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是无情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灾难让我们成长演讲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灾难让我们成长演讲稿 篇1
老师和学生:
国务院规定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主题日。为了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今天进行了防灾减灾疏散演习。我们全校师生共有558人,教学楼人员476人,疏散用时1分钟,集合用时2分钟,演练很成功。
安全重于泰山,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对一个单位而言,能使其毁于一旦的只有安全;对个人而言,生活的幸福来自安全,人生的快乐首当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安居乐业。
学校是人员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都会给学校带来灭顶之灾,学生的平安牵动着千家万户。安全是学校兴盛的前提和保障,安全责任要常抓不懈。今天,我们举行的这次防震安全逃生演练,是对学校安全措施的一次再落实,是对学校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一次再强化,是对提高大家安全逃生技能的一次实地演练和培训,也表达了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持之以恒、紧抓不放的决心。
对这次活动,我们用以下的几句话进行概括、点评:各班教师高度重视,组织有序;参演学生服从指挥,步调一致;动作要领规范到位,活动安全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对于这样的演练活动,我们要经常化、常态化,要采取突然进行和有准备进行多种形式。全体师生务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平安学校,建设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灾难让我们成长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对于本年我国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年份,对洪涝及地质灾害避险工作更需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规定,思想更应该高度的统一、行动更应该高度的自觉、措施更应该进一步的到位。另外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自然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注意特别高涨,这种形势对洪涝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规定。
一是认真做好基础工作。
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既复杂又简单。所谓复杂是因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点多面广,所谓简单现实是地质灾害威胁主要是排水问题,只要排水通畅,地质灾害隐患就小,总结近年来我县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缘故是排水不畅造成的。管地质灾害首先要管好水的问题,洪涝和地质灾害两者是相互因果关系。因此,洪涝和地质灾害防治首先要做好基础的排水工作,其次要把灾害避让知识宣传到位。
二是要注意堰塞湖的问题。
雨量增加导致地质滑坡形成的河流、沟渠堰塞湖的能量不可小视,其产生的冲击力比第一次灾害还要大。因此,若降大雨或暴雨并出现塌方的,要高度重视村庄、集镇和人口密集区域上游地方形成的堰塞湖,如果出现堰塞湖,一定要采取措施加以清除。建议武装部和矿区组织一定的人员、针对性地开展对堰塞湖地方的爆破训练。
三是搞好协调配合地方的工作。
要认真总结四川地震带来的经验教训,加强卫星电话装备,加强粮食、水、帐蓬、汽油、柴油等抗灾救灾物资的储备。希望县民政部门提出乡镇、村委会抗灾物资储备的相关意见和规定,以防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解决相关问题。抗灾救灾是全民的责任,也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希望出现救灾,我也不希望去教灾,但我们必须做到有备无患。抗灾救灾不能仅靠应急预案,因为应急预案仅仅是纸上的东西,必须演变为现实的现实行动。
关子工作纪律地方的问题,总的一句话,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提高认识,加强基础,加强工作,落实责任,在现实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把本年的洪涝及地质夫害避险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不辜负上级党委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的信任和希望。谢谢大家!
灾难让我们成长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茶余饭后,总喜欢缠着妈妈给我讲小时候的事情。今天妈妈讲了我十一个月时经历的那次地震。
当时姥姥陪着我在楼房里玩,突然房顶的电灯开始摇晃了起来,巨大的地震波让姥姥摔了个踉跄。当反应过来是地震后,姥姥抱起我就往楼下跑,到楼下才发现房门钥匙没带,大冷天里我还光着双脚,空地上已经站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安慰着身边的人。还好,在户外呆了两个小时,没有余震发生,才惴惴不安地回了家。
学习了地理知识的我,饶有兴趣地同妈妈聊起了地震。地震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自然灾害有许多种,地震、酸雨、火灾、水土流失等,排在首位的要数地震了。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过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地震是因为地壳中两块板块发生碰撞而产生的,虽然地壳离地表不太远,但人们却看不见。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地震不是不可预测的。地震前小狗会狂吠想要冲出家门,老鼠成群成群地逃走等。当你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应该马上通知地震局等相关部门并快速撤到空旷地区,尽量不要靠近大楼等建筑物。
地光、地声、轻微晃动是地震的前兆,有这些现象出现时离地震的时间平均只有十多秒,最长也只有半分钟。记住,地震来了,你得救活你自己。如果在家中来不及逃走,就躲在一个小房间里,躲到“生命三角”下,注意保护头部;在电影院等公共场合时要躲在椅子下面,听电影院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若在上体育课只需待在操场上,小心大楼倒塌即可;假如在教室里上课就躲到课桌椅之下注意保护头部,听老师安排有序撤离;如果被压在废墟底下,就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儿地挪动身体,保持呼吸顺畅,想办法自救,若无法自救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来临。
灾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增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灾难让我们成长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浩瀚星河中,广阔无垠的太阳系孕育了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她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在那里,有地球所创作的宏伟的生命诗篇——广袤的草原,清新的空气,参天的群山,皑皑的雪原,翠绿的松林,波澜壮阔的大海——旖旎的大自然,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然而,近些年,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着大自然。工厂的废水硝烟污染着大气与水源;过度砍伐与垦荒导致土地沙化;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更是导致地球发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环境的破坏使得灾难频繁发生,北美黑风暴、秘鲁大雪崩、孟加拉国特大水灾、水资源极度缺乏、人类被垃圾围困等等事件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么?
澳大利亚的山火,彻底点燃了人类防灾减灾的决心……
那一日,烟尘滚滚,乌黑染满天穹,火红的“烈日”于大地升起,不断扩散,导致生灵涂炭。“吱吱……嗷啊……噼咔噼咔……”听,这是澳大利亚考拉在烈火中生机渺茫的绝望呼喊,这喊声,在人类的内心翻起惊涛骇浪。
一场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无数的自然生灵也惨遭死绝。与此同时,无数的悲情故事在灾难中上演——地震中以瘦弱身躯拼命护住学生的老师;在熊熊大火中肩抗煤气罐舍生忘死的消防员;疫情来临,毅然决然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
为了我们的友人,为了我们的至亲,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防灾减灾的行动迫在眉睫!
防灾减灾,需要我们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改善环境,灾难的发生便不至于如此频繁。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如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不在易燃物周围用火、烟头及时熄灭诸多行为,预防灾害的发生。
我们可以植树造林,通过植物的净化能力改善大气环境,巨大的根系也可以防风固沙、抵御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