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不知不觉上半年即将过完,展望未来,做好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xx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1148”发展思路,主抓“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这一主题,立足本部门专责职能,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自觉打牢政治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守住底线、抓好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的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好基础。现将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统领,强化党支部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我单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工作例会,安排部署党建工作任务。加强“3+1”理论武装体系学习,制定“学悟见创”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在理论学习上做实做透,在工作实效创新上发力。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2022年上半年召开了2次党支部委员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党支部书记为全体党员上“沂”起学理论党课2次,在“3+1”简报上投稿1篇,xx县扶贫办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建成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对3.4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进行帮扶。开展“三无失能”人口护理工作,通过10余次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确保“三无失能”人员能够得到正常的护理工作;继续持续雨露计划补助项目,为符合2021年秋季雨露计划的431人发放补助资金64.65万元,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预计6月30日前完成补助资金发放;并重点在关注困境老人、空巢寡居老人下足功夫,成功与济南励行公益服务中心对接开展“暖阳守护一对一”帮扶工程、与山东华爱基金会开展“安享家园为孤困老人安个家”安居公益项目。利用社会资源有序开展困境老人“暖阳守护一对一”帮扶工程,经过筛选,实施完成三批共85户,每户帮扶款900元,共计7.65万元,直接打款一本通账户;加强安享家园公益项目施工督导,6月30日前摸排户数200余户,完成施工100余家;实施开展县慈善总会孝善养老资金工作;继续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联合县人社局做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工作,2022年配套公益岗位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72万元,今年以来开发脱贫享受政策户、动态监测户公益岗位840人,每人每月增收600元,每年增收7200元;积极推进“齐鲁富民贷”产品实施,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投放贷款金额3067.06万元,涉及318户,位于全市前列;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结合大走访活动,各行业部门在本系统内组织开展责任落实“回头看”,聚焦重点村、紧盯监测户、瞄准脱贫户,围绕“三保障”、饮水安全、兜底政策落实、残疾人保障、老年人政策落实等重点任务,逐户开展排查,防止问题反弹,保障所有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对象,所有的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全部落实到位。
(三)抓好动态监测,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
2022年4月县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等8个部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的通知》,就发现动态监测人员及认定再次进行明确。自今年以来县级开展防返贫培训会议8次,集中督导2次,全县帮扶干部大走访排查活动2次,并建立行业部门预警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累计纳入动态监测户247户618人,并根据致贫原因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
(四)统筹使用衔接资金,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为顺利实施2022年项目,实施项目储备入库工作,反复论证,入库项目83个,预算资金1.96亿元。2022年上半年共收到上级各类衔接资金17898万元。根据各镇脱贫人口数量、上年度衔接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各镇填报的项目库,经过精心研判,分配各镇街项目资金15606万元,政策保障类资金2292万元。经专家组论证和评审,评选批复71个优质项目。不断加强项目实施建设管理,严格把关各镇街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设计、预算进行精准测算,协调财政对项目做出科学限价,指导镇街进行招投标工作。截止6月份,全县71个项目全部完成从了县级批复,并进行招投标。有近30个项目进入了施工阶段,为全年的项目完工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五)聚力有效衔接,极力打造宜居乡村建设。
一是扎实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重点打造卞桥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卞桥镇衔接推进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以“果蔬”生产,产业振兴为抓手,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计划总投资达到3亿元。目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梯度创建县级衔接推进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县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每镇街创建1个县级衔接推进区,每个衔接推进区包含8个左右村庄,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连线连片向全域全貌拓展。
二是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的基础上,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印发了《xx县2022年度村庄清洁行动春夏战役实施方案》《xx县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评比活动的实施方案》《xx县农村弱电线路和残垣断壁整治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县财政列支专项奖补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年内每季度开展现场评比活动,打分排名、通报先进、兑现奖补,多干多奖、不干要罚,激发了镇村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细则为遵循,以项目制为抓手,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三级联创”机制,年内重点打造4个省级(保太镇华家村、洼里村,卞桥镇南安靖村、前东庄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争创20个市级、5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按照两年的项目期,认真抓好2021年度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巩固提升。
四是继续巩固提升市级示范片区。2022年,继续巩固提升温水镇和武台镇两个市级示范片区,其中,武台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以“魅力桃花岭、风情葡萄沟”为主题,今年在继续抓好南部片区巩固提升的同时,重点对北部片区进行打造提升,确保美丽乡村整镇域全覆盖,全力打造武台镇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温水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花果泉乡、幸福温水”为总体定位,构建“一轴、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全力建设平原地区“可复制可借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继续抓好一下工作。
