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教育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生命教育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道水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用一些途径知道水的用途。
教学准备:
叶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地球表面有百分之几是水?
2、板题
二、说一说
1、同桌互相说说水的用途。
2、填写在书上第一页。
3、汇报。
4、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三、小实践
怎样证明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1、小组合作做挤叶子的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
四、辩一辩
1、动物体内也有水吗?
2、运动后出汗了,我的体重减轻了。
3、还有其他方法验证生命体内有水分吗?
五、小结
板书设计:
1生命之源——水
水的用途
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生命教育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虽然,初三学生读后感写得比较多,但真正要写好一片读后感却不容易。大多数学生在写的时候,或只注重读,感的内容很少;或写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但感受却不深;或读和感都有,但缺少联系实际今天,主要想通过这一堂课的练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对生命的真谛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关散文的读后感的写作水平。
【教学实录】
一、导课
同学们,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河,有时会有漩涡,有时会曲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怎样看待生命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录音)
二、展示个人搜集的有关名人对生命的真谛看法的材料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材料。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在网上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记录,将较好的记录下来。
2、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
三、探究人生真谛
三、再读课文
1、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概括小标题:
(边交流边引导学生概括)
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2、引出作者,了解作家杏林子,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
多么平常的小故事,让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儿,却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要知道不同的身世,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是大不相同的,让我们走进作家杏林子。
课件介绍:
怀着对杏林子的敬仰之情,让我们深入学习她的文章,细细品味这三个小故事。
请默读2~4段,划出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
四、交流反馈,随机点拨
课件: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什么是挣扎?什么是极力?
2、指导朗读。
3、此时,从小就身患重病的杏林子想到了什么?
(这种感情是飞蛾告诉她的吗?)
4、齐读课题(这种奋力抗争,是动物的本能,然而作者却被强烈的求生欲望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
生命生命
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生命吗?
2、可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4、再读课题:
师: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仅仅只活了几天,然而它不屈向上的精神,茁壮生长的勇气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师:由此,杏林子想到我们人也应该这样,即使从小就患病,即使没有健康,即使受尽病痛煎熬,我们也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这就是一一(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句子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句子强调了两种人生态度。哪种是负责的态度,哪种是不负责的态度?(杏林子选择前者)
2、让学生静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对自己生命的思考:
师:请用右手摸自己的心脏部位。这样的心跳从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了,它在你的胸膛里跳动了十年,给你的亲人带来多少喜悦和欢乐;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跳动了3650个日子,你的每一个日子都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关爱中幸福的度过;这样的心跳还将不停地跳动,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3、引读。(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4、再读课题:
师:杏林子对生命有了很深的感悟,我们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读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一一(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五、讨论,理解生命真谛
1、交流讨论:
纵观三个事例,结合课题,你认为两个生命的含义一样吗?
2、杏林子对人的生命做了高度的概括,学生找出中心句。
课件出示句子: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⑴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教育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生命教育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道水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用一些途径知道水的用途。
教学准备:
叶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地球表面有百分之几是水?
2、板题
二、说一说
1、同桌互相说说水的用途。
2、填写在书上第一页。
3、汇报。
4、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三、小实践
怎样证明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1、小组合作做挤叶子的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
四、辩一辩
1、动物体内也有水吗?
2、运动后出汗了,我的体重减轻了。
3、还有其他方法验证生命体内有水分吗?
五、小结
板书设计:
1生命之源——水
水的用途
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生命教育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虽然,初三学生读后感写得比较多,但真正要写好一片读后感却不容易。大多数学生在写的时候,或只注重读,感的内容很少;或写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但感受却不深;或读和感都有,但缺少联系实际今天,主要想通过这一堂课的练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对生命的真谛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关散文的读后感的写作水平。
【教学实录】
一、导课
同学们,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河,有时会有漩涡,有时会曲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怎样看待生命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录音)
二、展示个人搜集的有关名人对生命的真谛看法的材料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材料。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在网上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记录,将较好的记录下来。
2、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
三、探究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