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医联体医院合作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联体医院合作方案篇1
为全面落实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探究构建区域医疗 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校医院服 务水平,切实方便我校师生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我校 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深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打破机制体制壁垒, 不断提升我校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提升诊疗水平,有 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连续、 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2.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在校医院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 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校医院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逐步建 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015年上半年完成与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的医疗联合体组建 工作。
3.组建及管理
(1)组建方式。
校医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与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 建立契约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纵向合作。
(2)管理模式。
医联体所属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原来的隶属关系与投入 渠道坚持不变,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为连接纽带。医联体采用 理事会治理结构,理事会作为联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联合 体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机构、人员绩效考 核,效益、薪酬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理事会由XX省XX医院、XX 省XX医院、XX医院三方推举理事组成,设理事长1名(原则上由医 疗联合体牵头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必须报市级、区级卫生 行政部门备案后方能履行使命。
(3)使命分工。
1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承当对我校医院的管理指导、技 术扶持、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负责我校医院疑难危重疾病患者的 会诊、上转接收工作。
2我校医院承当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展开 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3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辖区医联体理事会的重要成员,履行监管职 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医联体提供各种政策支持。
4,工作内容
(1)统一规划发展,展开综合考评。在医联体理事会统一规划 下,按年度校准完善发展方向、按季度审核任务完成状况、按月度分 析运行效率指标。医联体理事会委托XX省XX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 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监测和通报,内容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水平、 运行效率、人员绩效等,考评结果作为医院绩效管理奖惩的重要依据。
(2)推行二、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团队到社区服务制度。XX省XX 医院、XX省XX医院的医疗专家、技术骨干组成医疗团队,确保天天 至少1 -3名专家在校医院坐诊,其工资待遇由所属医院承当,校医 院提供补助。
(3)医联体内人员合理流动。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XX 医院医师可依据工作必须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 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展开诊疗服务。
(4)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指导培训。XX省XX医院、XX省XX 医院要定期接受我院医务人员进行免费进修学习,积极推广学科指南 及临床路径,共同遵守统一的诊疗和操作规范,逐步实现疾病的规范 化、同质化诊疗,重点是各类慢性病防治技术。
(5)展开医联体人员的统一培训和考核。XX省XX医院对医联 体内人员统一组织展开医师定期考核及其他(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 范化、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6)医联体内展开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服务手段创 新。在二、三级医院展开预约诊疗服务基础上,搭建统一的预约诊疗 服务平台,提升更加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 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联体内扩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
(7)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按照病人自愿的原则, 展开医联体内的双向转诊工作,制定转诊规范与流程,建立转诊绿色 通道。
(8)对接医疗信息,推动院际协作。利用信息化资源,依托区 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疗协同信息系统,完成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 共享。积极组建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 医用消毒供应中心等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医疗服务必须求。
(9)理顺运行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做好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 合理分配取得的效益,可给予下沉专家一定的补贴。充分发挥单位与 个人的积极性,实现医联体的可继续发展。
5.运行机制
医疗联合体建成后,将确立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 赢、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1)资源共享。
1核心医院对联合体的各医院各种支持均是免费,.除了派专家 到我院坐诊,并协助我院展开检验、超声等临床检查,核心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对我院开放。
2上级医院负责组织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免费培训,逐步建 立基层医师参加核心医院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科研协作, 核心医院医师在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指导或兼任学科带头人机制。联合 体内学科间执行优势互补与合作,联合展开科研和教学,推动资源共 享。
3建立医疗联合体信息平台后,还可以实现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 息共享,强化联系和沟通,实现信息“联合体〞。基层医疗机构通过 医疗资源的统筹共享,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建 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确保可继续发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 行新机制。
〔2〕优势互补。
1上级医院对我院进行业务指导,执行各科专家天天轮换坐诊、 查房制度,还对我院的技术人才进行免费培养,定期参加核心医院的 病例讨论。医疗联合体可强化我院与上级医院的业务交流与技术协作, 还可解决我院技术力量不够的问题,提升我院质量管理、综合效益。 同时也可收治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病人和慢性病人,这样可以实现优 势专业互补。
2联合体内执行逐级转诊,以三级医院为轴心建立规范化双向转 诊渠道,设立统一的转诊预约平台,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简化双向转 诊流程。联合体内患者转诊执行免费接送,中心医院着重促进恢复期 患者下转,健全确保转诊后患者延续性诊疗的相关制度。
〔3〕互惠共赢。
为吸引更多社区居民首诊到联合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 诊,三级医院〔XX省XX医院〕专门设立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负责通 过技术输出与交流等方式,统一操作流程,规范诊疗行为,逐步提升 我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从 而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宏观效率。
〔4〕联动发展。
医疗联合体是区域内医疗机构以独立法人身份,以自主自愿为原 则,在联合体章程下,共同协作、共同发展的合作组织。探究患者分 级诊疗模式,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协作工作机制,是医疗联 合体的工作重点。联合体内所属医疗机构,在共同纲领框架下,以技 术、服务为纽带,互相协作,逐步建立组织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 机制,构建分层级、分阶段、功能完善、“预防、治疗、康复〞相结 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优化、规整了医疗资源。
