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2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
今年5月12日,是第__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自救互救能力,培养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校决定明天课间操时间开展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届时各相关人员以学校防空警报为信号,组织学生开展演练活动。方案如下:
一.演练安排
1.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内容: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
3.演练时间:20__年5月12日课间操
4.演练主题:常备不懈、警钟长鸣、有效减轻地震伤亡
二.演练步骤:
地震应急避险:第一次防空警报鸣响后,组织学生双手抱头躲到桌底进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一楼班级警报响后马上撤到操场)
紧急疏散:第二次防空警报鸣响后,二楼以上(含二楼)班级马上组织学生双手护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清点人数,安抚教育:全体人员迅速有序疏散到操场,各班主任清点人数,进行安抚教育。
总指挥总结,再次强化安全意识。
三.演练注意事项:
(1)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动作灵敏、规范,禁止冲撞、推拉、拥挤;
(3)按规定路线疏散,注意相让;
(4)师生穿平底鞋;
(5)熟记地震逃生口诀:一躲二撤三抱头,迅速相让敏如猴。
2、参演师生8:20前到位,要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现场摄像:
广播调控:
(二)楼梯及楼道安排:
①号楼
1号楼东梯口:
②号楼:
东面梯口:
③号楼:
梯口:
④号楼:
梯口:
⑤号楼:
南梯口:
校门口:
(三)救护人员:
(四)新闻报道组:
今年5月12日,我们将迎来第__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培养正确的逃生技能,以便能够应对突发灾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学校决定在明天的课间操时间举行地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在活动中,所有相关人员将根据学校防空警报的信号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演练安排
1.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内容:地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
3.演练时间:20__年5月12日课间操
4.演练主题:常备不懈,警钟长鸣,有效减轻地震伤亡
二、演练步骤:
地震应急避险:第一次防空警报鸣响后,组织学生双手抱头躲到桌子下进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一楼班级在警报响后立即撤到操场)
紧急疏散:第二次防空警报鸣响后,二楼及以上班级立即组织学生双手护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清点人数,安抚教育:全体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到操场,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并进行安抚教育。
总指挥总结,再次强化安全意识。
三、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前,班主任要强调以下安全教育内容:
(1)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动作要灵敏、规范,禁止冲撞、推拉和拥挤;
(3)按照规定的路线疏散,注意相互让行;
(4)师生应穿平底鞋;
(5)熟记地震逃生口诀:一躲二撤三抱头,迅速让行,敏捷如猴。
2.参与演练的师生应在8:20之前到达指定地点,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安全演练活动。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现场摄像:
广播调控:
(二)楼梯及楼道安排:
①号楼:
1号楼东梯口:
②号楼:
东面梯口:
③号楼:
梯口:
④号楼:
梯口:
⑤号楼:
南梯口:
校门口:
(三)救护人员:
(四)新闻报道组: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逃生,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必要的演练,检测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检验反应能力,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二、防震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__
副总指挥:
__
成员:
各班班主任及所有任课老师
三、演练对象
__学校全体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__年x月x日下午
五、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全校师生在教室里(同时教育学生在课间发生地震怎么办),遇到突发较强的地震时(演练时以学校报警信号为准)。
六、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动作要领:
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发生地震,无法逃生时,应要求就地避震,迅速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有可能找一本大的书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可以逃生时,教师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安全撤离。
(3)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疏散前的注意事项:
(2)安全方面
地震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3)演练结束后学生有序回到各自的教室并及时总结。
3.演练行动步骤:
第一次:每班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地震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
第二次:全班同学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
4.正式演练
第一步:(发生地震)
(1)总指挥宣布新村小学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现在开始。按警报器。
