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卫生制度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减少因环境脏乱而分散注意力的现象,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精品1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1
为了加强我校对教室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维护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制定我校卫生检查细则。
一、人员组成:
由3—7年级每班1人组成卫生督查员。
责任:卫生督查组成员主要负责教室卫生、环境卫生检查。督查组成员要本着公平、公正、准确、负责的态度,不营私舞弊严格执行督查评比细则,同时做好检查记录。
二、检查方式:
1、各班卫生责任包括:教室卫生、环境卫生等。督查组成员每周三下午放学后半小时准时检查一次。各督查人员须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凡有意少扣或多扣的检查员,查实后,先扣去该班2分,再批评教育。检查人员迟到、缺席的分别扣本班卫生总分1分、2分。
2、每班每周卫生满分100分,其中教室卫生50分;环境卫生50分。
3、在各种学生集会结束后,能保持好本班所在位置的卫生,则在本周卫生总分基础上加10分。
4、校领导不定期不定时抽查,卫生保持好的班级在本周总分基础上加10分。
三、具体内容:
1、室内卫生。
检查内容有:桌凳、地面、门窗、黑板、卫生工具摆放五项内容,总分50分。
要求:坚持每天随时清洁,教室内地面、窗台、前后门等保持干净整洁。
评分标准:
A、桌凳:①教室内桌凳摆放整齐;②桌面、抽屉内整洁;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B、地面:①干净无纸屑;③无杂物。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C、门窗:①门干净无灰尘;②窗台干净无杂物,窗户干净明亮。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D、黑板:黑板板底无粉笔灰,保持黑板的'整洁。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10分。
E、卫生工具摆放:①卫生工具摆放整齐;②垃圾桶内基本无垃圾。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2、环境卫生。
检查内容有:清洁区是否按时打扫、清洁程度总计50分。
要求:保持一天三扫,场地内无包装袋、纸屑、树叶、果核、砖石等垃圾,做到地面无脏物,楼道、楼梯和护栏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评分标准:
A、按时打扫:责任区是否按时打扫、清理,没按时打扫、清理的扣10分。
B、打扫程度:未打扫干净一处扣1分,垃圾未及时清理的,每一处扣1分。
四、其他事宜。
1、各班每天要在自己的环境卫生区内设定卫生监督岗,如发现有人在本班卫生区内扔杂物,扣扔杂物者学生所在班级总分,发现一起扣1分,并责令其将卫生区内其他杂物捡干净。全校同学互相监督,保持好学校环境卫生。
2、每天各班卫生检查由本班卫生委员负责。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2
一、学校卫生在主管校长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组建校卫生领导小组,将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建立学校卫生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落实学校卫生工作。
三、制定环境卫生制度,建立每周卫生日,使校园环境保持整洁优美;搞好绿化美化和地面硬化。厕所要清洁卫生。按卫生区划分每日清扫并保持清洁卫生。
四、教室每天要打扫,并保持整洁,室内布置规范化,要经常洒水、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五、仪器室、器材室、图书室、试验室等,要保持整洁,定期清扫,设备放置有条有理,化学实验室要有通气设置。
六、学生宿舍、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保持整洁,东西放置有条理,被褥要整洁。
七、要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不喝生水,不乱仍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八、注意保护学生视力,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九、建立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体检。
十、建立卫生评比制度,每周一小评每月大评一次,期终总评一次发卫生流动红旗。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3
一、校园环境卫生是校容校貌的重要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环境卫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新风尚.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天天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坚决执行"卫生三不要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不乱涂乱写乱画。
四、坚持卫生扫除制度,室内和室外环境卫生包干负责,天天打扫,保持全日整洁干净。并定期安排搞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每周一次)。
五、建立班级卫生责任制,负责室内外环境卫生包干打扫工作。
1.各班教室每日一打扫,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完成。
2.各班包干区每日两打扫,分别安排在早晨到校后和下午放学前完成。
六、健全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及时公布检查评比结果。
1.卫生检查评比工作。
2.各班公共卫生区的检查评比由学校分管教师、各班卫生委员组成,每周评比一次,成绩在下一周升旗仪式上向全校公布。
七、实行奖惩制度
1.每月学校汇总检查评比结果,张榜公布。
2.对有意违反"卫生三不要求"者,视情节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或惩罚处理。
3.对积极参与校内公益劳动的班级,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4
①校园公共卫生由学校德育室组织统一安排划分卫生责任区,由责任班级负责打扫。室内卫生由使用班级、班组自行负责打扫。
②室内、外卫生每天清扫两次,必须在早会(早操)前和下午上课前打扫干净。每周全校大扫除一次。班主任要做好具体分工,按照一人一岗职责要求具体指导打扫卫生工作,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不让学生做或有安全的保护措施(如橱窗、风扇、高处卫生等)。打扫卫生期间,学生要爱护劳动工具、注意节水、注意保持已经打扫完的区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乱倒水、不乱丢垃圾、倒垃圾时不将垃圾掉在途中、要将垃圾倒在垃圾池内。
③室内卫生要求做到六面光,桌椅、工具、讲台排列整齐,门窗干净。卫生区要求无纸屑、杂物。
④公共卫生责任区实行“课间卫生督察”制度。课间时间各班均须派卫生督察员到本班卫生责任区进行督察,劝导制止破坏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
⑤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杂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乱刻、乱画,要将自己的垃圾装进自带的垃圾袋,养成“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的良好习惯。
⑥值日行政每天组织值日教师和学生每天不定时检查室内外卫生二次,当天傍晚公布检查情况,第二天集会向全校反馈,并纳入“创建文明班级”和四项评比重要内容。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5
为了切实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保证校园整洁、卫生,给全体教职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校园面貌,提升学校形象,经研究制定我校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制度
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制度,实行三制。
1、实行卫生包干制。学校的环境卫生实行划区分班包干,明确职责,坚持一天两打扫,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校园清洁区内整洁无杂草,无卫生死角;
2、实行检查评比制。学校卫生检查组,对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情况每周两次抽查并公布检查成绩,促进各班、各办公室的卫生工作到位。
3、实行奖惩制。把卫生检查的结果作为班级考核的一部分,作为文明班、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清洁卫生管理办法
1、清洁卫生打扫
(1)、清洁卫生打扫时间:每天晨扫、午扫。每周五第七节课扫除并进行评比检查.
