工作组、县(区)指挥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3、物资储备到位
要提早储备学校疫情防控所需防护物资,对紧缺的口罩,采取由属地政府供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购买、学生家长自筹、向社会募捐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市、县(区)要为所属学校提供必需的红外额温仪、消毒液,为师生规模达500名以上的学校安装热成像红外体温测量系统。各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学校安保、保洁等人员。(责任单位:市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县(区)指挥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4、重点场所消毒到位
各学校要按照《全区学校(幼儿园)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卫生防护指南》要求,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好校舍室内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二)开学后防疫做到“四个周密”
1、周密安排师生返程作息,实行“两错时两错峰”
一要实行滞留区外师生错峰返程。根据各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和滞留师生统计情况,市、县(区)教育体育局统筹指导所属学校师生返程计划,安排分类错峰返程:滞留区外教师待正式开学时间确定后提前15天返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待正式开学时间确定后,分期分批返程;中小学生根据疫情控制情况,按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确定返程事宜;宁夏师范学院师生返校执行自治区教育厅对高校的统一规定。滞留在湖北省的师生根据疫情情况确定返程时间。(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二要实行错时开学。实行高中(含中职)、初级中学、小学按间隔2-3天依次错时错级开学。幼儿园待小学开学后一周开学。宁夏师范学院开学时间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三要实行错时上下学(课)。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级按间隔10-15分钟依次错时上下学(课)。(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四要实行错峰就餐。提供就餐的学校要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就餐方案,实行错峰就餐,统一餐具,统一配餐,单人单桌就餐。(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2、周密守护师生健康,落实“五项制度”
一要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制度。各学校要严格出入管理制度,在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得随意出入校门,上学、放学统一刷卡进出校门。如有学生患病等突发情况的,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出校门。(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二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各学校开学时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要按照《体温检测查验站设置规范(试行)》要求,对全体师生员工每日最少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进校门时必须测体温)。(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三要落实疫情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各学校要随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让其戴上医用口罩,并第一时间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报告,进行健康检查,并视情况及时安排到指定医院就诊。(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四要落实因病缺勤(课)登记和追踪报告制度。各学校每日要统计师生的出勤(到校)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课)师生要及时登记报告,指定专人负责,实行病因追踪。病愈后由学校领导和校医(保健教师)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共同研究认可后方可返校。不允许师生带病上班(课)。(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五要落实健康教育制度。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好健康教育课。同时,要通过新媒介宣传手段,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确保师生知晓率达100%。要做好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为师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3、周密管控集体活动,做到“三个严禁”
一要严禁聚集性活动。各学校不得召开学生晨会、教职工大会、家长会,不得举办任何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等聚集性活动,取消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教师不得进行集体教研活动、举办个人学术讲座,学生不得开展各种综合实践、社团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二要严禁师生串岗串班。教师上班期间实行签到坐班制,不得相互串岗串门;学生以班为单位管理,严禁串宿串班,不得扎堆聊天,不得成群结队、追逐打闹,出入教室、餐厅、宿舍门口时,不得拥挤推搡、聚集就餐。(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三要严禁校门口人员聚集。学生上下学出入校门口时,保持1.5米距离,有序出入。接送学生、幼儿的家长不得提前在校门口等候、停留,值班护送教师要指挥疏导学生及家长即接即走。保安人员要维持上下学时校门口秩序。不允许任何人员在校门口逗留聚集。对不服从学校管理人员指挥、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师生的,公安机关要及时果断处置。(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管局 各县(区))
4、周密管控重点场所,做到“三个严格”
一要严格食堂管理。各学校要规范食堂管理,实行“明厨亮灶”,严把材料进口关、食品加工操作关、从业人员体检关,落实食堂操作人员、采购人员、配送人员、检验人员佩戴口罩、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制度。(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
二要严格住宿管理。实行宿舍封闭管理,建立出入人员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住宿生一旦入住,疫情期间不得回家,不得接受外来食品。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学生就寝后“零报告”制度,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日消毒两次。(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三要严格教学场所管理。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对教室、办公场所、图书馆(室)、学术会堂、体育馆、计算机室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日消毒两次。对学生经常触摸的门把手、桌面、计算机(鼠标、键盘)等重点物品、部位要定期用酒精擦拭消毒,并建好消毒擦拭记录。对中午留校不回家的学生,在所在班级进行体温检测登记。(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三、保障服务