6.机构设置
下面小编整理了医联体医院合作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联体医院合作方案篇1
为全面落实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探究构建区域医疗 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校医院服 务水平,切实方便我校师生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我校 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深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打破机制体制壁垒, 不断提升我校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提升诊疗水平,有 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连续、 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2.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在校医院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 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校医院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逐步建 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015年上半年完成与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的医疗联合体组建 工作。
3.组建及管理
(1)组建方式。
校医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与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 建立契约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纵向合作。
(2)管理模式。
医联体所属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原来的隶属关系与投入 渠道坚持不变,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为连接纽带。医联体采用 理事会治理结构,理事会作为联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联合 体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机构、人员绩效考 核,效益、薪酬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理事会由XX省XX医院、XX 省XX医院、XX医院三方推举理事组成,设理事长1名(原则上由医 疗联合体牵头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必须报市级、区级卫生 行政部门备案后方能履行使命。
(3)使命分工。
1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承当对我校医院的管理指导、技 术扶持、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负责我校医院疑难危重疾病患者的 会诊、上转接收工作。
2我校医院承当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展开 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3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辖区医联体理事会的重要成员,履行监管职 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医联体提供各种政策支持。
4,工作内容
(1)统一规划发展,展开综合考评。在医联体理事会统一规划 下,按年度校准完善发展方向、按季度审核任务完成状况、按月度分 析运行效率指标。医联体理事会委托XX省XX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 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监测和通报,内容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水平、 运行效率、人员绩效等,考评结果作为医院绩效管理奖惩的重要依据。
(2)推行二、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团队到社区服务制度。XX省XX 医院、XX省XX医院的医疗专家、技术骨干组成医疗团队,确保天天 至少1 -3名专家在校医院坐诊,其工资待遇由所属医院承当,校医 院提供补助。
(3)医联体内人员合理流动。XX省XX医院、XX省XX医院、XX 医院医师可依据工作必须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 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展开诊疗服务。
(4)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指导培训。XX省XX医院、XX省XX 医院要定期接受我院医务人员进行免费进修学习,积极推广学科指南 及临床路径,共同遵守统一的诊疗和操作规范,逐步实现疾病的规范 化、同质化诊疗,重点是各类慢性病防治技术。
(5)展开医联体人员的统一培训和考核。XX省XX医院对医联 体内人员统一组织展开医师定期考核及其他(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 范化、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6)医联体内展开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服务手段创 新。在二、三级医院展开预约诊疗服务基础上,搭建统一的预约诊疗 服务平台,提升更加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 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联体内扩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
(7)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按照病人自愿的原则, 展开医联体内的双向转诊工作,制定转诊规范与流程,建立转诊绿色 通道。
(8)对接医疗信息,推动院际协作。利用信息化资源,依托区 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疗协同信息系统,完成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 共享。积极组建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 医用消毒供应中心等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医疗服务必须求。
(9)理顺运行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做好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 合理分配取得的效益,可给予下沉专家一定的补贴。充分发挥单位与 个人的积极性,实现医联体的可继续发展。
5.运行机制
医疗联合体建成后,将确立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 赢、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1)资源共享。
1核心医院对联合体的各医院各种支持均是免费,.除了派专家 到我院坐诊,并协助我院展开检验、超声等临床检查,核心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对我院开放。
2上级医院负责组织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免费培训,逐步建 立基层医师参加核心医院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科研协作, 核心医院医师在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指导或兼任学科带头人机制。联合 体内学科间执行优势互补与合作,联合展开科研和教学,推动资源共 享。
3建立医疗联合体信息平台后,还可以实现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 息共享,强化联系和沟通,实现信息“联合体〞。基层医疗机构通过 医疗资源的统筹共享,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建 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确保可继续发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 行新机制。
〔2〕优势互补。
1上级医院对我院进行业务指导,执行各科专家天天轮换坐诊、 查房制度,还对我院的技术人才进行免费培养,定期参加核心医院的 病例讨论。医疗联合体可强化我院与上级医院的业务交流与技术协作, 还可解决我院技术力量不够的问题,提升我院质量管理、综合效益。 同时也可收治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病人和慢性病人,这样可以实现优 势专业互补。
2联合体内执行逐级转诊,以三级医院为轴心建立规范化双向转 诊渠道,设立统一的转诊预约平台,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简化双向转 诊流程。联合体内患者转诊执行免费接送,中心医院着重促进恢复期 患者下转,健全确保转诊后患者延续性诊疗的相关制度。
〔3〕互惠共赢。
为吸引更多社区居民首诊到联合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 诊,三级医院〔XX省XX医院〕专门设立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负责通 过技术输出与交流等方式,统一操作流程,规范诊疗行为,逐步提升 我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从 而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宏观效率。
〔4〕联动发展。
医疗联合体是区域内医疗机构以独立法人身份,以自主自愿为原 则,在联合体章程下,共同协作、共同发展的合作组织。探究患者分 级诊疗模式,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协作工作机制,是医疗联 合体的工作重点。联合体内所属医疗机构,在共同纲领框架下,以技 术、服务为纽带,互相协作,逐步建立组织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 机制,构建分层级、分阶段、功能完善、“预防、治疗、康复〞相结 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优化、规整了医疗资源。
6.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