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办公楼物业防疫措施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办公楼物业防疫措施1
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各物业服务企业: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物业企业务必要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密切关注疫情形势的动态和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精准防控。现就做好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按照属地园区、镇(街)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物业服务企业要立即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快迅响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积极配合属地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二、做好人员及物资的调配方案。
各物业企业总部要做好人员及防疫物资的调配方案,服从当地政府安排,确保能按政府需求及时调配解决封闭区和封控区的人手及物资问题。
三、做好来访人员的健康信息核查工作。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做好来访人员登记管理及粤康码、行程卡核查等工作,实行亮码通行,在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测量工作,若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按规定进行处置。
四、做好消杀保洁工作。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对公共区域、重点区域的消毒/消杀,及时更换电梯按键保护膜,按规定及时做好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封控、封闭管理区域的物业服务企业要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办的工作要求,安排专职消毒工作人员,每日对厢式电梯、公共楼道、公共座椅等重点区域和设施以及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杀。
五、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物业企业要配合政府做好管控区域小区的封控措施、做好核酸检测后勤服务保障、维护好核酸检测秩序。按照不漏一人、应检尽检的要求,通知业主做好核酸检测,及时组织人员上门扫楼清查遗漏,协调联系医护人员,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检测服务,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按小区业主登记信息全员覆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门排查、轨迹流调等工作。
六、做好物资的配送分发。
封闭封控区域的物业企业要主动对接好业主需求,加强业主物资配送工作。要重点关注残疾人、独居老人、外出就医等人群的特殊需求。所有物品交接采用无接触配送方式。
七、做好应急处置。
各物业企业要配合属地政府及社区的防控工作,加强联防联控,进一步落实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各物业服务企业保持防疫工作组织架构稳定,保持沟通联系渠道畅通。封闭封控区域的物业企业要配合政府落实好隔离监管,一旦发现疫情或破坏疫情防控措施的恶意行为,要及时向卫健和公安等部门如实汇报。
八、切实做好作业人员防护工作。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作业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办的工作要求,及时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做好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加强作业人员宣传培训工作,严格要求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作业前后必须按照规定洗手清洁消毒。在封控、封闭管理区域的作业人员,作业时要严格按照要求穿着防护服、配戴手套等,生活起居要注意清洁防护,切实降低被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九、加强宣传引导。物业服务企业要强化宣传引导,在小区公告栏、进出口以及其他显眼位置张贴、摆放防疫相关政策和知识海报文件等方便住户阅览知悉,同时需密切关注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业主微信群、小区宣传栏等途径,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
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引领团结会员的作用,加强对物业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督促提醒,倡导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行业自治,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为更好的掌握调配封闭区、封控区域的物业小区人手问题,请各物业企业于xx25日前填好汇总表报送至协会邮箱:xx,由协会汇总后上报市住建xx。
办公楼物业防疫措施2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物业小区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将预防新冠疫情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坚持关口前移,深入做好日常的监测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处置和精准管控。
(二)科学应对。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协同,在前期联防联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快速反应。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重要情况,应当立即报所在街道社区,同时报告区住建局、卫健局及相关单位,分级分类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实施高、中、低风险差异化的防控策略,全力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架构
全区物业管理疫情应急处置组织架构包括区住建部门和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各级主要职责是:
(一)区住建部门。
根据本辖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实际和需要,不断强化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手段和措施;加强与市级住建部门联动,确保在应急期间上下贯通、行动一致,迅速、有效处置物业小区疫情;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加固薄弱环节,抓好疫情防控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
(二)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
由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成员为各物业管理服务人员,落实专人专岗,明确相应岗位职责。根据疫情发展变化,不断健全完善物业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制度、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流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桌面推演,确保应急情况下各项工作有序、规范。
三、疫情应急处置启动
(一)病例发现
物业小区的管理及作业人员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味觉嗅觉失灵等新冠相关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健、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经检测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二)疫情报告
物业小区出现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立即报告属地街道社区及住建、卫健、疾控等部门,由其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三)快速响应
1.属地响应。区住建部门立即协同防疫部门及所在街道指导发生疫情所在地物业小区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3)按规定向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和项目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本项目疫情防控情况;
4)认真做好物业小区基础服务,加大对供水、供电、消防等设施设备的巡查,确保正常运行;
5)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1.1.4业主委员会、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指导下发动物业小区住户建立联防联控工作组、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接受、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心理援助、信息宣传等防疫工作措施。
1.1.5物业服务企业接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指令后,应将物业小区参与防控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上报给街道(乡镇)、社区(村),以便统一调配防疫物资。
