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医院甲流防控工作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3医院甲流防控工作方案精选1

一、背景

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可在多年龄组人群引起感染造成暴发流行,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

(三)广泛宣传,措施得力。

三、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__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由乡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任组长,乡派出所长、乡党政办主任、乡卫生院长、乡中学校长、乡中心小学校长、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卫生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1、各村委会。

负责本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加强对广大农民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协助村卫生所和防疫员做好本村登记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

2、乡卫生院。

负责全乡疫情监测和疫情处理;加强对乡、村防疫员和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门诊医师诊疗水平,发挥疫情监测的前哨作用,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向乡人民政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和县卫生局报告,并将患者转到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负责填写《甲型H1N1流感留观、住院、出院病人情况汇总表》、《甲型H1N1流感离院居家观察与住院后出院病人情况汇总表》、《甲型H1N1流感出院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随访记录表》。

3、村卫生所和卫生防疫员。

负责本村和本辖区内疫情监测,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患者,及时向乡人民政府、乡卫生院报告,并立即送县级医疗机构进行留观或隔离治疗;协助本村幼儿园进行环境消毒和开展晨检工作,并将相关情况进行登记;负责做好本村登记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

4、__初中。

负责对全校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本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卫生制度,落实防疫措施。

5、中心小学。

负责做好本校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开展教室、宿舍和环境卫生治理,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处理;督促各幼儿园开展晨检和环境消毒工作。

6、各幼儿园。

负责将科学防控知识宣传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及家长,引导教师、学生、家长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疫情;落实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晨检制度,认真做好晨检记录,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的疑似患者并立即报告。

五、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一旦发生甲型H1N1流感爆发事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级别的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1、一旦发生甲型H1N1流感突发事件,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2、乡卫生院组织实施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对疑似病人就地隔离并向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危重病人转运至上级医院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3、乡村医务人员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二)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甲型H1N1流感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甲型H1N1流感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六、技术措施

(一)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

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的形式及场所等,可采取以下任一方式:医学观察对象或监护人自我观察,主动报告,健康告知,家庭成员督促;以医学观察对象主动报告为主,由乡卫生院在观察期限临近结束时进行随访评估;指定医务人员定期对观察对象健康状况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并进行健康咨询和指导。

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立即按有关规定居家或住院治疗。

各村委会,乡直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并提供生活服务保障等。

(3)做好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感染控制和转运工作。

要规范门诊、急诊的接诊流程,在易于隔离、方便患者就诊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有明显标识引导。

发热门诊要保证充足的候诊、就诊空间,改善通风条件,及时分流患者。

要加强病房管理,严密监测住院病例症状,发现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应当及时隔离,避免感染其他患者。

要严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__年修订版)》的要求,严格落实卫生院感染控制要求,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2、规范疫情报告程序。

各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乡卫生院)发现流感样症状体征的病人,组织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要立即按照规定报告。

要加强疫情信息报送工作,对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书面报送。

3、落实学校防控措施。

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教体艺[20__]__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单位的防控工作方案(预案),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和培训,知晓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熟悉防控工作程序,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和随访等工作。

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三个等级(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落实不同的防控措施。

对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散发、暴发、流行),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对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倒引起的二代病例,经批准,学校可采取班级、年段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对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

经批准,对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二)卫生监督

开展对乡卫生院预检分诊、疫情报告等的监督检查,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和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围绕卫生应急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做好学校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四、疫情分级和应急响应

(一)疫情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和四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四级(一般):

本乡以外出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

(2)三级(较大):

本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但未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

(3)二级(重大):

本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4)一级(特别重大):

本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人传人疫情,且在人群中持续快速传播。

(二)应急响应

1、四级响应

(1)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开展全乡甲型H1N1流感危险性评估工作。

(2)检验检疫、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流入及回籍人员的卫生检疫工作。

(3)全乡各村卫生所增加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覆盖面,及时发现和排查疑似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做好各项技术及物资准备。

(5)各村设立预检分诊点,开展不明原因肺炎及流感样病例的筛查工作。

乡卫生院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24小时解答和受理群众的咨询、举报和投诉。

五、医疗救治

(一)开展病例筛查。

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村卫生所等,在诊疗过程中如遇表现为上述流感样症状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立即就近转到设有感染性科、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并做好登记和报告工作。

(二)严格转诊制度。

转运需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20__年修订版)》有关规定进行,转运到县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

(三)分类救治。

根据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总体预案不同响应级别,实行分级分类医疗救治。

1、对甲型H1N1轻症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措施。

对符合《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要求和有关规定的轻症病例采取居家治疗措施。

对居家治疗患者应有医务人员专人负责,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转至县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2、需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要在县定点医院集中收治。

3、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在__市第一医院集中收治。

(四)做好个人防护。

乡卫生院、各个体诊所、村卫生在预检分诊、隔离留观、救治病人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卫生院感染控制,卫生院要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做好医学留观室、病房、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医疗废弃物等的消毒处理,防止出现甲型H1N1流感二代感染。

六、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乡卫生院要建立和完善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队伍,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和《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__年试行版第二版)》、《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修订版)》

等要求开展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个体诊所、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意识。

提高疾控队伍的流调、监测和消毒等疫情处置技术水平,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物资保障

做好医疗救治、消毒、杀虫药械及各类器械用品的储备和供应,配备必要的车辆和通信器材,以保障信息畅通和行动迅速。

(四)纪律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员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五)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乡卫生院、宣传等部门要利用广播媒体及宣传画、传单、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附则

本预案由乡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根据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修订和补充,并按规定公布。

防控和诊疗工作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有关要求执行,预案中与上级有关部门有出入的,以上级部门规定的要求为准。

各单位可根据职责分工参照本预案制定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医疗卫生应急预案

本预案由乡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023医院甲流防控工作方案精选3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医疗机构内的交叉感染,规范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的特点和疫情进展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能力。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