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范本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生意外事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所以更需要我们幼儿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
一、跌倒,碰撞的创伤。
预防:1、平时多让孩子做平衡的动作和游戏。
2、保持地方的清洁干爽。
处理:1、撞及头部或身体,有创伤的,立即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送医院。
2、伤及手脚并疼痛的,不可随意移动,观察有无畸型和骨折,立即送医。
3、如受伤部位有淤血会有青肿,可用毛巾包冰块冷敷。
4、伤及头部无伤口的,应注意观察神志变化,及时通知家长,必要时送医院。
二、烫伤
预防:1、食品超过40度不宜出食堂。
2、幼儿避免进厨房。
3、应教会孩子饮水机的使用,避免开水烫伤。
4、园内备妥灭火器,定期检查日期。
处理:立即用冷水冲泡降温,有衣服覆盖的部位脱掉衣服降温,并保持清洁。轻度烫伤的用烫伤膏涂抹,严重的送医院。
三、异物进入耳,眼,鼻。
预防:1、园内不买体积小的玩具。
2、禁止孩子自己带玩具进园。
3、教育孩子不将异物放入耳,鼻,眼内。
4、注意环境卫生避免蚊虫滋生。
处理:1、蚊虫进入眼中,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2、进入耳内,可用灯光将其引出,或滴一滴色拉油入耳再侧头,让昆虫随油流出。
3、玩具塞入,应先确认塞入的部位和程度。严重者送医院。
4、通知家长孩子的情况和园内的处理情形。
四、食物中毒
预防:1、定期检查厨房卫生,以免细菌滋生。
2、不吃过期变质的东西。
3、教室里不放药品,消毒液需置于高处。
处理:1、即刻给幼儿喝大量的牛奶或蛋清,催吐。
2、喝大量的温开水,冲淡胃中的食物,减轻中毒的程度。
3、留样送检。紧急送医。
五、窒息
预防:1、不给幼儿整粒的瓜子、花生仁及带刺的食物。吃果冻时应小口吃,不得用力一口吸入。吃糖块时不可大笑、哭闹或跑跳,以免糖块跌入气管,引起窒息。
2、不让幼儿把玻璃球等小玩具含在口中玩耍,为小儿选择玩具时,应以大于口腔防止小儿将玩具放入口腔不慎滑入气道导致入窒息。
3、幼儿喝水,进食时应专心,不说话,嘻笑。
4、睡觉时不将被子捂住脸,以防窒息。
处理:1、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呛咳、气急、面色青紫、烦躁不安等情况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把孩子倒提起来,轻拍背部,使其呕吐、咳嗽,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2、如果因为蒙被睡觉发生窒息,甚至呼吸暂停,应立即摸脉膊是否有搏动,如果未闻及心音或心音很弱很慢,则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还要加上胸外按摩。
3、具体作法是,用左手托起小儿颈后,使小儿头15度向后倾,口张开,右手置于小儿两侧乳头连线的中间,然后开始心肺复苏。
4、用上下口唇将小儿口鼻全部含住,以每3秒1次的速度吹气,以每分钟120~140次的速度按压胸部,按下的深度为~厘米。如果呼吸心跳恢复,应把小儿转向侧卧位恢复姿势,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并迅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六、冒领,走失
1、对门卫的严格管理,大门应只在接送时间对外开放,其余时间一律关上,防止幼儿溜出园外。非接送时间接幼儿的家长,应出示证件,进行登记。到幼儿园办事的外来人员先登记,在传达室等候,不得随便入内。
2、建立班级的交接班制度
各班应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保教人员在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室外活动前以及活动之后均应清点幼儿人数,防止幼儿独自离开集体。
1、骨折院前急救方法有哪些?
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血管和神经,引起大出血。显而易见的折断则需要及时治疗。父母应立即打医院急救电话。要做的是举高并固定住肢体,把孩子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太细绳子,这些可能阻碍血液循环。
2、流鼻血急救措施有哪些?