(一)继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进一步拓展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实行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继续落实政策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落实抓好“齐鲁富民贷”、“三无失能人员”、“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数据清洗”、“公益性岗位扩容提升”、“孝善养老”、“安享家园”、防寒温暖等工作,探索“平安如邑”防止返贫临时救助机制,筑牢大病救助保障防线。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守住不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
(三)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倒排工期明确项目开工日期,快速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规范和加强已建成项目运营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全部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确保资产登记准确规范,实现可盘点可核查。积极对接财政、国土等部门,按省市进度要求,逐个项目明确完工时限,加快2021年度项目收尾和2022年度项目建设。
(四)补齐短板,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力推进衔接片区建设。
将持续抓好2022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调度通报进展;巩固提升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压紧压实衔接推进区建设工作,打好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扎实开展现场评比活动,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XX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
一、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和动态监测帮扶。
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健全行业部门共享数据机制,建立村组网格12049个,定期排查农户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分户家庭子女条件等情况,动态清零问题。今年以来共识别标注边缘易致贫户22户9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3户12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5人。对3828户“三类户”共优化调整并落实帮扶措施1。1万条。综合适用“线上线下”两种手段,突出动态监测排查帮扶。县医保部门每月提供报补后支出较大户(脱贫户报补后支出大于5000元,一般农户报补后支出大于10000元)人员名单;公安部门每月提供交通事故人员信息;消防部门每月提供因火灾等意外事故户信息;残联部门每月提供新办理残疾证人员信息;民政部门每月提供新增低保人员信息;人社部门提供失业人员信息。县乡村振兴部门将以上信息进行整理(截至目前共计25549人),然后将名单反馈至乡镇,由乡镇入户核实,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二、持续抓实问题排查整改。
对照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2大类10个具体问题,认领2大类9个具体问题,明确10家责任单位和27条整改措施,针对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9个具体问题,明确了10个责任单位和29条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成效,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按照省市要求,6月份开展为期1月的集中排查活动,摸排发现的3302条问题全部清零。将7月份定为集中走访月,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11月份,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大提升”“五个一”活动,进一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和收入变化,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深入查找并有效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全面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扎实抓好重点工作落地。
三、持续强力推进资金项目。
实行半月一调度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实施。20XX年我县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项目118个,资金规模19。4亿元。目前,各级衔接资金到位47826万元,其中中央15069万元、省级11527万元、市级5730万元、县级15500万元。目前已支出44079。9万元,支出率92。1%。20XX年计划实施项目75个,批复项目75个,批复项目已开工75个,开工率为100%,已完工64个,完工率85。3%。
四、持续做好“四个衔接”。
一是政策衔接。下发《20XX年支持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的补充通知》,修订完善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将自种自养补贴对象扩大到“三类户”,让“三类户”也能享受到政策,增加“三类户”的收入,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满意度。将“一村一品”流转土地带贫奖补项目的对象扩大到脱贫攻坚期间培育的经营主体,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将带动务工对象扩大至“三类户”,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二是工作衔接。印发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和当前重点工作意见,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举措和时限,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三是队伍衔接。明确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书记为分管乡村振兴负责人,明确镇村扶贫专职干部直接转变为乡村振兴专职干部;10月份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及部门业务骨干授课,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职尽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四是督导衔接。在县乡村振兴局成立的第二天,着手起草制定《XX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方案》,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调度3次,召开4次县直部门及乡镇座谈会进行论证,正式文件于8月9日正式印发。目前,已完成第三季度考核。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3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一是聚焦思想引领,坚持工作一体推进。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两次亲临安徽视察时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20XX年,累计通过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干部学习培训会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20余次。始终坚持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坚决把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工作要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局党组根据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制定了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由赵英杰副局长具体分管、政策宣传组具体承办的组织体系,并确定政策宣传组组长为具体经办人员。
二是聚焦目标任务,坚决防范返贫致贫。建立“三项机制”防范返贫致贫。一是建立网格监测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累计建立2969个村组网格。今年以来,共识别监测对象8户18人,所有监测对象均已安排2名帮扶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74条。二是建立双向筛查预警机制,制定《X县县直部门防范返贫致贫双向筛查预警机制的实施办法》,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针对重大疾病、大额报销、中小学内有辍学、失业隐患等人群开展全面筛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针对帮扶,今年以来已发布预警信息502条。三是建立帮扶措施跟踪落实机制,针对脱贫户、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累计帮助10754户脱贫户,335户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9。7万余条,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
