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做事是需要进行计划的,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应该做好防控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2疫情期间会议接待方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22疫情期间会议接待方案精选范文1
为全面做好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保证会议顺利召开,根据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关于印发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引的通知》(苏防控防指〔2021〕4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会前防控工作
1.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含媒体人员、驾驶员等,下同)和服务人员(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工作人员,下同),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采取自查自报、疫情防控联络员上报的方式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填写《健康监测记录表》(附件1)。如会前14天内有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至少间隔24小时)和其他传染病后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会前21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1天内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入境未满56天、“苏康码”和“行程卡”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如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不得参加会议。
对2022年1月31日后有苏州市工业园区、吴中区、姑苏区、吴江区等县区(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县区范围)旅居史且返淮不足7天的人员不得参会;有苏州市其他县区旅居史的人员,自接到预备通知之日起即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会前48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无异常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无特殊情况,会前14天内不得离开淮安,不得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活动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确需离开淮安的,须经市政协办公室报大会秘书处同意后方可离开,返淮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在《健康承诺书》(附件2)中“需要申报的其他情况”栏注明。
各县区政协、委员小组、工作组、住地办事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各确定1名疫情防控联络员。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县区政协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县区参会人员(报到后转由所属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各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小组参会人员、各工作组和住地办事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组工作人员、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服务人员会前每日健康监测、离淮情况的报送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报到前分别收集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健康承诺书》和《健康监测记录表》,并进行检查核验,如有异常应及时向现场防疫保障人员报告,没有报告异常的视为参会人员健康监测情况一切正常。所有材料由会务组留档。
2.疫苗接种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原则上均应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也应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3.核酸检测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参会或参与会务工作。
各县区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会前48小时内在当地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后即进行封闭管理,并闭环转运至住地宾馆。
市直及市外参会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在指定地点采样,由疫情防控组负责。
4.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封闭管理
会议定点住地宾馆实施封闭管理或部分区域封闭管理;如实施区域封闭管理,必须设置会议专用的通道、电梯、餐厅、卫生间等,工作人员应当固定并封闭管理。市大剧院在会议期间实行封闭管理,除市人代会和市政协会相关会议外,不举办其他活动。
5.物资准备
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均要设置专用防疫物资储备间,并至少配备二级防护包5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空气消毒剂(二氧化氯500g或过氧化氢10L等),超低容量喷雾器1台等。同时,储备足量的医用外科口罩、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干抽纸。
(1)客房:疫情防控组为每个入住房间准备1份《疫情防控告知书》(附件3)、大会秘书处为每个入住人员准备1个卫生防疫包(包括医用外科口罩10只、可随身携带的含75%酒精小瓶免洗手消毒剂1支、消毒湿巾1包、水银体温计1支、创可贴1盒),上述物品由住地宾馆放置到位。
(2)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入口处: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配备自动体温检测仪(人员出入的入口均应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消毒湿巾5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3)会场及餐厅入口处:由市大剧院和住地宾馆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4瓶、消毒湿巾10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4)公共卫生间: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一个公共卫生间配备足量洗手液和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并及时补充。
(5)电梯: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个电梯轿厢配备干抽纸1盒、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并及时补充。
(6)临时隔离室: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各设置1间隔离室,供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应急隔离使用。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为每间隔离室配备二级防护包10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配备检查床1张、水银体温计2支、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外。医疗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和器具在会议现场进行保障。
(7)车辆:行政后勤组在每辆车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并及时补充。
6.会议场所的通风消毒
会议前1天,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洁消杀;对卫生间、电梯间、其他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水龙头、桌面、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一次集中预防性全面消毒。
7.会议用车的防疫要求
会议前1天,行政后勤组组织对会议所有使用车辆进行一次消毒,并通风至少30分钟。消毒后的车辆须闭环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8.人员培训和现场指导
疫情防控组组织对各疫情防控联络员、住地宾馆工作人员、住地医疗卫生人员及场内外核酸采样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对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系列督查指导。
9.疫情监测和风险研判
疫情防控组每日跟踪国际和国内新冠疫情态势,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研判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会议期间的防控措施
1.住地宾馆报到管理
报到时,各住地宾馆应对所有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核验“苏康码”和“行程卡”。
各疫情防控联络员向宾馆驻点防疫人员提交《健康管理汇总表》(附件4)和《核酸检测情况汇总表》(附件5)。
镇人代会会议会场、全体参会人员、工作人员。
三、工作内容
(一)会前准备。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对人代会参会代表、工作人员等所有参会人员(以下统称参会人员)进行健康筛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会前一周由疫情防控工作组对未曾外出浙江省外的参会人员“健康码”状态进行排查,名单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提供。会前14天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对因出差浙江省外或省外返乡参会人员进行排查,并对会前14天有返还的参会人员落实健康监测工作,包括要求参会人员报到前14天起每日早晚(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下)温度,自我观察有无寒战、咳嗽等疑似症状,如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传染病后方可参会。对会前14天有浙江省外返还的参会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向大会工作组提供到达日前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或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方可参会;对无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外出返回参会人员需第一时间前往县综合服务点(设在雄风山庄)进行核酸检测;对境外返回人员要全程完成“14+7+7”健康管理措施(集中隔离14天后,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后方可参会。
无浙江省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应于会前如实填写《健康申报承诺书》,对有浙江省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需完整填写《健康申报表》并签字。有以下任何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得参会:
(1)参会前14天有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行史和居住史,或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未按照相关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满14天的;
(2)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
(3)无法出示会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的,或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
(4)每日健康监测中发现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会议报到前未排除传染病或仍存在身体不适症状的;
(5)健康码非绿码,且无法排除异常情况的。
(二)物资和场所准备。
会场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测温枪、消毒药械、口罩、手套、洗手液、干手纸、垃圾桶等。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液,随时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场在会议前一天完成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会场、设置临时观察室,指定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宣传引导。
在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会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循“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规范,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会议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在会场设立监督岗,防止人员聚集并劝导参会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好相关防疫措施。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人员健康要求。
1.健康监测。在会场入口验码测温点对所有人员检查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持“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者方可入内。会议期间,工作组要密切关注代表委员的健康状况,发现参会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报告驻会医务卫生保障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进行隔离、治疗、调查等相关措施。
2.加强防护。会议期间除主席台外,全部参会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主席台座位保持0.8-1米距离,主席台人员会议期间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做好手消毒,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提高防护等级。
(二)会议场所卫生要求。
1.会场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采用开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
2.会议场所使用后进行消毒。场所在消毒完毕经彻底通风和擦拭后可重新投入使用。加强公共休息区等部位的消毒工作。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3.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并明确标志。
(三)空调使用要求。
启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周围环境必须清洁。
三、应急处置
会议期间,会场派驻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配备必要的卫生防疫物资,负责指导会场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紧急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医院县第一医院开通应急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有需求的与会人员及时得到有效医疗服务。
如在会场发现异常情况,按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大佳何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叶亦健同志任组长,伍正明、林伟娇、葛斐嫣同志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协调镇“人代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2022疫情期间会议接待方案精选范文3
为科学、安全、有序做好阳泉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盂县分会场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防控制疫情发生和扩散,保障参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会议顺利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阳泉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盂县分会场期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医疗保障等工作。
二、会议时间
会议定于20xx年2月22日上午8:00--10:00报到,23日上午开幕,25日上午闭幕,会期3天半。
三、会议地点、医疗保障服务单位
盂县政府西二楼视频会议室盂县人民医院
四、组织管理
(一)综合协调、应急处置组
组长: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