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课时计划教案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篮球课时计划教案1

1课程介绍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是以篮球运动实践为主,篮球理论知识以专业理论课和实践中讲授结合,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战术方法,了解技、战术的教学步骤和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具备一定的篮球运动实践和教学与组织竞赛的能力。

2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一项综合性运动。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主要发展跑、跳、投等基本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依赖于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情况的好坏。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因为其趣味性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篮球。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以及各种比赛中已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所以基本功的训练将会贯穿于我们整个学期。

3教材学习

此次的篮球教学除了有室外活动外,还有教材学习。最后两周将会进行教材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素质。

4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在篮球运动游戏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动作和简单战术。

(3)通过篮球运动,增强学生的灵敏、反应及其灵活度,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4)在篮球游戏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教学任务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6教学内容

(一)理论

1、基本理论:

(1)体育锻炼与健康

(2)体育锻炼能量代谢与营养学知识

2、专项理论

(1)篮球运动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1.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2)篮球运动的技术、规则变迁与发展趋势

(2)篮球竞赛及组织工作常识

(2.1)竞赛的日程编排方法

(2.2)竞赛组织工作的注意事项

(3)篮球基本技术、战术分析

(3.1)基本技术、战术的特点及动作方法

(3.2)基本技术、战术临场应用的时机、条件及动作要点

(4)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知识

(4.1)篮球竞赛规则主要条款

(4.2)裁判原则、方法及手势与裁判间的配合

(二)第一学期学习的技术

|课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1|熟悉球性练习|1.双手抛球2.单手抛球3.抛球击掌|

|2|篮球基本步法|1.基本站立姿势2.起动3.侧身跑4.后退跑|

|3|原地和行进间左右手运球|1.运球与叫数游戏2.运球与问好游戏3.直线慢跑左右手运球4.运球接力赛|

|4|双手胸前练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徒手练习2.迎面传球3.四角传球练习4.跑动中运球-传球接力|

|5|三步上篮|1.学习三步上篮技术2.模仿练习3.原地三步上篮4.行进中三步上篮|

|6|篮球游戏和配合|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

|7|篮球游戏与比赛|复习:1.双手胸前传球,基本步法组合练习、游戏比赛|

7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上课提问)、心肺机能(男1000M/女800M)、技术考核(实践职业实用体育)、平时成绩(上课出勤、表现、团队合作等).

(1)考试时间:随堂考核

(2)成绩组成:平时成绩×20%理论成绩×10%心肺机能×20%技术考核×40%早间操课外活动10%

(3)考试内容和要求:

(4)平时成绩部分:(20%)

**成绩范围标准**

*优秀:90-95分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主动

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团队分工协作优秀,组织有序。

*良好:80-89分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

技术水平掌握良好,团队分工协作较好。

*及格:70-79分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较高

能够基本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团队有分工、有协作。

体育理论考试部分:(10%)

考试内容:体育锻炼与身体、心理健康;安全锻炼与保健、营养;职业实用体育;篮球选项理论知识;竞赛和裁判法。

方法:随堂提问,教师记录成绩。

评分标准:根据试题标准答案评分。

8期末篮球比赛

活动细则:一、同学之间进行比赛,学生自己找好队员。二、教师组织比赛,并且担任裁判。

1.比赛的开始:时间为四节,每节五分钟;在第一节结束及第三节结束,中间休息二分钟;第二节结束(上半场)休息十分钟;第一节比赛开始十分钟前,各队队员需要在纪录台进行签到。

2.比赛的结束:比赛在计时员发出比赛结束终了信号时结束;在比赛时间即将终了前的投篮,如在信号发出前球已在空中,投中有效。

3.比赛应从裁判员在对手中间抛球,以中圈跳球开始;出现加时赛的情况,同样执行跳球程序;半场后交换场地进行比赛。

4.决胜期:下半场比赛结束,如两队得分相同,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五分钟加时赛;每次加时赛前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5.犯规:球员与对手身体接触或违反运动道德的违规,即为犯规;犯规登记在球员个人名下,单场个人犯规达到五次自动离场;单场比赛时,每节内,每队球员侵人犯规满四次时,其后该队每一次的球员犯规应判罚两次(投三分球时被犯规,则罚球三次),由被侵犯球员主罚。

