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过期药品自查整改报告范本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针对日前曝出的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使用过期药品的事件,检验科全体医务人员也进行了反思,科主任和质量负责人对科内物品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自查情况:
1、检验科涉及到的主要用消毒卫生用品、一次性耗材、各类试剂等。均为基装设备科统一采购,卫材库领取,科内库房保管。
2、科内物品领取在HIS系统内线上申请,出库单随行,使用前有领用人登记数量、效期、余量等信息。科内科主任和库管员定期进行数量和效期的盘查。
3、结果自查,检验科内部无过期的消毒卫生用品、一次性耗材、试剂等。
存在的问题:
检验科内部信息系统(LIS系统)无相应的试剂管理软件,无法实时追踪试剂动态,还需要人工定期盘查,无法做到动态管理,存在出现过期用品不能及时发现的隐患。
整改措施:
1、科内加强学习,确保医疗安全。
2、检验科已向院办公会提交议题,申请升级LIS系统,增加试剂库房管理软件,实现条码式动态管理,随时追踪用量和效期,确保不缺货、不浪费、不出现过期物品。
3、库房物品摆放时,效期近的摆放在前端,优先使用,科主任和库管员随时检查,绝不让过期物品出现在诊疗活动中。
药房过期药品分析报告XXXX年XX月药房药品过期分析报告根据年2月门诊、病区药房药品过期目录表分析,得出药品出现过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平时少用,但又不得不备的药品。这类药品通常使用量小,医院相对购进量也少,多因用不完又不能退回供货公司而造成过期报损且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使反复过期报损,医院也不能短缺。
二、由于临床用药_惯改变而造成报损。一般来说,临床医师的用药_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但医师在某些药品上的用药_惯,其改变机率却较大,这类药品主要有抗微生物及循环系统用药,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这两类药品种类较多,临床选择性较大;
2当一种药物临床效果较好时往往使用量都很大,药剂科药品采购员应该根据临床使用而计划的购买量相应也较大。例如像-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减少临床因药品批次变动而做皮试的工作,每一批号的购买量都较大,一旦由于不良反应发生或抗菌药物出现耐药等因素,临床上就会大幅度减少该药的使用,如果处理不及时,最终极有可能造成库存药品过期报损。过期报损的原因主要就是临床用药_惯发生变化后最终未能用完的少量药品。
三、由于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不必要的报损有以下几个因素:
1、未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贮存、调配药品造成远效期药品先用完而近效期药品留存下来,导致最后过期报损。
2、住院药房与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未能及时调换,一般来说住院药房使用注射剂的比例较高而门诊药房使用口服剂型的比例较高,如果是住院药房出现了近效期的口服制剂,应该及时调出到门诊药房使用,以避免造成过期报损,同样,门诊药房的近效期注射剂应及时调入到住院药房使用。
3、专科用药近效期时未能及时通知该科医师。例如我院年分别报损的2中滴眼液就是因为与五官科医师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对近效期药品,药房如果提前告知医师而医师尽量使用该药,是能够避免药品过期报损的。
整改措施针对药品过期报损的主要原因,依据对近效期药品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可用以下方法降低药品过期报损的几率。
1、根据临床用量采购药品,用量大的多采购,用量少的少采购(但是最大采购量一般不宜超过医院23个月的总使用量),为精确药品采购量,也可以制定药品经常储备定额的办法采购,药品储备经常定额的制定,一般以年度最高2季度药品的实际消耗的金额为计算基础,结合发展需要等因素,求出平均每日需求量,然后乘上确定的药品储备期,就是药品储备定额,按以上方法采购药品的同时,还应注意临床用药_惯的改变,对已出现使用量减少的药品应及时减少采购量,特别是以前用量较大而突然用量骤减的药品,也可更具临床反馈意见,决定采购量。
2、根据药品效期采购药品,效期远的多采购,效期近的少采购。一般都应与药品供货商签有协议,对采购的药品基本按照"有效期在1年或1年半以内的,所供药品不低于有效期6个月,有效期在2年或2年以上的,所供药品不得低于整个有效期的12个月"来执行采购计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临床急需,而供货渠道又不满足采购合同对药品效期的要求,这时就应减少采购梁,采购数量以能满足临床短期内使用为准。
3、平时使用很少而不得不备的药品因其特殊性(急救、备用),这类药品的过期报损较难避免,但可对医院年使用量做个统计,最后依据年使用量确定采购量,从而减少过期报损数量,该类药品可按年使用量/年采购量60%这个比例采购。
4、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我院在年以前对效期药品的管理主要是定期集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收到一定得效果,但由于责任未落实到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
5、加强注射剂药品效期的管理,根据调查,医院过期报损的药品多集中在注射剂型上,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型的有效期比口服药剂型较短。