三是聚焦持续增收,持续推进政策落实。一是突出核心指标强保障。在医疗保障方面,持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对脱贫人口履约服务14511人次。严格落实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今年以来,全县脱贫人口享受综合医疗保障补偿94764人次,补偿金额4747万元。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加强贫困适龄儿童就读就学情况追踪,今年春季学期共资助全阶段困难家庭学生2633人,资金207。43万元。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XX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87户,现已全部竣工。在饮水安全方面,开展全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排查,未发现饮水不安全户。二是突出多措并举稳增收。制定出台我县20XX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提升行动有关方案,截至目前,验收通过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2744户,兑现奖补资金484。9万元。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和“五个一批”活动,帮助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务工就业。截至目前,脱贫人口务工9212人,边缘户人口务工227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是2020年的104。06%。三是突出社会帮扶惠民生。构建社会帮扶大格局,扎实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发布各类需求4552项,对接成功率100%。持续开展“我为脱贫户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全县3497名帮扶责任人共为脱贫户、监测对象办实事2。4万余件。积极做好消费帮扶,畅通脱贫户产销渠道,累计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产品263种,今年以来,重点产品销售金额达9亿元。
四是聚焦夯实基础,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强化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撑。通过“村村联建”等方式谋划推进199个扶贫项目,累计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9748万元。加快推进20XX年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进度,目前,累计拨付资金8934。04万元,拨付进度达91。65%。严格落实《X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全面梳理2015年以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涉及资金3。52亿元。二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出台《关于抓紧做好20XX年乡村振兴“两基”建设项目谋划的通知》,共谋划项目526个,总投资2。94亿元,其中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96个,总投资1。02亿元。投入1。2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5亿元启动西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完成34个示范村、22个提升村建设。三是持续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典型宣传,今年以来,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载我县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及经验做法1208条。
(二)存在问题。一是动态监测还不够深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防范返贫动态监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由于网格组建时间较短,村组网格员刚刚选聘到位,部分网格员文化水平较低,少数乡镇、村培训不到位,导致部分村组网格员业务水平不高,对一些标准和要求把握不够,在入户开展动态排查监测工作时,各类台账不是很完善。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上半年即将过完,展望未来,做好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xx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1148”发展思路,主抓“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这一主题,立足本部门专责职能,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自觉打牢政治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守住底线、抓好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的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好基础。现将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统领,强化党支部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我单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工作例会,安排部署党建工作任务。加强“3+1”理论武装体系学习,制定“学悟见创”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在理论学习上做实做透,在工作实效创新上发力。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2022年上半年召开了2次党支部委员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党支部书记为全体党员上“沂”起学理论党课2次,在“3+1”简报上投稿1篇,xx县扶贫办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建成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对3.4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进行帮扶。开展“三无失能”人口护理工作,通过10余次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确保“三无失能”人员能够得到正常的护理工作;继续持续雨露计划补助项目,为符合2021年秋季雨露计划的431人发放补助资金64.65万元,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预计6月30日前完成补助资金发放;并重点在关注困境老人、空巢寡居老人下足功夫,成功与济南励行公益服务中心对接开展“暖阳守护一对一”帮扶工程、与山东华爱基金会开展“安享家园为孤困老人安个家”安居公益项目。利用社会资源有序开展困境老人“暖阳守护一对一”帮扶工程,经过筛选,实施完成三批共85户,每户帮扶款900元,共计7.65万元,直接打款一本通账户;加强安享家园公益项目施工督导,6月30日前摸排户数200余户,完成施工100余家;实施开展县慈善总会孝善养老资金工作;继续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联合县人社局做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工作,2022年配套公益岗位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72万元,今年以来开发脱贫享受政策户、动态监测户公益岗位840人,每人每月增收600元,每年增收7200元;积极推进“齐鲁富民贷”产品实施,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投放贷款金额3067.06万元,涉及318户,位于全市前列;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结合大走访活动,各行业部门在本系统内组织开展责任落实“回头看”,聚焦重点村、紧盯监测户、瞄准脱贫户,围绕“三保障”、饮水安全、兜底政策落实、残疾人保障、老年人政策落实等重点任务,逐户开展排查,防止问题反弹,保障所有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对象,所有的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全部落实到位。
(三)抓好动态监测,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
2022年4月县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等8个部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的通知》,就发现动态监测人员及认定再次进行明确。自今年以来县级开展防返贫培训会议8次,集中督导2次,全县帮扶干部大走访排查活动2次,并建立行业部门预警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累计纳入动态监测户247户618人,并根据致贫原因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
