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流调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疫情控制的关键,下面小编整理了社区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冠疫情联合流调工作方案1
根据《永安市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结构
(一)成立工作组。在永安市前线指挥中心的领导下,成立西洋镇新冠疫情流调溯源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卫计服务中心、派出所、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公路站、市场监管所、永安总院西洋分院。
工作职责:负责全镇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工作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沟通协调。利用大数据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追踪,快速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及时落实管控措施,查清疫情源头和传播链条,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开展调查对象人员与相关物品、环境的核酸检测,疫点消毒;及时发布病例活动行动轨迹、上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蔡美花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许小波同志担任,工作组成员李林芳,负责处理工作组日常工作。
(二)组建流调溯源工作专班,建立微信工作群,确定各成员单位专班人员名单。
二、职责分工
(一)永安总院西洋分院:负责通告疫情流调溯源的相关内容;要求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流调的事项;开展面对面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人员、物品环境检与疫点消毒;判定与转运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完成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报告;负责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二)派出所:负责利用大数据手段,排查重点人员行动轨迹、接触人员和暴露场所,查找感染来源的可疑线索;协助做好有关人员排查和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员转运前管控工作。对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利用执法震慑,依法保障流行病学调查的正常秩序。
(三)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协助做好所管企业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做好商场、超市等相关场所的溯源工作;督促相关场所落实消毒、环境卫生等管控措施。
(四)公路站:协助做好汽车客运站和交通工具、驾校等经营单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做好涉疫交通工具的环境采样和卫生学调查;根据需要组织对汽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物流、快递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协助疫情监管工作,做好交通运输工具、场所的消毒,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
(五)市场监管所:协助开展与市场相关疫情信息调查工作;落实涉及由物品或冷链传入的疫情溯源调查;对核酸检测阳性物品或涉及的相关单位开展人员排查、物品流向调查;对涉疫场所进行封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涉疫物品及场所全面消毒、涉疫物品销毁等工作;协助开展涉疫的相关物品和人员采样。
(六)卫计服务中心:落实属地流调工作保障,协助开展流调工作;落实辖区人员出入管理和健康管理;在卫生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好预防性消毒、经常性消毒和终末消毒,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教育。
三、工作流程
(一)通告需流调溯源的疫情;
(二)卫生院组织开展现场面对面的流调溯源检测,必要时邀请卫生计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公路站、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参与;
(三)卫计服务中心依据现场流调情况向派出所、公路站等部门推送调查对象的行动轨迹追踪与核实事项;派出所、公路站等部门及时向市卫计服务中心反馈与补充调查对象的行动轨迹追踪与核实事项;
(四)判定密接与次密接人群,完善各项调查,向指挥部提供转运集中隔离点人员名单;
(五)完成调查对象活动轨迹的报告、公告;
(六)完成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
四、相关工作时限要求
(一)核酸检测阳性结果2小时完成网络直报;
(二)4小时内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
(三)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并上报;
(四)8小时、12小时内将密接、次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五)及时向社会公布病例、密接的活动轨迹;
(六)调查的及时性、准确性。
五、工作制度
(一)联合办公制度:疫情发生后的应急状态,采取各相关部门集中办公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临时现场办公地设置在卫计服务中心,由联络员负责召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半小时内到位。
(二)信息报告制度:疫情发生后,流调溯源组及时汇总和共享有关信息,确保信息完整、准备,注意保护调查对象个人隐私信息。
(三)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应遵循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发布内容、机构和方式,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新冠疫情联合流调工作方案2
一是采取三级流调模式。黑龙江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以及疫情的复杂性,实行省、市、县(区)三级流调模式,省疾控中心和各地市疾控中心会根据疫情需要赶赴现场,与前期县(区)级疾控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疫情后,流调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二是成立省级流调专家组。为守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该省成立由100余名专家组成的“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统筹配置全省流调力量,科学防控疫情,从源头切断新冠肺炎的蔓延和传播。省流调专家组划分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技术指导组、疫情流调质量控制组、信息综合分析与疫情趋势研判组、防控政策研究组4个组别。在人员配备上,信息综合分析与疫情趋势研判组中安排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专家,对各地市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为疫情研判提供依据,以便及早地采取干预措施。
三是采取省级专家分组包干指导模式。根据疫情需要,由省级专家分片包干,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质量,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在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均有多名省级专家驻点协助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流调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疫情控制的关键,下面小编整理了社区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冠疫情联合流调工作方案1