(一)前言据统计,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储备药品,其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三年以上,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品的_惯。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中,有近1/3是由过期药品或药品保存不当引起。我组成员调查的地区过期药品存放量并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使用过期药品以及随意处理过期药物的比列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使用过期药品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乱认过期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调查内容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大部分有家庭储备药品的_惯,有很多人小伤小病都是依靠家里常备用药,由于感冒药消炎药等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有大多数人一买就一把,"以备不时之需"是人们的一贯思想。但是,却很大一部分人没有经常查看堆积药品的_惯以至于药品过期。只有少数的人会经常查看药品。有极少数人从来不查看。
关于药品放置,80%左右的家庭都将药品集中放在抽屉,盒子或箱子里,15%的家庭集中摆放在桌面上,仅有5%的家庭随意摆放。其中还包括没有药盒只剩药板和药瓶。过期药给患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药品安全问题。这其中涉及药效的降低和毒副作用的增加。维生素过期可能发生氧化分解,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可能受温度影响失效。如果过期后再服用这些药品,不仅可能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延误治疗。此外,过期药物对于肝肾的损害可能增大,更容易让人出现过敏。
因此,发现药物过期,千万不要再使用,也不应放在药箱中,以免家中的老人、儿童误用,应及时挑出并处理。很多人将药品直接扔进垃圾里,这不仅可能污染环境,还可能在无形中泄露您和家庭成员的疾病隐私。
FDA建议将药品和包装分开处理,药品的包装上的信息可用黑色记号笔涂抹掉。不过,建议您将用过的药品的说明书留存,以便今后出现干咳、皮疹等症状时,能咨询医生是否与服药有关。留存说明书还能便于自己进行健康管理,了解自己服药的历史。
无论药品是否过期,如果直接丢弃到普通垃圾中,其中的化学成分都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过期药物回收的统一标准,一般来说,建议大家将药片用水充分泡开后,倒入厕所。处理胶囊时,应先掰开,将其中的颗粒加水溶解后再倒进厕所。普通的口服液也可用类似方法处理。
喷雾剂应避免接触明火,彻底排空内容物后将瓶子丢弃。这些药物都应当分开处理,切勿混合。不过,如果您使用的是毒性较大的抗癌药和麻醉类药品,请与医生和药师沟通后,通过医疗垃圾途径处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或跟生活垃圾一起丢弃,并随土填埋,药品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甚至有毒物质分解物溶解后,因产生的毒性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长久沉淀下来,进而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
"随意丢弃在生活垃圾中的一些包装完整的过期药品有的还会被人捡去,重新使用或者转卖给不法分子,使过期药品流向农村市场或重新回到药店,不仅贻误患者治疗,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三)调查方法问卷,家庭调查。
(四)调查结果及讨论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了一下宝贵的真实数据。通过全组的认真分析。我们总结出很多有意义的信息。下面我将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处理情况展开讨论,及我个人的观点。
根据调查,有70%的人有储存药品的_惯,有40%的人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过期,除了查看药品是否过期外,定期清理家里的小药箱也是相当重要的。六个月清理的人占51.67%。面对过期药品,有6.67%的人认为药品质量与疗效基本不变,可以继续服用,对人体无害,3.33%的人认为药品质量与疗效下降,可以继续服用,对人体无害,6.67%的人认为药品质量改变,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服用后对人体无害或危害不大,83.33%的人认为药品质量改变,甚至会产生其他危害物质,服用后对人体有害,甚至会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毒副作用。
其实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过期药品的危害。据调查,71.67%的人认为药品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66.67%的人认为过期药再次流入市场,危害群众用药安全,68.33的人认为会被小孩误捡来吃,或宠物误吃,还有26.67%的人认为过期药品还有其他危害。当问及"家中是否有人服用过期药品并出现不良反应"时,约有65%的家庭表示没有,仍有10%的家庭有人曾服用过期药品,但未出现不良反应,25%有的家庭人服用过期药品并出现不良反应。当谈及"过期药品对社会的危害"时,约有20%的居民认为只要不服用就不会产生危害,20%认为有一点危害,60%左右的居民认为危害比较大,应该受到重视。同时,问到"过期药品处理不当可能产生的危害"时,将近一半的人都能够认识到直接服用或通过不法商贩流入市场后对于公民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只有少数人认识到其对于环境的污染。问卷最后,约有95%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过期药品处理系统,而5%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应注意药品的保管条件,避免高温、光照和潮湿。许多药品说明书中有"密封,阴凉处保存"的字样,密封的含义是隔绝空气,避免药品氧化,也避免潮湿空气的进入,造成药物潮解。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的环境中,如果是"冷处",就应在210环境中,一般冰箱的冷藏室可以满足要求。
