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事情的顺利开展,通常都会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年银行消保工作计划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银行消保工作计划精选1

为切实保护我行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本行金融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根据省市银监部门的相关会议精神,我行研究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自律,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更好服务民生,同时提高金融消费者运用金融产品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搭建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平等交流平台,以保障金融市场消费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金融消费侵权问题,切实为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组织机构

成立××农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组成与成员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为做好日常工作,总行指定××副行长作为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归口风险与合规发展部管理,办公室主任由风险与合规发展部经理兼任,具体联络人:××。

领导小组职责为:组织、协调和推动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研究制定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制定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及配套办法;讨论并决定消费纠纷处置措施;决定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其他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审核与评估

一是前移关口,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合规审核。

在金融产品设计开发、审批入市等环节,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性的审核。

在新产品和新服务面世之前,必须经行内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投向市场。

二是在营销推介环节,履行告知义务。

进行产品营销推介时,宣传材料和宣传讲解中均要体现消费者保护的精神要求。

三是定期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售后评估。

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倾向,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

(二)稳妥处置各类信访投诉事件,改进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流程

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做好信访投诉的受理、答复等工作,积极与消费者开展沟通交流,满足消费者合理化诉求,提高首诉处理结案率。

为了更好地维护我行消费者权益,客户可通过电话投诉、意见簿(箱)投诉、上门投诉、信件投诉等渠道进行投诉,我们将按规定受理和处理。

具体的客户投诉办理流程如下:

1.由专人受理客户投诉;

2.填写投诉建议工单,交由投诉处理部门;

3.由投诉处理部门、营业网点及相关职能部门调查、处理;

4.由投诉处理部门在规定时间,向客户沟通反馈,记录客户意见及满意度;

5.完成。

(三)主动宣传,积极引导

一是向社会公示投诉渠道和处理流程。

为切实保护我行消费者合法权益,我行在《闽南日报》刊发投诉电话、投诉渠道和投诉流程,引导和规范消费者投诉。

二是注重网点宣传。

组织全辖网点开展宣传活动,在营业网点通过LED显示屏及时发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宣传口号,引导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借助宣传折页手册、报刊杂志、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采用广告、软文或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知识的宣传。

另外,在集中宣传日安排人员在市区集中宣传点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

我行将不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强化金融知识及消费者维权宣传,不断提高本行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维权意识,持续提升我行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022年银行消保工作计划精选2

上线运行××分行开发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投诉处理、进度监测、结果反馈、统计分析等流程全面、实时电子化运转。

依法合理运用指导咨询、道义劝告、调解协商、执法检查等手段处置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适时开展金融消费侵权行为集中整治活动。

规范金融机构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明确金融机构的责任,实现与人民银行投诉处理机制的“无缝”对接。

注重案例搜集分析工作,保持对多发性、常见性案例的敏感度,建立健全投诉案例档案,详细记录案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理过程,注重分析案例的表现特征和案例背后体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有效方法。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两综合、两管理”的范围,作为对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情况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根据金融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细则》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金融机构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定期在同业内通报,对认真履行义务、保护积极的金融机构给予表彰,对侵权较多或保护不力的金融机构要向社会通报、披露。

对评价等级低或被投诉情况较严重的金融机构,将其列入下一分析评价期重点监督对象,并视情节选取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或综合检查。

五、立体宣传,提升维权意识

一是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县行”活动。

将宣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普法规划和××年重点普法内容。

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金融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帮助其全面、准确地理解国家金融政策和改革措施,适时提示潜在的行业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的投资理财行为,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维护市场信心。

大力提高金融消费者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指导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切切实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计划在4月份,商请广播电视台、日报、政务网等平面和网络媒体对人民银行组织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系列专题报道,扩大社会影响。

通过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邀请各金融机构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接听金融消费者热线,宣传解读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联系和沟通的桥梁。

二是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社区行”活动。

抓住“3.15”、“5.18”、“12.4”等重要节点,在街道社区、市民广场、重要商贸区开展集中宣传和咨询活动。

围绕“引导金融投资者合法理财,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主题,宣传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知识,积极推介储蓄国债、“升息宝”、基金定投、“稳得利”、“如意金”、“灵通快线”、“珠联币合”等大众理财产品,并安排拥有CFP证的理财师进行现场讲解。

制订统一规范的宣传标识和宣传标语,印制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手册》,并要求各金融机构网点利用LED屏幕滚动播放。

三是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乡村行”活动。

根据我县特点,将全县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大片,组织下设农村网点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三家金融机构开展分片宣传和流动宣传。

同时,借助农村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站和示范站,开展阵地宣传。

重点选择金融活动比较活跃、金融侵权较多的镇区以及留守人员较多、金融消费相对欠缺的地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普及宣传。

2022年银行消保工作计划精选4

为继承和弘扬“枫桥经验”,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xx监管分局下发的《中国银监会xx监管分局关于借监“枫桥经验”深入开展银行业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履行我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把解决好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以“为民、利民、便民、惠民”宗旨为落脚点,时刻把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上,兢兢业业保障消费者权益,诚诚恳恳解决消费者难题,切切实实提升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二、组织机构

成立xx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由行长陈方晓,副组长由副行长沃敏亚、江绍东以及行长助理吴维杠担任,成员由总行部室负责人和分支行行长组成。

办公室设在运管部。

三、具体措施

(一)推动宣传,务求实效

1、在我行所有营业网点,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分别采取悬挂活动宣传口号横幅、张贴宣传海报、LED大屏滚动显示、摆放并散发宣传折页及设立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台等多种有效方式,不断推进金融知识公众教育和宣传的常态化。

2、结合我行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

要求县域支行通过设立宣传点、志愿服务小分队等方式,利用平面媒体、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存贷款、支付结算、银行卡、投资理财、抵制非法集资等多方面金融知识,帮助农户提高对现代金融服务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意识。

3、确定定点联系社区,建立金融知识服务站。

相关支行通过日常社区金融服务与营销工作,积极在居住区、商务区等宣传金融知识,联合相关管理、服务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咨询服务,特别做好中老年客户、文化程度较低等人群的银行服务安全与风险宣传。

4、做好成熟消费者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

由公司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青年企业家的风险防范专题教育,宣传推广xx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平台申请贷款、了解政策,接受风险教育。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