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知道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树立电信诈骗安全防范意识。
2.增强电信诈骗防范能力,避免个人财产受损,避免身边的人利益受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如何防范电信诈骗2.难点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启发引导、总结归纳教学过程:
一.导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学生也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群体。
为增强同学们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防电信诈骗相关知识。
二.展示教学目录1.什么是电信诈骗?2.电信诈骗易受骗人群3.电信诈骗的特点4.电信诈骗常见的形式、手段5.电信诈骗防范措施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电信诈骗易受骗人群从受害群体年龄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骗群体主要集中在90后和80后,分别占42.91%24.45%。
00后占17.80%,70后占11.99%;浙江省受害人年龄最大的为90岁,被嫌疑人冒充其孙子出车祸需要医药费诈骗;年龄最小的为8岁,因网购游戏礼包被诈骗。
3.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1)蔓延性大,发展很迅速(2)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3)形式集团化,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4.电信诈骗常见的形式、手段(1)
网络贷款诈骗案例:xx年年2月,X市李女士收到一条贷款信息,对处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她,仿佛雪中送炭般珍贵,于是迫不及待地下载注册“分期乐”App申请贷款1万元!随后李女士查看贷款进度,却显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放款失败,联系客服后,她按照对方要求又下载注册“如流”软件并添加“专员”,刚出龙潭又进虎穴,接下来,“专员”以改卡费、提现超时导致账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导致李女士损失27万余元后仍然未等到放款!最终,“专员”拒绝退还本金并以必须办理保险为由继续施骗引起李女士警觉……特别提醒:贷款请到银行等正规机构申办,切莫听信网上“低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凡是网络贷款需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2)刷单返利诈骗
案例:xx年1月,S市唐女士被拉入一兼职刷单微信群,群内自称客服的人员主动加了唐女士微信,忽悠唐女士向其提供的一网络博彩平台充值刷流水,并承诺只要根据客服提示操作肯定能赚钱。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唐女士下载了客服推送的App,并充值98元试水。
在客服提示下,唐女士果然赚了钱,98元变成了224元,并顺利提现。
接着,唐女士加大投入,又一次获利提现10488元。
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大,唐女士投入的本金也越来越多,直到累计充值108万元,准备将盈利的120万元全部提现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账户不能提现了。
唐女士连忙联系所谓的客服,却被拉黑,继而被踢出群。
特别提醒: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
切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3)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典型案例:xx年年11月,市民王小姐接到电话,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奶瓶有质量问题要给其退款,王小姐加了对方QQ后,对方发来一条链接,点开后页面显示为退款中心,并要求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余额等信息,在填完相关信息后,骗子跟王小姐索要手机收到的验证码,王小姐在提供验证码后发现银行卡内钱款被划走。
特别提醒:当有网络卖家或者客服主动联系为你办理退货退款时,一定要小心!
切记: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请登录官方购物网站办理退货退款,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4)
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案例:xx年年11月,L市薛某突然收到好友申请,对方自称县委书记,虽然感到诧异,但薛某还是通过了好友。
三四天后所谓的“书记”忽然与薛某联系,称朋友需资金周转,自己不便转账,希望通过其账户将一笔款转给朋友,后通过伪造转账凭证,谎称自己已经把钱转到薛某的账户,并催促薛某打钱给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薛某发现钱没到账,对方便声称银行到账有延迟,信以为真的薛某便将85万元转到了对方提供的账号。
事后薛某发现对方根本不是书记,自己遇上了“冒充领导诈骗”。
特别提醒: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微信、QQ。
等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切记:凡接到领导要求转账汇款或借钱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5)
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xx年年1月,T市的小天接到一个自称是“通信管理局”的电话,对方称小天的手机号涉嫌诈骗,之后转接到了“武汉市公安局”,“吴警官”对小天说:“诈骗团伙已落网,你名下的1个手机号和银行卡涉嫌诈骗,需要你配合调查,否则就要把你名下的资金全部冻结并逮捕你。
”小天听到这里已经吓坏了,赶忙按照对方指令下载了一款名为“quick-support”的木马软件,并将自己名下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
当自己银行卡内的37.3万元被转走后,小天还对对方的身份深信不疑,一直等“国家安全账户”返还自己的资金,直到给家人讲述之后,才恍然大悟上当受骗了。
1.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破财消灾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机票诈骗,冒充军人、武警订购物资诈骗。
2.短信类诈骗:中奖短信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引诱汇款诈骗,发送携带木马链接的内容短信诈骗。
3.网络类诈骗:利用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购买基金诈骗,“网购”诈骗。
除上述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外,还有复制手机卡诈骗、二维码诈骗、虚假婚恋网站诈骗、高薪招聘、低价购物、网络购物等其他诈骗手段。
遇有上述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
让我们行动起来,警民携手,共防诈骗!
三、班会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校园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3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防范新型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二、背景分析
随着科技日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新兴的犯罪手段也随之诞生,电信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被骗的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块、几百块,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让我们防不胜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
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犯罪证据。
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
而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
加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电话类诈骗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藏毒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嫖娼被抓、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
骗子冒充“黑社会”,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预防诈骗的方法为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
(2)不贪利:要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
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据公安机关所作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者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因此,女学生要格外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