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民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2023民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报告1

20__年来,___派出所在县局党委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局总体目标任务和助推德清新崛起要求,结合___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治安特点,以深入推进“警务广场”战略和构建民意导向型警务为指引,着力推动创新服务型警务体系和队伍执行力建设,强化职能、服务大局、惠民保民、与时俱进,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又与辖区百姓建立了和谐的警民关系,维护了一方的稳定和平安。

开展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情况今年伊始,我所紧密围绕党委政府“打赢安保战、惠民求满意、沪杭新崛起”的工作重心,结合自身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措施。

(一)深入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提高队伍自身素质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自己本身的思想认识将会从从根本上影响执法以及服务的质量。

只有统一树立正确的工作思想,使每一位队员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让我们这支队伍

具备战斗的能力。

1、我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在全所民警、协警中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警务广场战略”、“警营廉政教育”等一系列专题座谈会,组织全所每一名队员参加。

并详细的制订了学习计划,合理的安排了每周的集中学习时间,要求全体民警定期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和自我剖析文章。

在查摆剖析阶段,所内党员积极带头,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面向广大老百姓征求意见,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全所工作的科学发展。

目前,我所已形成一股工作热情高、学习氛围浓、责任意识强的良好风气,为进一步开展警务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量化到线,细化到人,责任到位。

我所结合贯彻县公安局队伍网格化管理的要求,采用上级负责下级、民警负责协警、层层签订责任书等制度,充分了解责任下级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家庭生活状况,把全面掌握队伍思想动态当做长效机制来抓,严格跟踪督查,使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营造了一个上下齐心,互为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势。

(二)打造前置警务,以群众要求为根本1、深入群众,落实“三访三评”基础工作,加强群众满意度。

如何推进警务广场战略,如何做到以民意领跑警务?

关键在于听取“民意”,只有踏踏实实走到百姓家中,听取“民意”,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民情”,为民解忧。

我所每位民警在接处警、清查、走访等日常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都会尽可能多的对当地老百姓进行询问,听取群众的心声,并且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记录,在统一汇总后,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

我所还开展了“一对一扶贫助困”活动,对辖区内生活十分困难的群众,进行结对子,给予帮助,切切实实体现了为民之心、爱民之情。

2、建立警民联防机制,有效打击刑事违法犯罪。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如今的新农村已不像过去那么闭塞。

但是老百姓的安全防范意识却没有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所民警根据辖区内发案情况制定了一套警民联防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辖区百姓的防范意识;然后,提高乡村见警率,在远离派出所的案件高发地...

2023民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报告2

十一月份以来,大队全体民警职工在所党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圆满完成个性加强期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和场所安全隐患百日排查整治活动目标,认真落实周学习日制度,强化民警规范履职,确保了十一月份场所安全稳定,大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十八大的召开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活动。

十一月份是各项大型活动集中开展的一个月,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队全体民警职工发扬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忘我工作,民警队伍思想主流用心向上、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状态良好。

经过全队民警职工的共同努力,大队在矫治文化节菊花展、运动会以及省局专项考核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现将我队十一月份民警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一、民警队伍基本状况:

大队目前在队民警职工?人,其中党员民警?人,新录民警?人。

二、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

(一)好的方面:

1。

在大队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及学习党的

十八大精神等一系列专项学习活动中,大队民警都能认真的进行学习。

民警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家都能紧紧围绕中心工

作,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了个性加强期期间整个队伍的思想持续稳定,并圆满地完成了十八大期间的安保任务。

2。

透过开展个性加强期安全排查整改活动和安全隐患百日排查整治活动,大队民警都能认识到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的自检自查,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用心进行整改,强化规范履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潜力和工作水平。

3。

在十一月份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大队民警体现了主人翁意识,用心谏言献策,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与菊花展的布展、运动员的培训以及省局专项考核的准备工作。

(三)协作配合度高。

通过本次调研,支队民警共有124人认为同一单位,各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关照,占比79.5%;分别有66人、79人认为支队同事关系比较融洽和很融洽,占比92.9%。

充分反映出当前支队民警之间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配合意识,队伍整体氛围良好。

通过本次调研统计,警支队民警队伍思想状态总体稳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队伍的积极性。

(一)工作获得感不强。

通过本次调研,支队民警共有100人认为工作偶尔有成就感,占总调研人数的64.1%;分别有78人和21人对工资报酬只感到基本满意或不太满意,占比63.5%。

充分反映出支队有不少民警在当前交管工作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且认为在目前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不成正比。

(二)工作进取心不够。

通过本次调研,支队民警仅有78人选择主动进取工作,占比50%;与此同时,共计有56人不喜欢当前的工作,或者想换岗位,或者是无所谓态度,占比35.9%;53人认为自己虽然喜欢当前工作,但能力有待提高,占比33.9%。

充分反映出,目前警队伍,工作态度积极性不足,多数民警偏向于按部就班完成日常工作,创新意识、主动性不强。

此外,部分民警存在人岗不匹配或能力不足问题。

(三)工作生活难以平衡。

通过本次调研,共有107人次认为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当前困扰民警生活的重要问题,占比34.63%;部分民警还通过问卷,自主反映由于工作强度等原因,存在夫妻两地分居、子女难以照顾以及父母患病,赡养照顾不足等问题。

充分说明目前工

作对民警的家庭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存在引发家庭矛盾的风险。

(四)工作基础薄弱。

通过本次调研,支队对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进行了摸底。

分别有76人次、39人次和41人次认为目前警队伍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执法规范意识不强以及事故处理能力、素质薄弱,占比63.2%,充分反映出目前交管工作中基础性业务如事故处理、程序规范等内容重视程度不高,培训、指导不到位,民警的理论基础、业务基础不牢。

二、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本次调研排查出的问题,综合问卷调查情况,主要存在工作强度高、工作能力不足以及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的原因。

(一)工作能力不足。

工作能力强弱是影响民警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涉及民警的信访投诉和工作压力等问题。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分别有113人次、93人次、65人次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占比76.9%。

充分反映出支队民警在业务处理工作中,专业性不够、业务能力不高、管理协调水平欠佳,直接影响了民警的执勤执法水平,不仅给民警自身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群众对于交通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执法环境复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加上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存在,交通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等也日益增多,人们对交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环境逐渐复杂。

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变化。

群众对交通管理的期望值不断增高,社会上也因此经常出现不理解警执法的不和谐声音,同时,各种新问题、新难题不断涌现,警要经常应

对一些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是内部环境变化。

执法要求越来越严,与此同时,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执法办案难度增加等问题,加上近年来,非警务活动过多、高等级勤务频繁以及考核机制不合理等因素,造成基层工作负担较重。

(三)组织保障不足。

组织保障是影响警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既要做好工作推动,同时要做好待遇保障。

组织保障不合理会在队伍中引发负面情绪。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分别有45人次、53人次和34人次认为当前目前队伍中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干多出事;每天得过且过等负面思想,占比55.46%;同时98人认为当前“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占比41.2%。

反映出队伍中有消极应付思想,部分民警不思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部分民警认为工作考核不够合理,未能体现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作用发挥不明显,日常的暖警爱警措施还不够多,民警获得感不强。

三、下步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综合施策,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一)加强素质培训。

通过面向基层开展广泛调研,搜集基层一线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及重点问题,研发专题课程,通过开设培训班、警网校以及制作微课程等方式,围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串讲、案件评析以及执勤执法工作技巧等方式,对民警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培训;同时注重对民警体能训练,锻造健康体魄,提升民警的综合素养。

(二)优化工作考核。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