让孩子的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部向后倾斜,血液会流入喉咙,容易发生窒息或呕吐。不要捏紧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间(鼻骨下面),通常需要按压5分钟左右。最好的冷却部位在孩子的前额。如果因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发生碰撞,可以“冰镇”鼻梁,有助于减轻肿胀。
3.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迅速清理患儿口腔异物,多嗽口,观察有无口腔出血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4、烧伤、烫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冷水浸冲局部降温,冲洗伤处至少15分钟以上。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不可撕破,可用剪子剪去尚未粘连的部分,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强酸强碱灼伤,应以清洁冷开水或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后立即送医院处理。
轻度烧(烫)伤用烫伤膏涂局部。如无破裂的水泡,可以在烧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覆盖住伤处,并用干燥的纱布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水泡破裂或烧伤发生在关节处,尽早送医院治疗,以免在孩子的皮肤上留下疤痕。
5、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处理措施有哪些?
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伤者应立刻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6、不管是否有毒,可以吐出来的,让幼儿先吐出来。然后立即送往医院做进一步处理。误吞异物院前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把孩子倒拎起来,猛拍其背部;孩子坐在膝盖上或靠在你身上,双手从后楼住孩子,用力压腹部,让异物吐出来。若宝宝吞食的是纽扣、小圆珠等圆形光滑的小东西,一般可给宝宝多吃蔬菜、香蕉,利于随便排出。若宝宝吞进的是一些带尖角的硬的如别针等容易卡住食管压迫气管或刺伤周围大血管,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如果是鱼刺的话,不要以饭大口硬吞进去,应先让宝宝张开口观察鱼刺位置,若能取出可及时取出,若太大不便取出了,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7.踝关节扭伤院前处理措施有哪些?
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8、外伤出血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9、刀割伤院前自救措施有哪些?
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去医院救治。
10、摔倒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宝宝摔倒一般来说并无伤口,但若是从高处摔跌下来,可能会造成脑震荡、颅内出血,或内脏受伤出血等,若宝宝表现为呕吐、脸色苍白、大量冷汗、呼吸急促、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送医院检查,途中动作要轻;若患儿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人不慎摔倒,枕部重重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可能颅底却已发生骨折。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11、如何让孩子远离铅污染?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特别要注意在进食前洗手,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减少在公路边的户外活动,不含咬彩色玩具,使用蜡笔后洗手;少接触油漆制品;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营养干预,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纠正营养不良和铁、钙、锌的缺乏;牛奶和胡萝卜是孩子排铅的好食品。此外,富含铁的瘦肉、黑芝麻;富含锌的海产品、坚果、粗粮也是驱铅食品。
12、使用剪刀注意事项有哪些?
千万不要使用锋利尖头的剪刀,应该用钝口圆头的儿童专用剪刀,以免剪伤或戳伤自己;使用剪刀时,一定要集中精神,眼睛应看着剪刀,不能一边说笑,一边剪东西,小心戳伤手和眼睛;手里拿着剪刀时不要乱晃动手,以免碰伤其他人。也不要拿着剪刀四处奔跑,如果不慎跌倒,它很可能会伤害到你;剪刀在不使用时,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放在插袋里,剪刀头应朝下;如果放在抽屉里,剪刀头应朝里。
13、上下楼梯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公共场所,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上下右行的方向,上下楼时,千万不要打闹或推挤排在自己前面的小朋友,这样很容易使前面的小朋友跌倒受伤;不能把楼梯的栏杆当成滑梯,滑着冲下去,这样做非常危险;上下楼梯时,应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而不是一步迈两个台阶或更多,那样很容易把脚扭伤;上下楼梯时,不要乱跑乱跳,应该用手扶着护栏慢慢地走,并且要遵守秩序,相互礼让,靠右行走。
