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民宿酒店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民宿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民宿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流程》,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民宿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流程1

为指导落实好本市乡村民宿疫情防控,加强主动应对和防范,提升抗击疫情和预防能力,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应急处置到位”,根据XXX市委市政府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特修订本工作指南。

1、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的自我监督和管理。乡村民宿经营者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域内防控工作,并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2、各乡村民宿应根据全市疫情防控情况,在全市及各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3、应当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及时采购抗原检测试剂、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口罩、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鞋套、医疗废弃物袋、消毒剂、消毒器械等防疫物资以及必需的生活物资。可按照乡村民宿规模、风险评估情况和使用量,按照14天以上用量进行储备。

4、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完成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对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应完成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未接种加强针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应安排非一线岗位工作。

5、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记录工作人员上下岗2次体温,组织员工每日1次抗原检测,每两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并做好记录,如属地防控部门要求的抗原及核酸检测频次高于上述的,从其要求。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6、教育引导工作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根据与外部环境接触程度,对不同工作区域实施不同的防护标准,一线工作人员必须全程戴好手套,规范佩戴口罩,高风险岗位可额外采取佩戴KN95/N95口罩、佩戴护目镜/面屏、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7、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事项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上岗前具备必须的防控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出现异常情况的敏感度和处置能力。

8、加强乡村民宿公共区域管理,按照相关清洁消毒技术要点和工作指南,每天对乡村民宿内公共区域、办公区域以及空气、空调等通风设备、卫生间及洁具、垃圾桶等进行科学系统的消毒消杀,特别是对人员接触频次高的物体或部件表面增加消毒频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做好消毒消杀记录及公示,在公共区域提供免洗手消毒液。对日常在公共区域为游客提供糖果、小食、水果及茶歇的乡村民宿,应符合相关部门有关规定。

9、加强客房区域卫生管理,客房需保证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确保空调系统、换气设备、排气扇正常运转。客房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10、加强乡村民宿餐饮卫生管理,对许可提供堂食的民宿,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关于餐饮的指引,鼓励采用分餐进食,就餐桌放置公筷,用餐间距保持一定距离。厨房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应加强对食品卫生及原料采购的把关。

11、规范垃圾收集处理,严格执行本市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及时清理垃圾,加强对垃圾箱、垃圾存放点的清洁消毒。

1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提醒督促游客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13、严格落实测量体温的工作要求,对进入人员一律进行体温测量。按照属地工作要求,明确对发热症状人员的应急处置流程,发现被测对象体温大于等于37。3℃,或出现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状的,应通知区疾控部门,在其指导下进行处置,并及时报告属地相关部门。

14、对进入乡村民宿的工作人员、配送餐员、游客等实行场所码、随申码、行程卡、核酸检测信息(“四码”)必检管理,体温正常、正确佩戴口罩、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者方可进入。乡村民宿要完成本场所“场所码”的申领下载打印,并在入口显著位置展示,相关人员进入时,应当扫描“场所码”或通过“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读取身份证进行登记核验,确保人员可查询、可追溯。对“四码”查验异常人员,应按照属地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处置。对于无法通过手机扫码登记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可进行线下手工登记。

15、乡村民宿应在其门口、前台等醒目处提醒游客遵守相关防控的要求、常识和注意事项。在人员较多、较为密集的室内公共区域活动时,要提醒游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疫情期间乡村民宿内暂时取消接收集体性活动,减少人员交叉风险。提醒游客尽量减少接待访客。

16、推动信息登记全覆盖,登记所有入住的游客的健康状况信息,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妥善保存登记信息,以备相关工作部门随时调阅。

17、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区,加强群防群控,强化与属地的防疫、公安、文旅等部门的联动,一旦有突发情况,必须立即向属地疾控部门报告,最大限度控制扩散和外溢,果断采取临时关停、人员暂停流动、异常人员和密接人员隔离等措施,做好物资保障,并在属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参与应急处置人员要做好二级防护,即穿戴一次性帽子、KN95/N95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鞋套和手套。

18、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乡村民宿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整治,全面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包括房屋沉降倾斜、屋面塌陷变形、墙体楼面楼柱开裂变形、楼梯损伤变形、阳台开裂变形、木构件腐朽开裂、钢构件锈蚀、混凝土构件铁胀等)整治,对消防通道堵塞、私拉乱接电线、违规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室内停放或充电、垃圾堆物清理等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加强日常安全巡查检查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确保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民宿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流程2

一、人员管理

1、规范佩戴口罩。所有人员在公共区域必须规范佩戴带口罩,口罩要完全遮住口鼻。

2、实行健康检测制度。在酒店前台设置专人对每位上岗员工和顾客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有效证件,“绿码”及体温正常才可进入。发现持“红码”“黄码”或外籍人员的,立即向所在地乡镇(街道)报告,并做好隔离;体温异常的,由120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台账记录。做好员工及客人每日体温测量及每日消杀台账记录。

4、加强宣传。在入口处要提醒人员,进入宾馆必须佩戴口罩。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

