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复复,疫情防控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工地防疫会议记录内容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地防疫会议记录内容精选1
2月16日上午9点,建设管理中心召开工地推进会,专题研究工地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总务部副部长兼建设管理中心主任马柯,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宋亚林,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孔伟,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工程监理、总包及各分包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建设主管部门及我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启动工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工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组,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报送和防疫宣传制度,要求各项目部切实做好口罩、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应对物资准备,配置必要的临时隔离宿舍。
会议强调,各项目部要严格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认真执行和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方案和复工准备期间及复工后的各项工作预案,尽快、安全、有序做好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工作。
副部长兼建设管理中心主任马柯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关键举措,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决执行上级和学校决策部署,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工地疫情应对防控到位。
二是要细化复工过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复工前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编制防控方案、严格信息告知、强化组织动员、加强健康排查、做好物资准备等;严格复工后疫情管控,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监测及报告制度、实施工地封闭管理、强化宿舍及食堂管理、科学佩戴防护用品、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应急工作机制等;严格复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核,严格落实“五个必须”。
三是要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工作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采取务实管用的硬举措,坚决扛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重监管责任。
对发现未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存在防疫措施不到位、未落实实名制管理、未登记人员信息、未配备防护用品、未开展防疫和安全生产教育等情形的项目部,将依法处罚并上报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会议还研究了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工程工地复工期间疫情防控的难点问题和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
工地防疫会议记录内容精选2
为了切实做好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项目现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的能力,减轻、消除肺炎疫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
现特制定疫情防控及消杀方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疫情。
一、工作原则
1、现场封闭管理原则:施工现场在生产期间关闭所有大门,只开放实名制通道。
2、“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项目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在陕西省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未解除以前杜绝非XXX地区务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场内务工人员无特殊跨生产区流动。
3、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测温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4、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落实建筑工地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现场防控工作
1、全员实名制登记及健康排查制度
排查施工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实名制通道建立检查岗,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进行测温,消毒,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
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劳务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温度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一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2、工地按照防疫要求,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全体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对办公、宿舍、卫生间等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
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门禁保安室、施工电梯、室内电梯等公共区域每日早、中、晚进行三次75°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1:100比例)喷雾消毒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办公室、卫生间每日进行不少于2次的通风工作,每次通风工作不少于30分钟;卫生间洗手处必须摆放洗手液,宣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
办公区、生活区各设置临时隔离房间一个,每日进行消毒,留作应急使用。
3、防疫宣贯及个人防护制度
对管理人员、劳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贯、普及,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人员防疫期间的个人行为、作业行为、班前、班后行为,做到人人懂防疫,人人在防疫。
佩戴口罩常态化,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和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需要佩戴口罩。
二是施工区域管理。
根据施工进度和作业实际,科学、合理组织人员进场作业、划分人员密集作业区域和非人员密集作业区域,在人员密集作业区域施工的人员须佩戴口罩。
三是集中办公区域管理。
应保持办公区域(含会议室)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办公室、会议室地面、桌椅、台面、电脑、电话、开关、门把手清洁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
四是集体宿舍管理。
保持宿舍通风每天应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每天清洁宿舍内地面、墙壁、床桌、椅、台面、门把手等。
五是食堂管理。
保持食堂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餐具要通过煮沸消毒或利用消毒碗柜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食堂人员处理食物,特别是处理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前要注意佩戴口罩和清洁双手,食物要烧熟煮透。
六是公共卫生间管理。
要保持公共卫生间空气流通、干燥、无积水,保持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可用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洗手盆、坐便器或便池及周边、水龙头、门把手等,并用清水清洗。
拖布、抹布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我区冬春季具有天气干燥寒冷等特点,消毒消杀工作应认真及时,并注意防火安全。
(三)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加工区显著位置,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
建筑工地项目部编制预防新冠肺炎防控教育材料,组织开展对建筑工人的疫情防控教育,积极引导从业人员和来访人员自觉做好防疫措施,坚决筑牢“防疫墙”。
(四)加强防疫物品储备及人员配备。
工地必须配备足够的医疗测温枪、口罩、“84”消毒液、75度乙醇消毒液、消毒用喷雾器、防疫药品等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
施工人员数量配备满足防疫工作需要的卫生员、保安人员和值班人员。
(五)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措施。
施工现场严格实行全封闭围挡。
对暂时无使用需要的出入口采取有效措施封闭到位:出入实行登记管理,进场人员必须落实好戴口置、测体温、扫健康码;工地食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炊事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并持证上岗,严把食材采购、储存关口。
(六)高效应急响应。
发现新冠疑似病例,立即引导病例隔离,并及时上报属地疾控、卫健和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转运,并限制人员流动,做好受影响人员心理疏导,不传谣,落实舆情管控及后勤保障措施。
做到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高效迅速反应。
同时各地要适时组织舆情防控实战实操应急演练。
工地防疫会议记录内容精选4
2月15日下午,公司在办公大楼19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宿迁市委书记张XX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对公司复工防疫工作再部署、再落实。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XX,党委副书记、总裁钟XX出席会议。
就复工防疫工作,XX围绕“四个进一步”进行再部署、再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要落实好省、市有关防控工作要求,深刻领会张爱军书记讲话精神,全面部署,落实安排,提高认识,敲响警钟,所有人员要紧绷防疫防控这根“弦”。
二是进一步提高防控等级。
要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对于防控工作,各条线、各基地、各部门要严正以待,全面细化落实应急预案,把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针对特殊情况,要制定特别行动预案,确保步骤和措施具体明确,妥善应对。
三是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
要压实责任,各条线、各基地、各部门要把防控工作落小落细落实,所有工作要进入战时状态,确保复工顺利达产达效,同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四是进一步提高全局意识。
要站在宿迁经济工作的全局来看待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广泛收集信息,提出前瞻性建议,抓住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