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定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保障全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本》,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一、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防控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组长]:园长
[副组长]:后勤园长、保健医、保教主任
[组员]:班级教师、后勤人员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园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幼儿园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
2、副组长:后勤园长:指导保健医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协助保健医督查全园各部位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工作。负责确保防控物资充足,以及防控或疫情突发时的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3、副组长:保健医:负责落实督察全园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若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向相关防疫主管部门报告。
4、副组长:保教主任: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5、组员:各班教师:全力配合保健医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及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防控各具体措施的执行;严格配合执行全日健康观察及记录;对疑似症状早发现、早汇报、早联系,不瞒报;负责与家长之间的联络、协调、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家园配合。
6、组员:保育员、炊事员:全力配合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的落实工作;每日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及时报告,不带病工作。
二、预防措施:
1、幼儿入园前与家长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告知家长配合事项。
2、启动日报告制度,每日向相关传染病防控部门报告园内情况。
3、园内各部门做好进入防控应急状态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4、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及传染病防控制度各项工作要求。加强教室、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严格执行幼儿园出入的管理制度。
6、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幼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7、全园师生每日早午晚定时检查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8、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配合相关卫生防控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9、班级老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及时上报。
[具体实施方案]:
入园前:
1、各班班长需逐一联系幼儿,了解情况,确保幼儿及家人身体健康,且未接触疫情或去过疫情发生地,方可入园。
2、幼儿入园前家长须与幼儿园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
3、去过疫区或途径疫区家庭,需经卫生部门进行检查并达到隔离观察期限后,无疑似症状方可入园。
4、保育老师在幼儿入园前做好班级及公共区域的通风及卫生消毒工作。
5、保安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传染病期间,所有幼儿家长均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大门内即可。
6、保健医晨检位置设在幼儿园大门处。
7、老师做好接幼儿准备。园长协助老师做好家长沟通工作。
入园时:
1、切实做好晨检工作。班级教师要配合保健医,切实加强和落实晨检制度,对有异常情况的幼儿要协助保健医做好家长情绪安抚工作。
2、幼儿须先用免洗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再接受保健医的晨检。
3、幼儿家长需等保健医为幼儿晨检后方可离开。
在园时:
4、幼儿进入班级后,老师除常规检查外,需重点关注幼儿洗手环节的指导,尤其是小班幼儿。
5、每日上午10点前各班教师要对缺勤幼儿查明缺勤原因,并逐一登记,及时上报保健医或园长。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报告员: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及时向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立即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
2、加强对接触人群的跟踪管理,做好教室、图书室、宿舍、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二)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现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学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学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实行学生健康状况晨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三)、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现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暂停一切大型的集体活动,不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等。
4、对教室、实验室、宿舍、图书室、活动室、厕所等场所每天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5、学校每天公布校园疫情的防控工作情况。
(四)、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以下工作:
1、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对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或避免集中上课;若两例以上,学校在报请教育局批准后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或实行全校停课。
2、班级或全校停课期间,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学校停课,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
幼儿园一定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保障全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本》,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本1
一、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防控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组长]:园长
[副组长]:后勤园长、保健医、保教主任
[组员]:班级教师、后勤人员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园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幼儿园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
2、副组长:后勤园长:指导保健医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协助保健医督查全园各部位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工作。负责确保防控物资充足,以及防控或疫情突发时的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3、副组长:保健医:负责落实督察全园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若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向相关防疫主管部门报告。
4、副组长:保教主任: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5、组员:各班教师:全力配合保健医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及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防控各具体措施的执行;严格配合执行全日健康观察及记录;对疑似症状早发现、早汇报、早联系,不瞒报;负责与家长之间的联络、协调、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家园配合。
6、组员:保育员、炊事员:全力配合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的落实工作;每日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及时报告,不带病工作。
二、预防措施:
1、幼儿入园前与家长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告知家长配合事项。
2、启动日报告制度,每日向相关传染病防控部门报告园内情况。
3、园内各部门做好进入防控应急状态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4、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及传染病防控制度各项工作要求。加强教室、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严格执行幼儿园出入的管理制度。
6、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幼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7、全园师生每日早午晚定时检查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8、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配合相关卫生防控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9、班级老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及时上报。
[具体实施方案]:
入园前:
1、各班班长需逐一联系幼儿,了解情况,确保幼儿及家人身体健康,且未接触疫情或去过疫情发生地,方可入园。
2、幼儿入园前家长须与幼儿园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
3、去过疫区或途径疫区家庭,需经卫生部门进行检查并达到隔离观察期限后,无疑似症状方可入园。
4、保育老师在幼儿入园前做好班级及公共区域的通风及卫生消毒工作。
5、保安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传染病期间,所有幼儿家长均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大门内即可。
6、保健医晨检位置设在幼儿园大门处。
7、老师做好接幼儿准备。园长协助老师做好家长沟通工作。
入园时:
1、切实做好晨检工作。班级教师要配合保健医,切实加强和落实晨检制度,对有异常情况的幼儿要协助保健医做好家长情绪安抚工作。
2、幼儿须先用免洗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再接受保健医的晨检。
3、幼儿家长需等保健医为幼儿晨检后方可离开。
在园时:
4、幼儿进入班级后,老师除常规检查外,需重点关注幼儿洗手环节的指导,尤其是小班幼儿。
5、每日上午10点前各班教师要对缺勤幼儿查明缺勤原因,并逐一登记,及时上报保健医或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