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1
同志们:
XX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大决策。
从本人从事的教育工作情况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振兴农村教育,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融合起来。
一、农村落后的关键是教育发展滞后。
乡村振兴,是针对现阶段农业农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中的短板而言的。
相较于工业,农业落后最突出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相较于城市,农村落后最关键的是教育发展滞后。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导致人才资源单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制度,让农村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国现代化事业起步晚、底子薄、资源少,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并且以农业积累源源不断地投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从而导致农村区域发展相对滞后。
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速推进乡村发展尤为重要。
现阶段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而农村区域不仅没有高等教育资源,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也比较缺乏。
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则比较均衡,相当数量的名牌大学都建在小城市、小城镇,这是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实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战略规划,引导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优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向农村区域布局。
具体来说,可在部分县城以及一部分建制镇(包括一部分特色小镇),分别规划建设一所我国名牌大学的分校区、若干所名牌中小学的分校区。
同时,可按照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相关规定,引进国外名校合作办学,从而实现农村区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就我县实际情况来看,玉屏职校的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是做得很好的。
职校开设的“汽车应用与维修”就是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的专业项目,把优质教育资源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为培养我县优秀的的就业人员发挥着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引导城市人反哺农村
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治理等等,都需要人才,而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人口老龄化日趋凸显,城市人口特别是退休人员回流农村区域的需求日益强劲。
国家应制定实施引导城市人才回流农村计划,根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优先引导城市大中小学校教师和医护人员到农村去。
可设立“城市退休教师支持农村学校专项基金”“城市退休医务工作者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专项基金”,规定凡城市大中小学校退休优秀教师自愿服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退休优秀医务工作者自愿到农村乡村医院、卫生室工作的,给予一定的(一年10万元)津贴;凡参与此项计划两年以上者,可以在当地落户养老,由当地政府提供免费公寓住房。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加快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二是部分农村人口不再作为“农民工”长期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这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至关重要,对城乡融合发展也至关重要。
考虑到“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此项规划应当以优先满足城市人才回原籍农村的要求来安排,统一要求县级政府主动对从本地出去到城市工作的人才作出返乡安排。
现阶段城市知识分子大多来自农村,通常都有家乡情结,多年来到农村发挥余热而受到表彰的,也多是回原籍的人,比如教师中的XXX、XXX夫妇等。
干部及其他优秀人才退休返乡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
同时还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政策,为城市人才资源合法有序流向农村创造条件。
按照XXXX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规定,如果城市人才进入农村区域工作要以长期居住在农村为前提,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制度障碍。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城市人才反哺回流农村,迫切需要修订类似的法律和政策,让城市人才安心扎根农村。
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2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了全面巩固提升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确保坚决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xx市xx镇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精准举措、全程跟踪关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抓健全机制,在求“融”中凝聚脱贫攻坚共识。
首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镇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专门建立了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专项扶贫会议,坚决压实各级责任,建立了五级管理包保体系,对各级扶贫人员具体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明确,确保帮扶人员真正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帮困抓在手中。
抓关键举措,在求“实”中提升脱贫帮困质效。
一是着力促进低收入户增收,始终将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作为扶贫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增加收入,稳定脱贫:鼓励就业或自我创业;产业发展帮扶,提供劳动岗位;提供公益性岗位,去年提供了xxx个;加强政策兜底力度,提高补助标准,保障低保户、五保户的基本生活。
二是全力落实政策保障,在住房安全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持续做好跟踪,确保不返贫。
三是大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富民增收、巩固提升的重要措施,切实增强“造血”功能。
抓全程跟踪,在求“优”中强化防贫返贫监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1
同志们:
XX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大决策。
从本人从事的教育工作情况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振兴农村教育,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融合起来。
一、农村落后的关键是教育发展滞后。
乡村振兴,是针对现阶段农业农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中的短板而言的。
相较于工业,农业落后最突出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相较于城市,农村落后最关键的是教育发展滞后。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导致人才资源单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制度,让农村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国现代化事业起步晚、底子薄、资源少,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并且以农业积累源源不断地投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从而导致农村区域发展相对滞后。
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速推进乡村发展尤为重要。
现阶段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而农村区域不仅没有高等教育资源,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也比较缺乏。
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则比较均衡,相当数量的名牌大学都建在小城市、小城镇,这是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实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战略规划,引导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优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向农村区域布局。
具体来说,可在部分县城以及一部分建制镇(包括一部分特色小镇),分别规划建设一所我国名牌大学的分校区、若干所名牌中小学的分校区。
同时,可按照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相关规定,引进国外名校合作办学,从而实现农村区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就我县实际情况来看,玉屏职校的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是做得很好的。
职校开设的“汽车应用与维修”就是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的专业项目,把优质教育资源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为培养我县优秀的的就业人员发挥着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引导城市人反哺农村
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治理等等,都需要人才,而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人口老龄化日趋凸显,城市人口特别是退休人员回流农村区域的需求日益强劲。
国家应制定实施引导城市人才回流农村计划,根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优先引导城市大中小学校教师和医护人员到农村去。
可设立“城市退休教师支持农村学校专项基金”“城市退休医务工作者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专项基金”,规定凡城市大中小学校退休优秀教师自愿服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退休优秀医务工作者自愿到农村乡村医院、卫生室工作的,给予一定的(一年10万元)津贴;凡参与此项计划两年以上者,可以在当地落户养老,由当地政府提供免费公寓住房。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加快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二是部分农村人口不再作为“农民工”长期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这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至关重要,对城乡融合发展也至关重要。
考虑到“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此项规划应当以优先满足城市人才回原籍农村的要求来安排,统一要求县级政府主动对从本地出去到城市工作的人才作出返乡安排。
现阶段城市知识分子大多来自农村,通常都有家乡情结,多年来到农村发挥余热而受到表彰的,也多是回原籍的人,比如教师中的XXX、XXX夫妇等。
干部及其他优秀人才退休返乡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
同时还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政策,为城市人才资源合法有序流向农村创造条件。
按照XXXX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规定,如果城市人才进入农村区域工作要以长期居住在农村为前提,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制度障碍。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城市人才反哺回流农村,迫切需要修订类似的法律和政策,让城市人才安心扎根农村。
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2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了全面巩固提升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确保坚决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xx市xx镇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精准举措、全程跟踪关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抓健全机制,在求“融”中凝聚脱贫攻坚共识。
首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镇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专门建立了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专项扶贫会议,坚决压实各级责任,建立了五级管理包保体系,对各级扶贫人员具体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明确,确保帮扶人员真正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帮困抓在手中。
抓关键举措,在求“实”中提升脱贫帮困质效。
一是着力促进低收入户增收,始终将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作为扶贫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增加收入,稳定脱贫:鼓励就业或自我创业;产业发展帮扶,提供劳动岗位;提供公益性岗位,去年提供了xxx个;加强政策兜底力度,提高补助标准,保障低保户、五保户的基本生活。
二是全力落实政策保障,在住房安全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持续做好跟踪,确保不返贫。
三是大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富民增收、巩固提升的重要措施,切实增强“造血”功能。
抓全程跟踪,在求“优”中强化防贫返贫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