二、卫生管理

1、通风换气。每个客房每天进行开窗通风,原则上关闭中央空调。

2、垃圾处理。每天产生的垃圾应当在专门垃圾处理区域内分类管理、定点暂放、及时清理消毒,设置专用医疗垃圾回收桶,对回收口罩实施消毒,统一处理。

3、清洁消毒。门把手、电梯、水龙头、洗手间等公共设施要每日进行清洗和全面消毒,严格落实一客一换消毒制度。

4、人员防护。公用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消毒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各客房应配备香皂或洗手液。客人结账尽量采用电子支付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5、电梯管理。限制每次乘坐电梯的人数,乘梯时相互之间注意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乘坐厢式电梯,低楼层推荐走安全通道。

6、就餐管理。原则上实行送餐、分餐制。餐饮服务场所经现场检查通过允许恢复堂食的,必须隔位而坐。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牌提醒就餐人员就餐前洗手。

7、娱乐场所关闭。宾馆内其他娱乐、健身、美发美容(理发除外)等配套设施继续关闭。宾馆内应减少聚餐、培训、会议、娱乐活动等聚集性活动。

三、疫情应对

1、设置应急区域。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出现疑似病例应对。有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由120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经营场所须及时向属地乡镇(街道)、相关部门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隔离观察。

民宿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流程3

(一)疫情防控宣传

三、落实检测体系,及时准确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1、各部门负责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预警预报疫情,做好检查制度,明确疫情报告人,掌握本部门员工的出勤和健康状况,对可疑症状者进行密切观察并报告上级领导,如出现缓报、瞒报、漏报者,追究当事人责任。

2、酒店每日在大门入口,员工上班前为员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对于体温N37。3C,并伴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员工,立即向所在地疾控部报告并组织员工就诊,同时对本单位所有场所进行规范消杀作业。

(二)疫情的报告

1、严格执行首见报告制。

2、新冠病毒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3、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新冠病毒疫情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1、各部门电话或以最快的方式向公司领导小组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四、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严格预防

要将预防发病和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扩散作为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工作重点,针对酒店各部门工作特点。对各部门工作要求如下:

(一)财物部

1、釆购的食品类商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并提供生产厂家工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近期检测合格报告单(检测合格报告单应由国家质监部门认可的单位出据)

2、货物须严格查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保存条件。

3、肉类、禽类食品应具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4、建立消毒液、酒精及口罩等物资的储备和储存。

(二)厨房

1、严格达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的要求。

2、定期消毒,并建立登记制度。

3、冰箱内食品加盖保鲜模存放,各类食品要分类摆放整齐。定期除霜并对门把手进行消毒。

4、切配的蔬菜原料应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5、蔬菜、水果等原料要摘洗干净;未经清洗处理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以及带有外包装的食品及原料不得进入冰箱。

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抹布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严格做到分开使用,不得与地面接触,应定位存放,并定期定期进行消毒清洗。

7、定期对水池、墙壁、地面以及明沟等冲洗打扫。

8、厨房内严禁存放个人物品及杂物。

9、垃圾桶必须加盖存放,并保持外部清洁。

10、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11、厨师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

12、建立消毒日志,做好每次消毒记录。

(三)餐厅

1、所有员工上岗前洗手消毒。

2、定期通风,保证餐厅空气流通。

3、餐具及时消毒,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4、餐具消毒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已消毒餐具须设置标识。

5、公共区域定期杀菌消毒工作;公共设备定期消毒。

6、建立消毒日志,做好每次消毒记录。

(四)前厅部

1、对住店客人进行查看双码测温,主动查验身份证或护照,询问是否从重点疫区经过或居住、有没有接触疑似症状的人员。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维护酒店正常的对客接待秩序,确保广大员工及员工家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小店区治安办、社区管委会相关通知精神,结合酒店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组

为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酒店发生,妥善化解疫情安全隐患。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云海浴阁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防控办”),总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为防控办秘书,各自分工,统一协调。

董事长为酒店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酒店疫情防控全面管理工作;经理负责疫情防控具体工作的协调;酒店防控办为疫情防控落实部门。

二、工作要求和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1、结合酒店实际制订传疫情防控工作规划、应急预案、处置办法。

2、加强酒店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与评估,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

(二)酒店防控办职责

1、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治知识宣传,宣传栏张贴传染病防治专题知识等。

2、建立传疫情信息微信群,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3、做好每天厂区及人员防控检查、消毒工作及档案留存等;

4、负责外协人员管理、外来人员管理;

5、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

6、负责安排落实酒店其他各项防控及应急措施。

(三)防控小组长职责

负责监督所负责区域的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每天上午、下午对负责区域进行相关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查表,检查表每天下班前交到人事部。如发现问题及时监督解决,无法及时解决的,立即向总经理汇报。

(四)部门经理职责

1、负责酒店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工作;

2、负责部门员工员工的防控教育、安全教育工作;

3、加强对客区域防控管理,防止员工不佩戴防护口罩、聚集等;