2.2人员组织和培训
2.2.1应依据疫情情况调整各岗位人员上下班时间,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并向住户公布值班和服务电话。
建立机动保障队伍,以备项目应急调配。
2.2.2应组织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员工培训活动,保证在岗员工熟知防疫知识和技巧,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1)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发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2)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和防护方法;
3)卫生消毒作业方法;
4)通风作业方法;
5)减少人员聚集方法;
6)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等防护作业方法;
7)洗手及口罩佩戴的操作规范。
2.2.3应做好员工情绪疏导,多关心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员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员工坚守岗位。
2.2.4员工在岗期间应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员工每日接受上、下班各一次体温测试,填写体温登记表,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
2.2.5对非在岗员工,应随时掌握具体动向和身体状况。
2.2.6可组建物业服务企业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2.7可表彰、奖励在疫情防控战役中表现优秀的人员。
2.3物资准备
2.3.1疫情防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
1)包括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等基本消毒药品;
2)包括口罩、隔离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器具;
3)测温设备、喷洒器具防控器具。
2.3.2防护物资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3.3防护物资短缺时,应立即向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反馈并寻求指导协助。
当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时,应釆取简易方法暂时应急,并向属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
3人员防护和返岗管理
3.1个人防护要求
3.1.1低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在没有出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与住户接触频繁的客户服务、秩序维护、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岗位人员,应佩戴口罩;环卫设施消毒剂喷洒岗位应佩戴普通护目镜和口罩。
3.1.2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岀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的门岗值守、环境卫生、设备维护、客户服务等岗位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用(含)以上等级的口罩,与接触人员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环境卫生设施消毒剂喷洒的岗位人员还应佩戴护目镜;清理运输废弃防护
用品的岗位人员,应配置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3.1.3高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按照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开展工作,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家庭开展终末消毒的相关人员,应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要求执行。
3.1.4低风险地区的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以及有关部门要求佩戴口罩的,应按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应按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33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
4.5.3遇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应配合政府引导住户、员工留在当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境、不出省、不出市,减少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4.5.4中、高风险地区,物业小区应停止所有的装修施工活动(疫情防控需要的情形除外)。
4.6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管控
4.6.1中、高风险地区的物业小区停用人事考勤指纹设备。
4.6.2保持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环境清洁、通风,做好清洁消毒。
4.6.3加强宿舍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尽量动员不外出,可釆取外出登记管理制度。
4.6.4可通过釆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就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实行分批次就餐。
中、高风险地区应采取盒饭分餐制,员工返回各自办公室及工位就餐。
4.6.5加强循环使用餐具的清洁消毒,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4.7居家隔离管控
4.7.1在政府部门确定的隔离区域张贴温馨提示。
4.7.2加大被隔离人员所涉相关区域的消毒浓度(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和消毒频次。
4.7.3被隔离人员如有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可在能力范围内协助相关部门或提供相应帮助。
4.7.4提示居家隔离人员及家属应按要求将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投放至定点垃圾桶,并协助相关部门将垃圾按规定进行统一处理。
4.8快递投递管控
物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对于未设快递投递箱(柜)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在物业小区门口或入口处指定快递暂存区域,禁止快递、外卖配送人员进入物业小区,并协助做好快递、物品暂存区域管理。
5环境卫生管理
5.1清洁消毒
5.1.1应配合属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对物业小区内疫点按照《新冠防控方案》、《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25953-2011)等规定开展消毒。
5.1.2应建立物业小区清洁消毒制度,做好防疫消杀记录。
5.1.3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不同,应合理选择消毒剂。
5.1.4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用水清洗一次,釆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5.1.5垃圾清运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将手推车、垃圾运输车等环卫工具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对环卫工具喷洒消毒一次。
5.1.6垃圾转运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全面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平方米。
5.1.7经常触摸的公共设备设施应采用75%的乙醇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中、高风险地区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
需擦拭消毒的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1)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等电梯设施;
2)门禁系统面板;
3)公共座椅、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等休闲运动设施;
4)快递柜、报刊箱、显示屏、宣传栏、衣物回收箱、意见箱等公共设施;
5)电脑键盘、鼠标、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按键、桌椅、空调等办公设施设备。
5.1.8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应采用有效氯浓度250-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
必要时可增加消毒频次。
需消毒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
1)大堂、消防通道、走廊、楼梯、电梯;
2)停车场、户外娱乐场所;
3)垃圾存放点;
4)快递、外卖临时存放点;
5)办公室及日常接待区域;
6)公共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