(四)统筹使用衔接资金,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为顺利实施2022年项目,实施项目储备入库工作,反复论证,入库项目83个,预算资金1.96亿元。2022年上半年共收到上级各类衔接资金17898万元。根据各镇脱贫人口数量、上年度衔接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各镇填报的项目库,经过精心研判,分配各镇街项目资金15606万元,政策保障类资金2292万元。经专家组论证和评审,评选批复71个优质项目。不断加强项目实施建设管理,严格把关各镇街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设计、预算进行精准测算,协调财政对项目做出科学限价,指导镇街进行招投标工作。截止6月份,全县71个项目全部完成从了县级批复,并进行招投标。有近30个项目进入了施工阶段,为全年的项目完工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五)聚力有效衔接,极力打造宜居乡村建设。
一是扎实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重点打造卞桥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卞桥镇衔接推进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以“果蔬”生产,产业振兴为抓手,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计划总投资达到3亿元。目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梯度创建县级衔接推进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县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每镇街创建1个县级衔接推进区,每个衔接推进区包含8个左右村庄,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连线连片向全域全貌拓展。
二是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的基础上,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印发了《xx县2022年度村庄清洁行动春夏战役实施方案》《xx县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评比活动的实施方案》《xx县农村弱电线路和残垣断壁整治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县财政列支专项奖补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年内每季度开展现场评比活动,打分排名、通报先进、兑现奖补,多干多奖、不干要罚,激发了镇村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细则为遵循,以项目制为抓手,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三级联创”机制,年内重点打造4个省级(保太镇华家村、洼里村,卞桥镇南安靖村、前东庄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争创20个市级、5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按照两年的项目期,认真抓好2021年度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巩固提升。
四是继续巩固提升市级示范片区。2022年,继续巩固提升温水镇和武台镇两个市级示范片区,其中,武台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以“魅力桃花岭、风情葡萄沟”为主题,今年在继续抓好南部片区巩固提升的同时,重点对北部片区进行打造提升,确保美丽乡村整镇域全覆盖,全力打造武台镇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温水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花果泉乡、幸福温水”为总体定位,构建“一轴、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全力建设平原地区“可复制可借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继续抓好一下工作。
(一)继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进一步拓展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实行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继续落实政策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落实抓好“齐鲁富民贷”、“三无失能人员”、“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数据清洗”、“公益性岗位扩容提升”、“孝善养老”、“安享家园”、防寒温暖等工作,探索“平安如邑”防止返贫临时救助机制,筑牢大病救助保障防线。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守住不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
(三)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倒排工期明确项目开工日期,快速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规范和加强已建成项目运营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全部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确保资产登记准确规范,实现可盘点可核查。积极对接财政、国土等部门,按省市进度要求,逐个项目明确完工时限,加快2021年度项目收尾和2022年度项目建设。
(四)补齐短板,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力推进衔接片区建设。
将持续抓好2022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调度通报进展;巩固提升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压紧压实衔接推进区建设工作,打好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扎实开展现场评比活动,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XX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
一、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和动态监测帮扶。
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健全行业部门共享数据机制,建立村组网格12049个,定期排查农户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分户家庭子女条件等情况,动态清零问题。今年以来共识别标注边缘易致贫户22户9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3户12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5人。对3828户“三类户”共优化调整并落实帮扶措施1。1万条。综合适用“线上线下”两种手段,突出动态监测排查帮扶。县医保部门每月提供报补后支出较大户(脱贫户报补后支出大于5000元,一般农户报补后支出大于10000元)人员名单;公安部门每月提供交通事故人员信息;消防部门每月提供因火灾等意外事故户信息;残联部门每月提供新办理残疾证人员信息;民政部门每月提供新增低保人员信息;人社部门提供失业人员信息。县乡村振兴部门将以上信息进行整理(截至目前共计25549人),然后将名单反馈至乡镇,由乡镇入户核实,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二、持续抓实问题排查整改。
对照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2大类10个具体问题,认领2大类9个具体问题,明确10家责任单位和27条整改措施,针对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9个具体问题,明确了10个责任单位和29条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成效,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按照省市要求,6月份开展为期1月的集中排查活动,摸排发现的3302条问题全部清零。将7月份定为集中走访月,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11月份,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大提升”“五个一”活动,进一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和收入变化,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深入查找并有效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全面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扎实抓好重点工作落地。
三、持续强力推进资金项目。