14、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背中部拍打法、手指挖取法、中上腹部加压法
15、溺水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伏膝倒水法、肩背倒立倒水法
16.预防幼儿意外伤害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幼儿居室的窗户、楼梯、阳台、睡床都要有栏杆,防止坠床与从高处跌落;远离厨房、避免开水、油、汤烫伤;妥善存放易燃、易伤品;年长儿不可玩打火机、煤气;家里的电器应有防触电安全装置。
17、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发生食道梗塞,食品常常是造成婴幼儿食道梗塞的主要凶手,因为他们的食管很细,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尤其喜欢把任何东西都放入嘴里,预防食道梗塞的正确做法如下:
把食品切碎。让宝宝坐着吃东西,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吃。宝宝吃东西时不要逗乐。绝对不要吃那种又小又圆、又硬又粘的食品。因为它们很容易堵住通气口。譬如:坚果、葡萄、硬糖、胡萝卜、爆玉米花、葵花籽、南瓜籽、热狗、果汁软糖等等,甚至一小勺花生酱也会让年幼的孩子发生食道阻塞。
18、当意外发生时,如果身边没有医用急救物品,就会错失急救的良机。其实,只要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法如下:
长筒袜、领带: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干净浴巾、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三角巾或消毒敷料用;杂志、尺、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保鲜膜:除去表面几圈后,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暂时的保护作用,保鲜袋也可起类似作用。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
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七、中暑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范本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生意外事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所以更需要我们幼儿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
一、跌倒,碰撞的创伤。
预防:1、平时多让孩子做平衡的动作和游戏。
2、保持地方的清洁干爽。
处理:1、撞及头部或身体,有创伤的,立即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送医院。
2、伤及手脚并疼痛的,不可随意移动,观察有无畸型和骨折,立即送医。
3、如受伤部位有淤血会有青肿,可用毛巾包冰块冷敷。
4、伤及头部无伤口的,应注意观察神志变化,及时通知家长,必要时送医院。
二、烫伤
预防:1、食品超过40度不宜出食堂。
2、幼儿避免进厨房。
3、应教会孩子饮水机的使用,避免开水烫伤。
4、园内备妥灭火器,定期检查日期。
处理:立即用冷水冲泡降温,有衣服覆盖的部位脱掉衣服降温,并保持清洁。轻度烫伤的用烫伤膏涂抹,严重的送医院。
三、异物进入耳,眼,鼻。
预防:1、园内不买体积小的玩具。
2、禁止孩子自己带玩具进园。
3、教育孩子不将异物放入耳,鼻,眼内。
4、注意环境卫生避免蚊虫滋生。
处理:1、蚊虫进入眼中,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2、进入耳内,可用灯光将其引出,或滴一滴色拉油入耳再侧头,让昆虫随油流出。
3、玩具塞入,应先确认塞入的部位和程度。严重者送医院。
4、通知家长孩子的情况和园内的处理情形。
四、食物中毒
预防:1、定期检查厨房卫生,以免细菌滋生。
2、不吃过期变质的东西。
3、教室里不放药品,消毒液需置于高处。
处理:1、即刻给幼儿喝大量的牛奶或蛋清,催吐。
2、喝大量的温开水,冲淡胃中的食物,减轻中毒的程度。
3、留样送检。紧急送医。
五、窒息
预防:1、不给幼儿整粒的瓜子、花生仁及带刺的食物。吃果冻时应小口吃,不得用力一口吸入。吃糖块时不可大笑、哭闹或跑跳,以免糖块跌入气管,引起窒息。
2、不让幼儿把玻璃球等小玩具含在口中玩耍,为小儿选择玩具时,应以大于口腔防止小儿将玩具放入口腔不慎滑入气道导致入窒息。
3、幼儿喝水,进食时应专心,不说话,嘻笑。
4、睡觉时不将被子捂住脸,以防窒息。
处理:1、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呛咳、气急、面色青紫、烦躁不安等情况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把孩子倒提起来,轻拍背部,使其呕吐、咳嗽,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2、如果因为蒙被睡觉发生窒息,甚至呼吸暂停,应立即摸脉膊是否有搏动,如果未闻及心音或心音很弱很慢,则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还要加上胸外按摩。
3、具体作法是,用左手托起小儿颈后,使小儿头15度向后倾,口张开,右手置于小儿两侧乳头连线的中间,然后开始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