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乡镇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乡镇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1

为进一步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有效应对2022年秋冬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抓紧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

1.人群监测。

各辖区和镇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卫生院的协同配合,发现可疑患者及时送往发热门诊规范处置,实现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行动轨迹等信息互联互通,最大限度防止疫情发生或扩散。

卫生院落实首诊负责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做好疫情报告、2小时网络直报。

多点触发监测,在车站、酒店(宾馆)开展健康监测,在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开展体温监测,在学校重点场所开展发热、干咳等症状监测,在连锁药店开展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变化监测。

围绕冷冻食品进入、仓储、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健康监测。

发现疫情线索迅速开展核实调查。

2.环境监测。

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开展环境监测,重点加大对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进口冷链食品的

监测力度。

具体监测工作要求及应急处置按照《xx县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执行。

3.预警响应。

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风险排查,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汇总分析人群监测和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研判疫情风险,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

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

4.排查监测。

重点加强中、高风险地旅居史来(返)通人员的精准摸排、登记和管理,建立“一人一档”,落实“三个必登”和“2对1”等管控措施,入(返)通必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到达目的地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

如无法提供上述核酸检测阴性信息,达到目的地后应当立即接受核酸检测或者14天隔离医学观察。

瞒报、谎报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低风险来(返)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

对于中风险地区来(返)通人员,直接送至辖区卫生院留观采样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者,由各村(居)委会负责落实14天居家隔离措施。

从高风险地区来(返)通人员由各村居直接送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由观察点安排专人采样并进行核酸

检测,检测结果阴性者,继续集中隔离14天。

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者,闭环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5.流行病学调查。

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充分运用公共卫生、行程记录和智能化手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6.隔离医学观察。

坚持“应隔尽隔”的原则,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

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有需求的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第一时间提供医疗服务。

(二)强化应急处置

1.人员队伍。

进一步优化补充疫情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等队伍建设。

各村(居)、镇级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和疫情防控卫生员作用,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社区防控队伍培训。

2.防控物资。

各村(居)、镇级相关单位按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有关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建立本地区本行业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完善物资储备调用机制。

(一)散发输入性疫情。

1.情景描述:全镇疫情处于基本阻断状态,无聚集性疫情发生,需做好应急物资与人员储备。

2.防控目标:及时发现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包括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下同),快速处置疫情,阻断病毒传播,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防控策略: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做好风险评估,

根据疫情形势和国家相关工作要求,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4.防控措施:采取快速处置疫情、阻断病毒后续传播的应急处置措施。

(1)及时发现调查。

加强重点地区来鄞返鄞人员排摸、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住院筛查,尽早发现感染者。

对发现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疫情报告,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尽快查明感染来源、追踪活动轨迹、全面快速排查接触者。

(2)传染源隔离治疗。

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应立即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状况监测。

(3)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开展检测,因特殊情况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须落实好硬管控措施。

对于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时应主动报告、及时就医。

对一般接触者实施核酸检测,并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健康监测等措施。

(4)疫点处理。

科学评估、精准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

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无症状感染者采样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室内场所,均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

根据病人、无症状感

染者的活动范围,将一个或若干个住户、办公室、教室,与病人同一个出入口进出的楼层、楼道、电梯、单元和楼栋,同一病区或诊室,同一航班,同乘的列车或汽车车厢、船舱等划定为疫点。

如病人、无症状感染者活动史回忆不清,疫点可扩大至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范围。

针对同一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可划定一个或多个疫点。

疫点实行封控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人员聚集活动。

疫点内除密切接触者外的其他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硬管控)。

疫点在确定后应及时开展卫生处理和终末消毒。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做好日常消毒和随时消毒,在隔离观察期满后进行终末消毒。

疫点所在行政村、小区、单位出入口严格执行卡口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措施,引导村民非必要不出门,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

(5)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

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做好公众个人防护指导,减少人群中可能的接触或暴露机会。

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开展舆情监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

(二)传染来源不明的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

1.情景描述:出现较多的散发病例无法追踪到感染来源,或少数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尚未呈现传播扩散趋势,但存在相应风险。

2.防控目标:集中力量扑灭疫情,防范疫情扩散。

3.防控策略:实施主动搜索病例和全力控制疫情形成蔓延趋势的策略。

4.防控措施:采取全力查找传染源和传播因素,阻断疫情进一步传播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情景一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全力开展溯源调查。

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查明传染来源。

采集病例可能暴露场所的食品、环境、从业人员等标本开展核酸检测,追查各种可能的传播因素。

经过评估,根据疫苗研发生产进度,组织对疫情波及人群实施新冠肺炎疫苗应急接种。

(5)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认为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四)持续性社区传播疫情。

1.情景描述:发生跨区域较大范围疫情传播,及较多村社发生持续性传播,全镇扩散蔓延局面基本形成。

2.防控目标:降低疫情传播速度,压低流行高峰,保障医疗服务秩序,减少生命损失;兼顾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需求的平衡,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秩序。

3.防控策略:实施疫情“压制”策略,压低和推迟疫情流行高峰,努力维持医疗服务体系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4.防控措施:采取防止疫情向外输出、压制传播速度、维持社会基本运行、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情景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调整响应等级。

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区要求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

在统筹全镇资源的基础上,全力

加强后备资源调度,争取区、市和省支援支持。

(2)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强化镇、村(社区)二级防控体系,狠抓责任落实,严防疫情扩散。

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控,加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保障公众心理健康并减少公众恐慌情绪。

(3)疫区封锁。

可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划定为疫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划定的整个疫区采取封锁措施,禁止人员、车辆进出。

引导公众减少出门,限制有基础疾病人员、老年人等脆弱人群非必要出行。

严格落实交通卡口管控,在高速、国省道、村社等主要交通干道入口设立检查卡点,禁止疫区人员外流,劝阻外来人员进入疫区。

养老院等特殊场所严格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探视和接收新成员。

(4)停课停工。

疫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全面停课停学,实行在线教学;除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企业、重要民生保障相关企业等特殊行业外,全面实行停工停产停业,关闭所有非必须开放的公共场所。

(5)全民检测。

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必要时实施全民检测。

采样和检测应注意优先顺序:第一批为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共同暴露人员;第二批为疫点内其他人员及疫点周围人群,近期到访过病例活动场所的人员,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快递外卖等公共服务人员等;第三批为疫情重点区域社区居民;第四批为其他所有愿检人员。

(6)应急接种。

根据疫苗研发生产进度,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和接触人群实施新冠疫苗应急接种。

如果条件允许,实施社区普遍接种。

(7)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认为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六、工作评估随时组织就疫情形势及相关防控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效果评价、资源需求、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

评估报告上报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为制定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乡镇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3

为全面做好我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秋冬季可能发生的疫情流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长县疫指发〔2022〕16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着力抓实抓细各项措施,巩固前阶段疫情防控成效,严防疫情反弹,加快推进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防控指挥体系,织密织牢防控网

xx镇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防控工作指挥调度。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