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案的编写是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借鉴。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实际情景,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特色设计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一、导入

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46+50×[(900-90)÷9]

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教学实施

(一)出示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

4、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板书综合算式。

5、分析运算顺序。

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学生试算,两人板演。

7、全班交流订正。

8、思考:在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提问:6楼到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层楼的高度?(多找几个学生来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寻找出最好的解题策略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

2、教材第35页第9,10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2

教学⽬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法,能⽤数对表⽰物体的位置。

2.使学⽣能在⽅格纸上⽤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数对表⽰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数对表⽰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的顺序。

⼀、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8分)

1、出⽰⼝算题,1分钟,并校正题⽬。

2、⼩结学⽣所提问题,并指名⼝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分之⼏”改为“百分之⼏”,引学⽣分析、解答。

4、⼩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新课,揭⽰⽬标。

6、⼝算⽐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做对的题⽬占总题数的⼏分之⼏?做错的题⽬占总题数的⼏分之⼏?)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较:“求⼀个数是另⼀个数的⼏分之⼏”与“求⼀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些⽣活中的百分率,明确⽬标,进⼊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设问导读(9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以4⼈⼩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_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5分)

1、在展⽰台上展⽰学⽣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认真计算,并对学⽣进⾏思想教育。

①⽣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14分)

1、指名⼝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道题都要让学⽣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问题,指导学⽣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较,⼤⼩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圆柱的表面积.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