(2)宣传小组利用广播:“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同学们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教室,由班主任或上课老师带领下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
第二步:(准备撤离)
教师看情况喊:“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学生按小组迅速出座位站在课桌旁成一路纵队(3、4组面向后排队,最前面的同学迅速把后排的课桌凳前移,打开通道,便于撤离),撤离时1、2组直接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前门出,3、4组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后门出,出门后再合并成一路纵队同另一个班级行成两路纵队迅速下楼,一楼学生按上述方式直接逃离到操场到指定地点并蹲下。(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大操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七、演练结束(总结)
各小组向总指挥回报情况,总指挥宣布:“事故已经排除,险情已经结束,下面我宣布新村小学学生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八、特别提醒:
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九、应急小组:
1.班级疏散小组:各班班主任和各班教师。
职责:分别到各班级,相互协助(逃生时德育导师在前,班主任在后),负责:
(1)带领学生逃生;
(2)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3)及时向统计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2.宣传小组:__
__(摄影、摄像)
__(广播)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3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并实施地震应急演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介绍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机构和职责、避险区与安全区的设立以及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步骤和要求。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演练指挥组
为了保证地震应急演练的顺利进行,需要设立应急演练指挥组。该指挥组由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演练方案、组织演练活动、指挥演练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等。
(二)应急演练指挥组职责分工
应急演练指挥组的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和职责进行分工。其中,领导负责总体指导,安全人员负责安全检查和疏导,医护人员负责伤员救治,公关人员负责与外界的沟通和信息发布等。
三、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与安全区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障人员的安全,需要设立避险区和安全区。
1、避险区:避险区包括洗手间、卫生间以及每间房间靠内的墙角。这些地方具有较好的结构和稳定性,可以提供较好的避震效果。
2、安全区:安全区是办公楼前广场的空旷区域。这个区域没有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可以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
3、疏散路线:在地震发生后,人员应按照疏散路线进行撤离。一般来说,先从低层开始,然后逐渐向高层疏散。同时,贴近楼梯可以更快地撤离。
四、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
(一)演练地点、内容与范围
地震应急演练可以在各类建筑物中进行,包括办公楼、学校、商场等。演练内容包括地震警报的发出、人员避震、疏散准备以及演练结束后的返回工作岗位等。演练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演练程序
1、演练组长发出演练启动指令,开始演练活动。
2、信号源发出“地震警报”的第一声信号,提醒人员地震即将发生。
3、人员立即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就地避震,保护头部和身体。
4、约过去1分钟后,信号源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提醒人员做好疏散准备。
5、根据疏散路线,人员有序地撤离,保持队列,避免拥挤。
6、演练结束后,领导组组长发布演练结束指令,人员有序返回工作岗位。
(三)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疏散避险能力。在演练过程中,应注意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同时,演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演练结束
地震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备日后发生地震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4
一、时间
20__年__月__日下午演练总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
二、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学生熟悉学校的紧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和消防设施,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的方法,学会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的问题以利整改,提高学校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组职责:
总指挥:负责整个演练活动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疏散分指挥: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疏散活动。
救护组人员:负责伤员的急救和疏散。
操场站队秩序:负责指导学生在操场上集结和站队。
火点扑救:负责进行火灾扑救工作。
切断总电源:负责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
楼梯疏散老师职责:负责指导和帮助学生安全疏散。
1.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是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发生。
