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加深学生对地震及其他灾害之间关联性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责任在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资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能说说你们对地震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如果井水变浑,天旱时井水冒泡。水位变化大,冒出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注意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子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和声音,是重要的预警信号。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三、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到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只有十几秒到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做预警时间。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做好准备,并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头脑清醒,就有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躲避灾害。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中,有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躲过灾害,占72.9%。这表明只要遵循正确的避险方法,成功躲避灾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当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险的好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的一层,可以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在1556年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总结道:“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地震突然发生时,不要急着往外逃,而是要躲避一段时间,等待地震过去,这样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一原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紧急避震的重要原则。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发生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在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脱险了,才有可能去救亲人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尽量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非常危险。
b.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要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倒塌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龄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位置。加固课桌、讲台,方便躲避地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在门窗玻璃上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破碎伤人。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上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项,进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和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要躲在桌子下面,背对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不动,直到车辆停稳。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地震停下后,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躺在座位下面,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也可以躲在舞台或乐池下面;在门口的观众可以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内。
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物、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放有危险品和易燃品的地方。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返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如果你在行驶中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坐在座位上,面朝行李的人可以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保护头部。背对行李的人可以用双手护住后脑,同时抬膝保护腹部,紧缩身体。地震过后,迅速下车,转移到开阔地带。
(4)正确应对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碰撞;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爬行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四、班主任小结
地震是可怕的,因为它是无法预测的,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对抗“天灾”的思想有所准备,地震的威力也会降低很多。冬季即将来临,风大雨少,气候干燥,火灾多发。因此,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关于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2
活动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的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进行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为暂时避险的措施。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
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做好防震演练
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当地震来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六、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产生原因,让他们了解地震发生的背后原理。然后,我们重点强调了地震的危害,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失。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地震的破坏力。接下来,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包括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以及地光和地声等,让学生能够在地震来临之前察觉到预兆,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在防震工作方面,我们进行了防震演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地震时应该如何行动,以及应急措施。最后,我们总结了课堂内容,并强调了学生在平时要提高防震意识,做好自我保护。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4
第一课时:什么是地震
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现象吗?请你们简单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地震。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地震。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新授
了解地震的含义。
地震是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导致岩石层弯曲、褶皱和断裂,从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第二课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前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地震发生前的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动物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请你们说说你们所了解的情况。
2、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老师的补充,列出以下几点:
a、冬眠期间的蛇、青蛙等突然出洞。
b、白天,猫头鹰、黄鼠狼会频繁活动。
c、老鼠见人不逃跑,反而向高处爬。
d、穴居动物成群搬迁。
e、牛、马、骡子不听主人使唤。
f、猪羊不进圈,家养的动物乱跑、乱叫、乱咬。
g、鸡、鸭、鹅等家禽惊飞、撞笼、不进窝。
h、鱼儿在水面翻腾跳跃。
二、新授
1、地震发生前,地水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2、水温变化:井水或泉水的温度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升高,有的降低。
3、水位变化:干旱的季节或冬季,地下水位突然升高;夏季或雨水连降的季节,地下水位突然下降;水还可能变色变味。
4、地震发生时还可能出现地光和地声。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地震,并且知道了在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细心地观察,做好积极的防范工作。
第三课时:做好防地震工作
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防地震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震以及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前兆,接下来我们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地做好防地震工作。
2、学生读题
二、新授
1、家庭防地震工作很重要,不能疏忽。
2、请你们说说该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工作。
3、根据学生回答,列出以下几点:
(1)家庭要做好分工,明确地震时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约定震后到什么地方集合,以及万一失散后怎样联系。
(2)消除室内一切易燃易爆物品。
(3)室内不要高空悬吊、摆放物品。
(4)要把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为水平摆放。
(5)要贴防碎胶条在玻璃窗上。
(6)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7)准备最需要的食品和水。
(8)准备应急药品,如感冒药、黄连素、消炎药、创可贴等。
(9)准备解救工具,如斧子、小钢锯、铁锹等,并放在显眼容易拿的地方。
(10)每个人要准备一个“防震包”。包内装有必需的生活用品,如手电、小刀、带有包装的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并将“防震包”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大致了解了如何做好家庭防地震工作。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不麻痹大意,积极做好准备。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5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10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1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加深学生对地震及其他灾害之间关联性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责任在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资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能说说你们对地震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如果井水变浑,天旱时井水冒泡。水位变化大,冒出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注意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子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和声音,是重要的预警信号。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三、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到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只有十几秒到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做预警时间。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做好准备,并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头脑清醒,就有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躲避灾害。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中,有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躲过灾害,占72.9%。这表明只要遵循正确的避险方法,成功躲避灾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当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险的好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的一层,可以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在1556年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总结道:“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地震突然发生时,不要急着往外逃,而是要躲避一段时间,等待地震过去,这样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一原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紧急避震的重要原则。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发生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在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脱险了,才有可能去救亲人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尽量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非常危险。
b.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要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倒塌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龄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位置。加固课桌、讲台,方便躲避地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在门窗玻璃上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破碎伤人。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上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项,进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和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要躲在桌子下面,背对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不动,直到车辆停稳。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地震停下后,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躺在座位下面,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也可以躲在舞台或乐池下面;在门口的观众可以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内。
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物、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放有危险品和易燃品的地方。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返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如果你在行驶中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坐在座位上,面朝行李的人可以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保护头部。背对行李的人可以用双手护住后脑,同时抬膝保护腹部,紧缩身体。地震过后,迅速下车,转移到开阔地带。
(4)正确应对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碰撞;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爬行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四、班主任小结
地震是可怕的,因为它是无法预测的,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对抗“天灾”的思想有所准备,地震的威力也会降低很多。冬季即将来临,风大雨少,气候干燥,火灾多发。因此,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关于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4学校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