但是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许多液体制剂就不宜冰冻,而且像胰岛素等一些自用注射液更不能冰冻。药品的变质是不可逆的,例如生物制品,多数需要冷藏,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冷藏,也无法弥补前一段的损失,所以,药品保存条件应均衡始终。
药品还应合理分类摆放。外用药和内服药应分开摆放,这样才不易在匆忙中拿错,最起码应在药箱中用不同颜色的口袋包好,标记清楚。更不要将用空的药品瓶子或盒子装其他药品,一旦搞忘记就容易搞错发生误用。
药品一旦过期变质就应彻底销毁,以防流入不法分子之手。最好的办法是将过期变质的药品交回医院药房进行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青霉素,如果自行处理,防护不当或者散发空气中,可能造成过敏意外。
药品应集中保存在一个药品盒或抽屉里,放置在避光、干燥、通风和温度较低的地方。药名及用法用量要写清楚,装入袋里或瓶中。用药前必须检查一下药品情况,对过期、发霉、粘连和分不清用途的药物,坚决不用。
对于过期药品,若无回收点,暂时可在家中操作的办法有:将药片剥离出铝箔,或倒出药瓶,碾碎处理;把胶囊外壳剪碎后再做处理;粉剂、散剂或冲剂,可从破坏后的包装中倾出,切记要破坏原包装后再收集处理;溶液剂可用水稀释后,倒入马桶冲掉。药瓶也要正确处理:塑料药瓶可用尖锐品刺破,使其不能再利用;玻璃瓶应撕去标签后,用水清洗,分离瓶盖后,作为玻璃瓶回收;清理出来的少量药片、胶囊、散剂或粉剂的固体,应作为有毒化学垃圾进行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五)结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_,我充分理解到正确处理过期药品的重要性。我们实践小组通过对过期药品处理的调研我们认识到大学生不能只知道学_,更要学着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接触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走访了社区、工地、学校、机关等许多的地方,通过对这些人这些地方的走访,我们发现在过期药品回收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居民的意识不高,我们发现过期药品的回收率普遍较低,其次,过期药品回收机制不够健全。最后,城乡差距较大,我们发现在城市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做的较好,而农村的过期药品回收工作还是一片空白。过期药品一旦由非法途径进入市场,将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过期药品的回收工作要不断的深入和扩大通过这次实践,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时还不知道,真的走到社会上我们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真的是冰山一脚。
这次实践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思考怎么与人相处,思考如何同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思考怎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如何服务大众。这次实践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们学到了什么。通过这次实践让我们学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们学到要用开阔的视野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大学生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最后,我想,在今后的学_中,我们都要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更加积极的了解社会和接触社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药品购进:
1、先制定药品购进计划,并做好记录。
2、购进药品全部检验,自药品购进之日起,真实完整记录购进约品,填写药品进货验收。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品,分类摆放,不混淆。非处方药品红色标志与绿色标志分组摆放。
2、处方药凭处方销售,并填写处方药品销售登记本保存备查。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售出全部开具小票。
三、药品管理:
检查有无损坏药品,近效期药品,过期药品,近效期药品按照规定逐项填写近效期药品登记本,单柜组摆放,以便促销。
四、药品养护:
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每月按时抽验首营品种,并登记养护记录本。
五、人员与培训:
1、按时上班,穿戴工作服,佩带上岗证。
2、每年按季度制定自学计划,每月自觉学习,并写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六、设施方面:
1、冷藏柜、空调运行正常,投入使用。
2、灭火器、老鼠夹经常检查,摆放好位置。
以上是我店自查详细报告,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地方,敬请领导指出,以便及时改正。
我院立即进行医疗质量大检查并作出如下总结:
一、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