根据《永安市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结构
(一)成立工作组。在永安市前线指挥中心的领导下,成立西洋镇新冠疫情流调溯源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卫计服务中心、派出所、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公路站、市场监管所、永安总院西洋分院。
工作职责:负责全镇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工作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沟通协调。利用大数据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追踪,快速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及时落实管控措施,查清疫情源头和传播链条,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开展调查对象人员与相关物品、环境的核酸检测,疫点消毒;及时发布病例活动行动轨迹、上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蔡美花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许小波同志担任,工作组成员李林芳,负责处理工作组日常工作。
(二)组建流调溯源工作专班,建立微信工作群,确定各成员单位专班人员名单。
二、职责分工
(一)永安总院西洋分院:负责通告疫情流调溯源的相关内容;要求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流调的事项;开展面对面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人员、物品环境检与疫点消毒;判定与转运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完成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报告;负责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二)派出所:负责利用大数据手段,排查重点人员行动轨迹、接触人员和暴露场所,查找感染来源的可疑线索;协助做好有关人员排查和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员转运前管控工作。对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利用执法震慑,依法保障流行病学调查的正常秩序。
(三)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协助做好所管企业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做好商场、超市等相关场所的溯源工作;督促相关场所落实消毒、环境卫生等管控措施。
(四)公路站:协助做好汽车客运站和交通工具、驾校等经营单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做好涉疫交通工具的环境采样和卫生学调查;根据需要组织对汽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物流、快递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协助疫情监管工作,做好交通运输工具、场所的消毒,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
(五)市场监管所:协助开展与市场相关疫情信息调查工作;落实涉及由物品或冷链传入的疫情溯源调查;对核酸检测阳性物品或涉及的相关单位开展人员排查、物品流向调查;对涉疫场所进行封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涉疫物品及场所全面消毒、涉疫物品销毁等工作;协助开展涉疫的相关物品和人员采样。
(六)卫计服务中心:落实属地流调工作保障,协助开展流调工作;落实辖区人员出入管理和健康管理;在卫生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好预防性消毒、经常性消毒和终末消毒,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教育。
三、工作流程
(一)通告需流调溯源的疫情;
(二)卫生院组织开展现场面对面的流调溯源检测,必要时邀请卫生计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公路站、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参与;
(三)卫计服务中心依据现场流调情况向派出所、公路站等部门推送调查对象的行动轨迹追踪与核实事项;派出所、公路站等部门及时向市卫计服务中心反馈与补充调查对象的行动轨迹追踪与核实事项;
(四)判定密接与次密接人群,完善各项调查,向指挥部提供转运集中隔离点人员名单;
(五)完成调查对象活动轨迹的报告、公告;
(六)完成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
四、相关工作时限要求
(一)核酸检测阳性结果2小时完成网络直报;
(二)4小时内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
(三)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并上报;
(四)8小时、12小时内将密接、次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五)及时向社会公布病例、密接的活动轨迹;
(六)调查的及时性、准确性。
五、工作制度
(一)联合办公制度:疫情发生后的应急状态,采取各相关部门集中办公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临时现场办公地设置在卫计服务中心,由联络员负责召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半小时内到位。
(二)信息报告制度:疫情发生后,流调溯源组及时汇总和共享有关信息,确保信息完整、准备,注意保护调查对象个人隐私信息。
(三)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应遵循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发布内容、机构和方式,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新冠疫情联合流调工作方案2
一是采取三级流调模式。黑龙江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以及疫情的复杂性,实行省、市、县(区)三级流调模式,省疾控中心和各地市疾控中心会根据疫情需要赶赴现场,与前期县(区)级疾控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疫情后,流调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二是成立省级流调专家组。为守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该省成立由100余名专家组成的“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统筹配置全省流调力量,科学防控疫情,从源头切断新冠肺炎的蔓延和传播。省流调专家组划分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技术指导组、疫情流调质量控制组、信息综合分析与疫情趋势研判组、防控政策研究组4个组别。在人员配备上,信息综合分析与疫情趋势研判组中安排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专家,对各地市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为疫情研判提供依据,以便及早地采取干预措施。
三是采取省级专家分组包干指导模式。根据疫情需要,由省级专家分片包干,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质量,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在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均有多名省级专家驻点协助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