4、管理好用餐秩序,严禁员工外出就餐、聚集就餐;

5、安排好固定人员去送洗布草及领货,安排好固定人员取餐和分餐;

6、做好区域环境清洁管理工作;

7、做好餐余垃圾及废弃口罩管理;

(五)门卫及值班人员职责

1、每天上班前门卫及值班人员佩戴个人防护(防护口罩及一次性橡胶手套),做好秩序维护,应要求员工佩戴好防护口罩,排队时人与人间隔1米以上,值班人员逐个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及进行相关询问,并做好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所在部门、姓名、年龄、有无症状、有无和湖北相关人员接触。如体温在37。2度以上的,或有与湖北相关人员接触的,有其他症状的,严禁进入酒店。考勤机尽量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如考勤机无法识别,采用手工登记方式。

2、一般情况下,防控期间严禁重点疫区人员进入酒店,如确需进入酒店的,需报请公安部门同意后检查登记程序执行。

3、上班时间原则上不允许员工离开酒店,如因工作需要确需离开酒店的,门卫做好相关进出记录,如离开酒店范围办事的员工,进酒店前应侧体温,并做好相关外出路线登记,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酒店。

4、严禁快递人员进入酒店,所有快递收发由门卫统一负责。

(六)员工职责

1、上班期间所有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

2、。上班时间严禁串岗,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多人同时作业的,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3、严禁人员聚集闲谈,聚集就餐;

4、废弃口罩、餐盒放置于酒店指定地点;

5、办公室人员应做好对公用办公设备、固定电话的消毒工作;

6、防疫期间正值寒冬,工程部要做好空调(含中央空调)通气消毒;

7、做好工作区域的自然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时间为20-30分钟,通风期间同事们应做好保暖工作;

8、打喷嚏捂口鼻,慎揉眼。

9、饭前、如厕后需洗手,接触公共设备后要洗手,洗手应严格按洗手六步法执行;

1、2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1、3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基本要求

在海南省餐饮酒店行业复工服务接待过程中,识别病毒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适当的措施,是未来一段时间服务顾客的前提和基础。

2、1各复工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2、1。1防控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人,且应由第一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全面负责,设计有效的应对流程,完善应急机制。

2、1。2复工前全面采集了解上岗员工假期动态并登记汇总。有疫情发生地区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这三个方面情况的员工暂不返程返岗,并做好14天医学观察。

2、1。3要求所有员工对待疫情,不得隐瞒,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以及与来自新冠肺炎流行地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报备,并要求员工应当按照要求居家观察14日。

2、2做好复工防护物资的准备。企业应在复业前时,准备以下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

2、3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方法使用消毒液体,避免接触到菜品、成品。

2、4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

2、5在疫情防控解除前,餐饮服务单位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建议外卖暂代堂食;对具有餐饮服务功能的宾馆酒店,不得安排在餐厅就餐,一律实施外卖和配送服务。

三、复工经营服务指南

3、1人员基本要求。

3、1。1各复工经营单位,应做好员工返工防护知识培训。要求所有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抵达后第一时间勤洗手。

3、1。2员工每天进入工作区域前,应安排专人检测体温,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若员工体温超过37。3℃,应要求员工回家观察休息。工作中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3、1。3上岗必须时刻佩戴口罩(如非一次性口罩,每隔2-4小时使用酒精消毒一次,确保防护效果),保持勤洗手、多饮水,避免手部与食物直接接触,接待顾客应双方佩戴口罩。

3、1。4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设专用带盖垃圾桶,废弃口罩放入专用垃圾桶内,每天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3、2制定疫情期间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每日一报送制度,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

3、3对于餐饮酒店企业员工集体宿舍,应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防护。

3、4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四、经营场所环境要求

4、1保持就餐场所内部环境整洁,餐具等使用前后必须洗净并消毒。

4、2尽可能配备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

4、3每天对就餐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及经常接触物品(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等)进行消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消毒频次。

4、4厨余垃圾加盖、分类及时清理,设专用带盖垃圾桶处理口罩垃圾。

4、5经营场所保持通风,在疫情防控解除前禁止使用中央空调。

五、经营服务规范指南

5、1在疫情防控解除前,餐饮酒店企业建议打包带走暂代堂食,增加打包外卖服务,增加线上平台外卖服务及外卖窗口。

5、2如有必要可适当缩减营业时间,但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告知消费者并取得理解。

5、3有条件的经营企业可减少桌椅摆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保持用餐间距在1米及以上避免扎堆就餐。

5、4有条件的经营单位可用分餐制。内部食堂等经营单位应根据实际采取分时段用餐、分部门用餐、在岗位用餐、考场式用餐、屏风隔离等分散式供餐用餐模式。

六、经营设备规范指南

6、1空调系统和场所通风要求。

6、1。1制定疫情期间通风系统和空调的检查、清洁、测试和维护计划

6、1。2要定期维护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6、1。3要根据空调使用要求和疫情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增加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或每周清洗一次空调送风和回风过滤网。

6、2电梯要求。

6、2。1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

6、2。2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