3、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
5、做好“晚查房”的工作。“晚查房”包括对新收患者、危重患者、白天的医疗处理后的结果跟进、验单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特殊检查结果、知情同意的沟通(特别是将要进行手术或者有创检查患者)、明天将要出院的患者安排、会诊患者的处理等。并跟值班医师进行交接班工作。
6、做好交接班工作。上午的交班和下午的下班前的交接班特别重要,危重患者必须床边交班。每天值班的医师在接班后必须把本科的患者的验单详细查阅一次,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和复查。
7、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
8、科室设立专门的病历质控检查负责医师,随机抽查病历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及时修改错漏地方。
9、针对查房的各项回馈信息,并提出的意见,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整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过期药品自查整改报告范本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针对日前曝出的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使用过期药品的事件,检验科全体医务人员也进行了反思,科主任和质量负责人对科内物品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自查情况:
1、检验科涉及到的主要用消毒卫生用品、一次性耗材、各类试剂等。均为基装设备科统一采购,卫材库领取,科内库房保管。
2、科内物品领取在HIS系统内线上申请,出库单随行,使用前有领用人登记数量、效期、余量等信息。科内科主任和库管员定期进行数量和效期的盘查。
3、结果自查,检验科内部无过期的消毒卫生用品、一次性耗材、试剂等。
存在的问题:
检验科内部信息系统(LIS系统)无相应的试剂管理软件,无法实时追踪试剂动态,还需要人工定期盘查,无法做到动态管理,存在出现过期用品不能及时发现的隐患。
整改措施:
1、科内加强学习,确保医疗安全。
2、检验科已向院办公会提交议题,申请升级LIS系统,增加试剂库房管理软件,实现条码式动态管理,随时追踪用量和效期,确保不缺货、不浪费、不出现过期物品。
3、库房物品摆放时,效期近的摆放在前端,优先使用,科主任和库管员随时检查,绝不让过期物品出现在诊疗活动中。
药房过期药品分析报告XXXX年XX月药房药品过期分析报告根据年2月门诊、病区药房药品过期目录表分析,得出药品出现过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平时少用,但又不得不备的药品。这类药品通常使用量小,医院相对购进量也少,多因用不完又不能退回供货公司而造成过期报损且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使反复过期报损,医院也不能短缺。
二、由于临床用药_惯改变而造成报损。一般来说,临床医师的用药_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但医师在某些药品上的用药_惯,其改变机率却较大,这类药品主要有抗微生物及循环系统用药,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这两类药品种类较多,临床选择性较大;
2当一种药物临床效果较好时往往使用量都很大,药剂科药品采购员应该根据临床使用而计划的购买量相应也较大。例如像-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减少临床因药品批次变动而做皮试的工作,每一批号的购买量都较大,一旦由于不良反应发生或抗菌药物出现耐药等因素,临床上就会大幅度减少该药的使用,如果处理不及时,最终极有可能造成库存药品过期报损。过期报损的原因主要就是临床用药_惯发生变化后最终未能用完的少量药品。
三、由于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不必要的报损有以下几个因素:
1、未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贮存、调配药品造成远效期药品先用完而近效期药品留存下来,导致最后过期报损。
2、住院药房与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未能及时调换,一般来说住院药房使用注射剂的比例较高而门诊药房使用口服剂型的比例较高,如果是住院药房出现了近效期的口服制剂,应该及时调出到门诊药房使用,以避免造成过期报损,同样,门诊药房的近效期注射剂应及时调入到住院药房使用。
3、专科用药近效期时未能及时通知该科医师。例如我院年分别报损的2中滴眼液就是因为与五官科医师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对近效期药品,药房如果提前告知医师而医师尽量使用该药,是能够避免药品过期报损的。
整改措施针对药品过期报损的主要原因,依据对近效期药品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可用以下方法降低药品过期报损的几率。
1、根据临床用量采购药品,用量大的多采购,用量少的少采购(但是最大采购量一般不宜超过医院23个月的总使用量),为精确药品采购量,也可以制定药品经常储备定额的办法采购,药品储备经常定额的制定,一般以年度最高2季度药品的实际消耗的金额为计算基础,结合发展需要等因素,求出平均每日需求量,然后乘上确定的药品储备期,就是药品储备定额,按以上方法采购药品的同时,还应注意临床用药_惯的改变,对已出现使用量减少的药品应及时减少采购量,特别是以前用量较大而突然用量骤减的药品,也可更具临床反馈意见,决定采购量。
2、根据药品效期采购药品,效期远的多采购,效期近的少采购。一般都应与药品供货商签有协议,对采购的药品基本按照"有效期在1年或1年半以内的,所供药品不低于有效期6个月,有效期在2年或2年以上的,所供药品不得低于整个有效期的12个月"来执行采购计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临床急需,而供货渠道又不满足采购合同对药品效期的要求,这时就应减少采购梁,采购数量以能满足临床短期内使用为准。
