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1
一、闭环管理工作要求
1.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应实行闭环管理,包括医、护、技、药剂、检验、保洁和安保人员等。
2.进入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3.闭环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入口设置门禁,人员进出实行登记管理。
5.不允许在隔离区域内用餐,如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6.闭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轮转到其他非闭环管理岗位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可隔离7天或14天,并在隔离期间按照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排除感染后方可返岗上班。
二、工作人员集中居住点管理要求
1.闭环管理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工作科室与居住地两点一线出行。
2.安排通勤车点对点接送工作人员,乘坐人员上下车有行程时间记录。
3.通勤车司机不参与其他转运工作。
4.集中居住点应做好生活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集中居住人员以无接触式收取快递等外来用品。
5.对集中居住点实行督导检查,建立抽查工作台账。
三、闭环管理人员健康监测
1.闭环管理人员根据当地疫情指挥部的要求定期做核酸检测,并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随时调整检测频次。
2.如个人健康状况有异常时,个人或监测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控科。
3.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按照《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处置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隔离观察及跟踪工作。
四、强化工作人员感控知识培训
1.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及时传达国家及省市最新工作指引和要求。
2.培训对象应覆盖闭环管理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3.因疫情形势变化和医疗救治需要,部分人员需要从普通岗位调整到闭环岗位时,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演练和考核,并实施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上岗。
4.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及注意事项、清洁消毒方法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等技能。
五、闭环管理期间后勤保障工作
1.闭环工作人员应实行合理排班,原则上连续闭环管理时间不超过2个月。
2.强化集中居住人员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舒缓心理压力,保障心身健康。
3.集中居住地点应选择环境舒适的场所。
4.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一线抗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确保抗疫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2
根据国家及xx市有关管理要求,按照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闭环管理流程如下:
一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使用xx健康宝进行扫码登记并测量体温。
二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问诊并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三是询问患者是否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
四是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后,立即将患者转入隔离诊区,同时报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
五是医疗机构联系120转运患者,并建立台账,对转运患者信息进行登记。
六是120到达后,医疗机构与120进行患者交接,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七是由120将患者闭环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八是医疗机构进行环境消毒,并在2小时内通过“xx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将患者信息报辖区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
九是接受转诊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患者进一步诊治,对于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由属地卫生健康委通知疾控部门对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1
一、闭环管理工作要求
1.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应实行闭环管理,包括医、护、技、药剂、检验、保洁和安保人员等。
2.进入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3.闭环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入口设置门禁,人员进出实行登记管理。
5.不允许在隔离区域内用餐,如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6.闭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轮转到其他非闭环管理岗位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可隔离7天或14天,并在隔离期间按照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排除感染后方可返岗上班。
二、工作人员集中居住点管理要求
1.闭环管理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工作科室与居住地两点一线出行。
2.安排通勤车点对点接送工作人员,乘坐人员上下车有行程时间记录。
3.通勤车司机不参与其他转运工作。
4.集中居住点应做好生活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集中居住人员以无接触式收取快递等外来用品。
5.对集中居住点实行督导检查,建立抽查工作台账。
三、闭环管理人员健康监测
1.闭环管理人员根据当地疫情指挥部的要求定期做核酸检测,并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随时调整检测频次。
2.如个人健康状况有异常时,个人或监测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控科。
3.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按照《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处置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隔离观察及跟踪工作。
四、强化工作人员感控知识培训
1.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及时传达国家及省市最新工作指引和要求。
2.培训对象应覆盖闭环管理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3.因疫情形势变化和医疗救治需要,部分人员需要从普通岗位调整到闭环岗位时,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演练和考核,并实施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上岗。
4.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及注意事项、清洁消毒方法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等技能。
五、闭环管理期间后勤保障工作
1.闭环工作人员应实行合理排班,原则上连续闭环管理时间不超过2个月。
2.强化集中居住人员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舒缓心理压力,保障心身健康。
3.集中居住地点应选择环境舒适的场所。
4.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一线抗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确保抗疫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2
根据国家及xx市有关管理要求,按照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闭环管理流程如下:
一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使用xx健康宝进行扫码登记并测量体温。
二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问诊并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三是询问患者是否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
四是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后,立即将患者转入隔离诊区,同时报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
五是医疗机构联系120转运患者,并建立台账,对转运患者信息进行登记。
六是120到达后,医疗机构与120进行患者交接,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七是由120将患者闭环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填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
八是医疗机构进行环境消毒,并在2小时内通过“xx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将患者信息报辖区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
九是接受转诊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患者进一步诊治,对于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由属地卫生健康委通知疾控部门对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接、次密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