实行半月一调度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实施。20XX年我县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项目118个,资金规模19。4亿元。目前,各级衔接资金到位47826万元,其中中央15069万元、省级11527万元、市级5730万元、县级15500万元。目前已支出44079。9万元,支出率92。1%。20XX年计划实施项目75个,批复项目75个,批复项目已开工75个,开工率为100%,已完工64个,完工率85。3%。
四、持续做好“四个衔接”。
一是政策衔接。下发《20XX年支持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的补充通知》,修订完善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将自种自养补贴对象扩大到“三类户”,让“三类户”也能享受到政策,增加“三类户”的收入,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满意度。将“一村一品”流转土地带贫奖补项目的对象扩大到脱贫攻坚期间培育的经营主体,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将带动务工对象扩大至“三类户”,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二是工作衔接。印发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和当前重点工作意见,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举措和时限,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三是队伍衔接。明确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书记为分管乡村振兴负责人,明确镇村扶贫专职干部直接转变为乡村振兴专职干部;10月份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及部门业务骨干授课,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职尽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四是督导衔接。在县乡村振兴局成立的第二天,着手起草制定《XX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方案》,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调度3次,召开4次县直部门及乡镇座谈会进行论证,正式文件于8月9日正式印发。目前,已完成第三季度考核。
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3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一是聚焦思想引领,坚持工作一体推进。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两次亲临安徽视察时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20XX年,累计通过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干部学习培训会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20余次。始终坚持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坚决把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工作要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局党组根据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制定了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由赵英杰副局长具体分管、政策宣传组具体承办的组织体系,并确定政策宣传组组长为具体经办人员。
二是聚焦目标任务,坚决防范返贫致贫。建立“三项机制”防范返贫致贫。一是建立网格监测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累计建立2969个村组网格。今年以来,共识别监测对象8户18人,所有监测对象均已安排2名帮扶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74条。二是建立双向筛查预警机制,制定《X县县直部门防范返贫致贫双向筛查预警机制的实施办法》,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针对重大疾病、大额报销、中小学内有辍学、失业隐患等人群开展全面筛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针对帮扶,今年以来已发布预警信息502条。三是建立帮扶措施跟踪落实机制,针对脱贫户、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累计帮助10754户脱贫户,335户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9。7万余条,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
三是聚焦持续增收,持续推进政策落实。一是突出核心指标强保障。在医疗保障方面,持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对脱贫人口履约服务14511人次。严格落实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今年以来,全县脱贫人口享受综合医疗保障补偿94764人次,补偿金额4747万元。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加强贫困适龄儿童就读就学情况追踪,今年春季学期共资助全阶段困难家庭学生2633人,资金207。43万元。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XX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87户,现已全部竣工。在饮水安全方面,开展全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排查,未发现饮水不安全户。二是突出多措并举稳增收。制定出台我县20XX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提升行动有关方案,截至目前,验收通过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2744户,兑现奖补资金484。9万元。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和“五个一批”活动,帮助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务工就业。截至目前,脱贫人口务工9212人,边缘户人口务工227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是2020年的104。06%。三是突出社会帮扶惠民生。构建社会帮扶大格局,扎实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发布各类需求4552项,对接成功率100%。持续开展“我为脱贫户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全县3497名帮扶责任人共为脱贫户、监测对象办实事2。4万余件。积极做好消费帮扶,畅通脱贫户产销渠道,累计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产品263种,今年以来,重点产品销售金额达9亿元。
四是聚焦夯实基础,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强化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撑。通过“村村联建”等方式谋划推进199个扶贫项目,累计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9748万元。加快推进20XX年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进度,目前,累计拨付资金8934。04万元,拨付进度达91。65%。严格落实《X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全面梳理2015年以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涉及资金3。52亿元。二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出台《关于抓紧做好20XX年乡村振兴“两基”建设项目谋划的通知》,共谋划项目526个,总投资2。94亿元,其中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96个,总投资1。02亿元。投入1。2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5亿元启动西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完成34个示范村、22个提升村建设。三是持续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典型宣传,今年以来,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载我县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及经验做法1208条。
(二)存在问题。一是动态监测还不够深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防范返贫动态监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由于网格组建时间较短,村组网格员刚刚选聘到位,部分网格员文化水平较低,少数乡镇、村培训不到位,导致部分村组网格员业务水平不高,对一些标准和要求把握不够,在入户开展动态排查监测工作时,各类台账不是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