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做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班长签字 领导签字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我准备了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以及自救幻灯片。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块不停地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四)引导幼儿帮助灾区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教师:20xx年青海发生了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五、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地震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在地震中自救。他们也通过这次活动体会到了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对灾区人民充满了爱心和关怀。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勇敢、有爱心的小公民。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为了达到以上的活动目标,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一张发生地震的影片;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3辆公共汽车;一个商店(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

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四、 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 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 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 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 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 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评价:

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4、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增加了对地震的了解,还提高了身体运动质素和互相关心的情感。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逃生行动。这些技能将对他们的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

地震是一种突发事件,但在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谚语和顺口溜来初步了解这些异常表现。例如,井水变化可以预示地震的来临。有句谚语说:“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如果井水水位升降大、冒气泡、变颜色或变味道,都可能意味着地震即将发生。此外,动物也会在地震前表现出异常的行为,比如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等。这些都是地震前的预兆,我们要注意观察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植物在震前也会有异常反应,比如不适应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者大面积枯萎和异常繁茂等。我们要注意观察植物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地震是一种灾害,我们要做好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家庭应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物品,如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同时,要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确保家庭成员的安全。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将易燃易爆、剧毒物品放在室内,并且不在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堆放杂物,以利于人员的疏散。在接到临时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应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的路线和地点疏散。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呢?如果我们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或者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我们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我们要迅速有秩序地撤离,但千万不要拥挤。如果我们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当我们在百货商场时,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如果我们在楼上,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如果我们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我们要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将其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震时的应对技能,我们进行了简单的防震演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们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按照事先制定的行动方案进行自救和撤离。通过这样的演练,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震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己的逃生能力。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图片、儿歌和实际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的逃生自救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有效地躲避地震伤害。我们的目标已经达到,大家做得很棒。

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地震防震知识的了解,我们将学习一些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通过了解这些少年的勇敢行为,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地震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六、课外拓展:

为了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的防震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通过一些小测验考考他们对防震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向家人传播地震防震知识。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对自然灾害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结合图片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略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2、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二、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一)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二)师幼小结

1 、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2 、 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3、千万不能跳楼或者进电梯。

4、如果被埋,不要惊慌,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可以设法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三、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四、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避,运用逃生技巧。

师:"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还是有一小段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受到伤害。"

幼儿:略师:很好,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在地震中如何安全地撤离。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以便在遇到地震时能够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情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在遇到地震时能够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像和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次观看录像

了解到遇到地震时不要慌张,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进行讨论)

2、观看录像(ppt)

观看人们安全撤离的图片(录像)

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进行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例如,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在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按顺序进行撤离,不要拥挤;听从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进行"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和紧急撤离。例如,如果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或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会带领幼儿查找原因,然后再次进行演习,以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使用图片)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当发生强烈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可以暂时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例如床、桌子旁边(注意不是床或桌子下面),或者躲在跨度小、结构坚固的小房间,例如厨房、卫生间等。主震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枕头等软物品保护头部。还要注意关闭煤气和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该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底下)。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他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起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的地方。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在主震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们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体污染的情况,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7

下面小编整理了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做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班长签字 领导签字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我准备了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以及自救幻灯片。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