3、平时使用很少而不得不备的药品因其特殊性(急救、备用),这类药品的过期报损较难避免,但可对医院年使用量做个统计,最后依据年使用量确定采购量,从而减少过期报损数量,该类药品可按年使用量/年采购量60%这个比例采购。
4、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我院在年以前对效期药品的管理主要是定期集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收到一定得效果,但由于责任未落实到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
5、加强注射剂药品效期的管理,根据调查,医院过期报损的药品多集中在注射剂型上,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型的有效期比口服药剂型较短。
(一)前言据统计,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储备药品,其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三年以上,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品的_惯。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中,有近1/3是由过期药品或药品保存不当引起。我组成员调查的地区过期药品存放量并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使用过期药品以及随意处理过期药物的比列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使用过期药品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乱认过期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调查内容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大部分有家庭储备药品的_惯,有很多人小伤小病都是依靠家里常备用药,由于感冒药消炎药等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有大多数人一买就一把,"以备不时之需"是人们的一贯思想。但是,却很大一部分人没有经常查看堆积药品的_惯以至于药品过期。只有少数的人会经常查看药品。有极少数人从来不查看。
关于药品放置,80%左右的家庭都将药品集中放在抽屉,盒子或箱子里,15%的家庭集中摆放在桌面上,仅有5%的家庭随意摆放。其中还包括没有药盒只剩药板和药瓶。过期药给患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药品安全问题。这其中涉及药效的降低和毒副作用的增加。维生素过期可能发生氧化分解,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可能受温度影响失效。如果过期后再服用这些药品,不仅可能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延误治疗。此外,过期药物对于肝肾的损害可能增大,更容易让人出现过敏。
因此,发现药物过期,千万不要再使用,也不应放在药箱中,以免家中的老人、儿童误用,应及时挑出并处理。很多人将药品直接扔进垃圾里,这不仅可能污染环境,还可能在无形中泄露您和家庭成员的疾病隐私。
FDA建议将药品和包装分开处理,药品的包装上的信息可用黑色记号笔涂抹掉。不过,建议您将用过的药品的说明书留存,以便今后出现干咳、皮疹等症状时,能咨询医生是否与服药有关。留存说明书还能便于自己进行健康管理,了解自己服药的历史。
无论药品是否过期,如果直接丢弃到普通垃圾中,其中的化学成分都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过期药物回收的统一标准,一般来说,建议大家将药片用水充分泡开后,倒入厕所。处理胶囊时,应先掰开,将其中的颗粒加水溶解后再倒进厕所。普通的口服液也可用类似方法处理。
喷雾剂应避免接触明火,彻底排空内容物后将瓶子丢弃。这些药物都应当分开处理,切勿混合。不过,如果您使用的是毒性较大的抗癌药和麻醉类药品,请与医生和药师沟通后,通过医疗垃圾途径处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或跟生活垃圾一起丢弃,并随土填埋,药品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甚至有毒物质分解物溶解后,因产生的毒性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长久沉淀下来,进而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
"随意丢弃在生活垃圾中的一些包装完整的过期药品有的还会被人捡去,重新使用或者转卖给不法分子,使过期药品流向农村市场或重新回到药店,不仅贻误患者治疗,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三)调查方法问卷,家庭调查。
(四)调查结果及讨论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了一下宝贵的真实数据。通过全组的认真分析。我们总结出很多有意义的信息。下面我将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处理情况展开讨论,及我个人的观点。
根据调查,有70%的人有储存药品的_惯,有40%的人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过期,除了查看药品是否过期外,定期清理家里的小药箱也是相当重要的。六个月清理的人占51.67%。面对过期药品,有6.67%的人认为药品质量与疗效基本不变,可以继续服用,对人体无害,3.33%的人认为药品质量与疗效下降,可以继续服用,对人体无害,6.67%的人认为药品质量改变,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服用后对人体无害或危害不大,83.33%的人认为药品质量改变,甚至会产生其他危害物质,服用后对人体有害,甚至会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