1、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担当尽责,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要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做好属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市、县(区)教育体育局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各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建立教育部门、学校、年级、班级、家长五级联动、协同高效的防控工作网络。(责任单位:市指挥部综合工作组、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
2、建立医教协同体系。市、县(区)教育部门要与卫健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学校与属地医疗机构结对、校医与医务人员结对,医疗机构定期到学校指导防疫工作,协同开展疫情期间学生健康防护和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共同落实防疫责任。(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卫健委、各县(区))
凡是入校人员请扫场所码、戴口罩、测体温、绿码通行,并遵守新冠肺炎防控五个一律。
二、提交材料:
1、所有家长及幼儿开学需提交防疫“两码一证明”(健康码、行程码、72小时阴性证明)扫码结果截屏发各班班主任;
2、《返校承诺书》、《学生体温记录表》打印并填写好,报名时上交班主任,样表见附件;
3、所有师生(含后勤保障人员)返校返园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从今日启需按照要求安排好做两次核酸检测(注:第二次核检需在开学前三天内完成);
第一次核酸检测时间:xx月xx日-xx日
第二次核酸检测时间:xx月xx日-xx日
4、所有师生(含后勤保障人员)到就近采样点进行采样,学生采样时要求有监护人陪同采样,确保采样途中安全;
三、师生返校安排:
(一)开学7天前在x师生原则上不离开所在设区市(参加省内相关会议和培训除外),非必要不离x,已离x的师生要提前7天返x,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二〉在低风险区(含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师生,返园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行程码)绿码返园,返园后要在24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落实“三天两检(含返园后的第1次核酸检测),期间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非不要不外出,并在4、5天再分别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三)开学前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暂缓返校,待完成相应管控和健康管理要求后,持健康码绿码返园,并按省外低中高风险地区以外其他地区返园人员的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四)在省外低中高风险地区以外其他地区返园的师生,抵x后24小时内主动接受1次核酸检测,建议实施“三天两检”(含入x后的第1次核酸检测)。
(五)尚处在健康监测管理期问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已出院但尚处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健康码异常人员等暂缓返园,待完成相应管控和健康管理要求后,持健康码绿码返园,按厲地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六)属地疫情防控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属地要求落实健康监测管理和核酸检测等相关要求。
(七)境外师生按教育部有关要求返校,人境后按属地防疫要求做好健康管理。
xx县第五幼儿园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方面
1、做好健康监测
按照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开学前,所有省外和省内有疫情报告地区返x人员均需提前1天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进行报备,通过登录微信小程序“x通码”,点击“入x报备”进行报备,或电话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组)、单位、宾馆、酒店报备。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来(返)x的人员,自离开风险区域之日起,按填平补齐原则,执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来(返)x的人员,自离开风险区域之日起,按填平补齐原则,执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x人员,需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实“3天2检”,在抵x后24小时内完成第1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2、做好体温和出行轨迹监测
认真做好开学前14天体温监测登记,学生入学返校前14天内不得离开x州市。开学时,学生需持家长签字的14天学生体温记录表及承诺书报到。
3、做好核酸检测
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从xx月xx日起需按照要求安排好做两次核酸检测。(注:第二次核检建议xx月xx日xx日完成)
4、加强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谨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防护“五还要”;不参加聚餐或其它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型高风险场所;不与从外地回来的亲戚朋友互访,不在家中留宿外地回来人员,尽量减少与外来人员接触。返校时必须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入校,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口罩等防疫物资。
家长方面
1、按照要求协同孩子前往居住附近核酸采样点完成开学前不少于两次核检。
2、开学前7天内仍在外地尽快安排子女返兴,返兴前向社区(村)报备,返兴后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
3、教育好子女开学前相关安全教育,养成好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方面
1、健全疫情防控制度
各学校要结合新冠疫情第九版及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两案九制”和相关工作制度。
2、严格校园人员管理
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对确需进入校园的外来来访人员严格执行好“五个一律”及实名登记、佩戴口罩、体温测量、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轨迹及信息登记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红码、黄码不得进入,对核查了解暂未接种人员,及时告知前往疫苗接种。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3、严格管控行动轨迹
提醒师生做到不前往国外和当前公布的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开学前非必要不离开x州市,尽量不与外地返兴人员接触。在高、中风险地区返兴的师生需向社区村居委会进行报备,按要求督促其前往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或按要求集中隔离等防控措施。
4、严格做好健康监测
开学时,要求师生如实向学校报告近14天的体温监测情况和学生活动轨迹,向学校递交《承诺书》。开学后,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并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所有进入校园的师生进行体温监测,超过37。3度的人员禁止进入,并第一时间向学校驻点防疫医务人员及当地医疗机构卫健部门报告,配合做好相关应急处置,严禁学校善自让学生家长接回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