(2)、打扫要求:
每天打扫。要求:扫除积尘,拣出属于公共区域范围周边花台的`垃圾纸屑。
(3)、打扫范围:本班教室、卫生区。
2、清洁卫生检查制度
(1)、检查时间:不定时、不定期。
(2)、检查范围:包括教室、卫生区、厕所。
(3)、检查人员:校会、全体班主任。
公共区域卫生制度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减少因环境脏乱而分散注意力的现象,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精品1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1
为了加强我校对教室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维护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制定我校卫生检查细则。
一、人员组成:
由3—7年级每班1人组成卫生督查员。
责任:卫生督查组成员主要负责教室卫生、环境卫生检查。督查组成员要本着公平、公正、准确、负责的态度,不营私舞弊严格执行督查评比细则,同时做好检查记录。
二、检查方式:
1、各班卫生责任包括:教室卫生、环境卫生等。督查组成员每周三下午放学后半小时准时检查一次。各督查人员须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凡有意少扣或多扣的检查员,查实后,先扣去该班2分,再批评教育。检查人员迟到、缺席的分别扣本班卫生总分1分、2分。
2、每班每周卫生满分100分,其中教室卫生50分;环境卫生50分。
3、在各种学生集会结束后,能保持好本班所在位置的卫生,则在本周卫生总分基础上加10分。
4、校领导不定期不定时抽查,卫生保持好的班级在本周总分基础上加10分。
三、具体内容:
1、室内卫生。
检查内容有:桌凳、地面、门窗、黑板、卫生工具摆放五项内容,总分50分。
要求:坚持每天随时清洁,教室内地面、窗台、前后门等保持干净整洁。
评分标准:
A、桌凳:①教室内桌凳摆放整齐;②桌面、抽屉内整洁;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B、地面:①干净无纸屑;③无杂物。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C、门窗:①门干净无灰尘;②窗台干净无杂物,窗户干净明亮。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D、黑板:黑板板底无粉笔灰,保持黑板的'整洁。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10分。
E、卫生工具摆放:①卫生工具摆放整齐;②垃圾桶内基本无垃圾。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特别严重的每一项扣5分。
2、环境卫生。
检查内容有:清洁区是否按时打扫、清洁程度总计50分。
要求:保持一天三扫,场地内无包装袋、纸屑、树叶、果核、砖石等垃圾,做到地面无脏物,楼道、楼梯和护栏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评分标准:
A、按时打扫:责任区是否按时打扫、清理,没按时打扫、清理的扣10分。
B、打扫程度:未打扫干净一处扣1分,垃圾未及时清理的,每一处扣1分。
四、其他事宜。
1、各班每天要在自己的环境卫生区内设定卫生监督岗,如发现有人在本班卫生区内扔杂物,扣扔杂物者学生所在班级总分,发现一起扣1分,并责令其将卫生区内其他杂物捡干净。全校同学互相监督,保持好学校环境卫生。
2、每天各班卫生检查由本班卫生委员负责。
中小学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2
一、学校卫生在主管校长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组建校卫生领导小组,将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建立学校卫生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落实学校卫生工作。
三、制定环境卫生制度,建立每周卫生日,使校园环境保持整洁优美;搞好绿化美化和地面硬化。厕所要清洁卫生。按卫生区划分每日清扫并保持清洁卫生。
四、教室每天要打扫,并保持整洁,室内布置规范化,要经常洒水、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五、仪器室、器材室、图书室、试验室等,要保持整洁,定期清扫,设备放置有条有理,化学实验室要有通气设置。
六、学生宿舍、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保持整洁,东西放置有条理,被褥要整洁。
七、要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不喝生水,不乱仍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八、注意保护学生视力,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九、建立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