2.检查本楼层,看是否有受伤的学生或困在教室的学生,清场后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四、疏散负责人安排
1.各楼梯口安全负责人员:负责指导和协调楼梯口的疏散工作。
2.教室指挥: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3.操场巡视:负责在操场上巡视,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各班级疏散通道走向安排:
左楼梯口:六(3)、六(1)、一、学前、三、二
右楼梯口:六(2)、六(4)、五(1)、五(2)
各班级疏散集合点:操场就近站队
六、紧急疏散原则及演练要求:
(一)原则
1.快慢结合:在疏散过程中要快速行动,但在进入楼梯或拐弯时要慢下来,确保安全。
2.就近:学生要尽可能靠近出口,避免拥挤和混乱,老师要帮助学生维持秩序。
3.避让:学生在疏散过程中要避免拥挤和推搡,老师要避让学生,确保他们的安全。
4.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平时上课时为科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的疏散工作。
(二)演练要求
1.疏散负责人各负其责,确保学生的安全疏散。
2.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线。在演练前要安排好本班学生的疏散顺序:从靠班级门口的小组开始有秩序疏散。
3.班主任(科任教师)听到紧急疏散警报,第一时间内赶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不得脱岗,不得在第一时间离岗。
4.学生在撤离疏散时,要弯腰低头,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迅速撤离。
5.学生在疏散撤离时,要有序进行,动作要迅速,始终要保持肃静,途中切记不可拥挤,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安全撤离到操场。
七、疏散步骤
临时指挥点: 操场
1.烟起听到警报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在走廊上排成二路纵队(女生一队 男生一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至操场。
2.各班有序撤离楼道(安全通道),到操场站队集合。按就近原则,离火情最近处最先撤离。
3.班主任紧跟在全班学生疏散队伍之后;各楼指挥和各楼梯口负责人跟在各楼学生疏散队伍之后,随时处理偶发事故。
4.安全撤离到操场后,班主任要立即清点人数清点后要把班级情况报告给总指挥。
八、要求:
1、请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方案的学习,全程预练过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随,确保学生安全。
2、注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弯字形逃生,通知每个同学带一块干净的毛巾。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5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提高我校师生员工在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能力,同时也旨在提高宿舍管理人员在火灾状态下的应急疏散能力。
二、演练时间、地点:
演练将于20__年11月24日14时30分至15时30分在东校区8、9号学生宿舍举行(若遇下雨天,则会另行安排活动)。
演练会场将设在东校区7、8号学生宿舍之间的场地。
三、参加演练及观摩人员:
(一)参加演练人员:东校区8、9号学生宿舍的全体学生,以及相关院系的管理人员、辅导员和宿舍管理人员。
(二)观摩人员:未参加演练的院系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消防志愿者。
四、组织领导及其工作职责:
(一)成立长江大学消防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对此次消防演练工作的筹划、协调及其他工作部署。
(二)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小组。
1、指挥协调工作小组:
组长:消防支队领导1人、钟国汉。
组员:xx
职责:
(1)在演练前10分钟,由消防支队领导进行现场指导,讲解火场逃生的注意事项。
(2)指挥演练的各个环节,依据拟定方案宣布“演练开始”和“演练结束”。
(3)及时指导处理演练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2、宣传、组织动员小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1)负责此次疏散演练的前期宣传,要求学生在疏散演练过程中积极配合,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负责组织动员宿舍内学生及相关班级辅导员参加演练活动。
下面小编整理了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2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
今年5月12日,是第__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自救互救能力,培养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校决定明天课间操时间开展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届时各相关人员以学校防空警报为信号,组织学生开展演练活动。方案如下:
一.演练安排
1.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内容: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
3.演练时间:20__年5月12日课间操
4.演练主题:常备不懈、警钟长鸣、有效减轻地震伤亡
二.演练步骤:
地震应急避险:第一次防空警报鸣响后,组织学生双手抱头躲到桌底进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一楼班级警报响后马上撤到操场)
紧急疏散:第二次防空警报鸣响后,二楼以上(含二楼)班级马上组织学生双手护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清点人数,安抚教育:全体人员迅速有序疏散到操场,各班主任清点人数,进行安抚教育。
总指挥总结,再次强化安全意识。
三.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前班主任强调安全教育:
(1)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动作灵敏、规范,禁止冲撞、推拉、拥挤;
(3)按规定路线疏散,注意相让;
(4)师生穿平底鞋;
(5)熟记地震逃生口诀:一躲二撤三抱头,迅速相让敏如猴。
2、参演师生8:20前到位,要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现场摄像:
广播调控:
(二)楼梯及楼道安排:
①号楼
1号楼东梯口:
②号楼:
东面梯口:
③号楼:
梯口:
④号楼:
梯口:
⑤号楼:
南梯口:
校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