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3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本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应急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
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彻底消除各类诱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安全隐患,使校园安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校园,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不受伤害。
二、主要目标
1、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学校
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2、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提高。
3、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改,整改率达到100%。
4、不发生重大校园欺凌事件责任事故。
三、成立领导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⑴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①组长和副组长全面负责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工作办法,并对相关人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③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④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⑤向有关方面通报事故情况;
⑥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⑵应变保护员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正当防卫等。
⑶人员救护员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
⑷疏散引导员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
⑸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员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
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1、可能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⑴原因分析: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
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
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⑵预防措施:
①依据上述原因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②各年级、班级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
组织师生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心理咨询(卫生保健)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⑤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牢记校园欺凌报警电话,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⑥经常性地与派出所、联防队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2、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及时向师生及家长通报事件经过,稳定情绪。
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6、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
2023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预案2
一、指导思想
为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暴力欺凌事件,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学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稳定。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纪委书记)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各班班主任
三、预警预防
(一)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在舆论针对校园欺凌案件的原因分析中,诱发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多元。
如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影响、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以及针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行为管教执法力度不够等等。
(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制定并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2、要集中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组织形式,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对于被欺凌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集中培训,教育他们学会基本的防范本领,学会找老师帮忙,而不是以武力来解决。
3、树立正确教育导向,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校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会,教育家长、老师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争做孩子们的榜样,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作文吧Www.ZuoWen8.coM向上的成长环境。
4、培养学生健全心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摆正心态,与人为善,接受他人,不孤立自己,自尊、自爱、自强,同时也要学会宽容、体谅、理解,这些都是减少欺凌现象的心理基础。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人才有可能更好地面对和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
因此,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完善的人格。
5、进行必要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对于那些常遭欺凌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弱势常常在遇到挫折(如:考试不如人,受老师批评,遭同学欺凌等)时,变得自卑自怜、排斥自我,对于这种学生应教育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勇于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树立自信,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培养阳光向上的生活心态。
6、注重家校联合,有效防范学生欺凌现象。
校园欺凌现象的防范不能只局限在校园内,而应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全程联系,加强交流沟通。
同时,也要培训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当孩子们遭遇暴力行为,不要沉默,对欺凌行为勇于自我防卫,遇到不良事件要迅速报告学校,共同解决。
四、处置流程
一旦学校发生暴力欺凌事件,拟按下列程序处理:
1、学校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负责人接获报告后,要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如发生暴力欺凌事件,相关人员要迅速赶往事发地点,立即控制现场,阻止侵害的继续发生。
3、如有人员伤亡,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