6.弃权:比赛开始时,一方队员不足五人时,球赛不得开始。在比赛时间十五分钟候后,依然不足五人时,则由裁判判令该队弃权,由对方球队获胜;一方球队因各种原因提出弃权时,则判定对方球队获胜。

7.三秒违例:当一队控球时,其本队球员不能在对方禁区内超过连续三秒以上的停留;违例则由对方在违例处最近边线外掷界外球。

8.暂停:每队在每节内可以请求一次暂停,第四节可请求两次暂停;规定时间内未使用暂停不得保留至下半场或加时赛;加时赛各队均有一次暂停。

9.替补:替补球员入场前,应向纪录员报告;球成死球状态或正当停表时或裁判宣判犯规时,替补球员方可上场。

篮球课时计划教案2

一、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在身体形态和体能上出现差异,生理上相应地发生变化,学生的骨化过程正在进行之中,肌肉也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肌肉力量耐力还较差。在动作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运动的准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女生柔韧素质较好,平衡感强,但胆量小,力量不足,不太灵活,犹豫寡断,害羞,有些女生自尊心较强。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由于上肢与手腕力量不足,学生练习时往往出现球的高低不一、左右摇动,稳定性差。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有些拍不起球,学生在做拍球动作时有可能出现篮球脱手到处滚的现象。由于学生在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以及心理品质的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学练情景,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以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时手的触球部位、正确的手型

难点:运球力度和稳定性

五、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手腕力量。提高运球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集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左、右手垂直运球

1课时体前交换运球

2课时左右脚胯下运球

3课时过桩运球

4课时背后运球

篮球课时计划教案3

一、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我园本学期是以健康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玩球的不同方法并尝试拍球,不但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发展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与经验。

二、活动目的:

1、能探索出球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球的基本技能。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球的乐趣。

3、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活动。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球、音乐、红旗2面

四、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自己去尝试玩球并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

五、活动难点:

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发展幼儿创造力。

六、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自由玩球,教师巡回指导。

(1)自主探索。指导语:你们手中都有一个球,现在请你们玩一玩,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

(2)演示评论。指导语: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请小朋朋友去尝试一下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集中评价。尝试后,请个别幼儿将不同法分享给大家看,共同请小朋友们试试别人的玩法。

2、幼儿第二次自由玩球。老师幼儿尝试合作玩球。

3、学“螃蟹”走路(夹球侧行)。

竞赛形式进行游戏。要求每组第一对幼儿出发,绕过红旗到达起点后,第二组幼儿才能出发,最后一组幼儿把红旗拿回来,以最快者为胜。

4、放松活动:“做汤圆”。

篮球课时计划教案4

一、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二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课时计划教案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篮球课时计划教案1

1课程介绍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是以篮球运动实践为主,篮球理论知识以专业理论课和实践中讲授结合,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战术方法,了解技、战术的教学步骤和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具备一定的篮球运动实践和教学与组织竞赛的能力。

2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一项综合性运动。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主要发展跑、跳、投等基本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依赖于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情况的好坏。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因为其趣味性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篮球。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以及各种比赛中已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所以基本功的训练将会贯穿于我们整个学期。

3教材学习

此次的篮球教学除了有室外活动外,还有教材学习。最后两周将会进行教材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素质。

4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在篮球运动游戏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动作和简单战术。

(3)通过篮球运动,增强学生的灵敏、反应及其灵活度,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4)在篮球游戏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教学任务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6教学内容

(一)理论

1、基本理论:

(1)体育锻炼与健康

(2)体育锻炼能量代谢与营养学知识

2、专项理论

(1)篮球运动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1.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2)篮球运动的技术、规则变迁与发展趋势

(2)篮球竞赛及组织工作常识

(2.1)竞赛的日程编排方法

(2.2)竞赛组织工作的注意事项

(3)篮球基本技术、战术分析

(3.1)基本技术、战术的特点及动作方法

(3.2)基本技术、战术临场应用的时机、条件及动作要点

(4)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知识

(4.1)篮球竞赛规则主要条款

(4.2)裁判原则、方法及手势与裁判间的配合

(二)第一学期学习的技术

|课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1|熟悉球性练习|1.双手抛球2.单手抛球3.抛球击掌|

|2|篮球基本步法|1.基本站立姿势2.起动3.侧身跑4.后退跑|

|3|原地和行进间左右手运球|1.运球与叫数游戏2.运球与问好游戏3.直线慢跑左右手运球4.运球接力赛|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