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需要及时进行总结,下面小编整理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1

一、基本情况介绍(介绍本季度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我委根据部门工作业务特点,对我委所涉及职能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领导,游湖啊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委20xx年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健全

医疗集团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城区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集团管理,实现了医疗集团的规模化、成效化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委在狠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稳步向前,以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分级诊疗工作成效明显。

(二)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做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工作任务,以章程为引领,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认真落实深化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网格化布局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完善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疗服务同质化。

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进医院工作有效落实,公立医院耗材加成全部取消。

全市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查处违法违规行为8项。

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深度融合,优化常见多发慢性疾病的基层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努力实现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有效融合,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推进医防融合工作。

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积极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积极为集宁区申报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旗县,为博慈老年医院、化德莲德医院、商都县中医院申报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三)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是下发了《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户慢病签约服务的通知》,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脱贫人口慢病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指出,并提出推进脱贫人口慢病签约服务下一步整改措施,促进脱贫人口慢病签约服务进一步落实。

二是市卫健委于9月14日-9月15日、9月20日-9月22日对察右前旗、兴和县、化德县、商都县、察右后旗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指导,指出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四)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共享。

全面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个数据中心、两级平台、四大中心”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联通共享和业务协同。

目前“一个数据中心”已完成基础平台模块15项功能中已完成平台主索引、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存储、注册服务、全程健康档案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管理、大数据应用支撑、数据规范上报及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监管等11项功能建设,完成率73.3%。

(五)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将涉及我委的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各旗县市区。

二、工作开展情况(介绍本季度已开展的改革工作、具体做法)

改革举措

具体做法

1、调整领导小组,制定建设方案和相关制度

印发了《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放管服”改革

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乌卫字〔2022〕130号、《乌兰察布市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任务市卫健委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市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窗口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乌卫字〔2022〕17号

2、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工作

印发《关于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工作的通知》

3、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达23对。

与民政局加强协调,联合动员养老机构与医老机构签约。

与民政局加强协作,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的通知》(乌卫联字【2022】26号),对签约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

4、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积极为集宁区申报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旗县,为博慈老年医院、化德莲德医院、商都县中医院申报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5、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

印发了《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定了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定了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

6、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全市有2171名家庭医生,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007个,常住人口签约续约83.28万人,签约续约率为48%,重点人群签约续约人数58.1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续约率为70%。

3、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

制定了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计划3条,并将抽查计划公示在“协同监管平台”。

截止目前已完成本年度抽检计划2条,抽检结果已录入协同监管平台。

4、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对数增加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达23对。

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到58%,其中凉城县、察右中旗达100%,集宁区、商都县、丰镇市、化德县、兴和县、察右前旗签约率达到50%及以上,卓资县、察右后旗、四子王旗签约工作正在推进中。

5、示范创建活动有成效

集宁区、博慈老年医院、化德莲德医院、商都县中医院初步通过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旗县、示范机构初审。

6、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优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1、4月初,筛选全市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50名左右医务人员赴京跟岗培训,为期半年。

5月底,筛选的48名医务人员已经全部到中日友好医院报到,6月1日正式进各自进修科室跟岗学习,目前正在进修中,11月底进修结束。

2、今年共有201名基层医务人员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

3、继续组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内蒙古基层APP培训系统”线上培训,建立起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在岗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截止目前,在“内蒙古基层APP培训系统”学习的人数为1707人。

7、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

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接入内蒙古12320预约挂号平台。

蒙速办预约挂号服务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实现了分时段预约诊疗且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

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三级医院病房覆盖率达到100%,二级医院病房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能够与自治区、北京三甲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试行了医学影像结果和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制度。

8.医疗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医疗技术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重点医疗技术实行备案制管理。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二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率达到77%,三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率达到72%。

诊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二级以上医院新增设诊疗学科11项,实施各类新技术25项,开展新业务13项。

全面建立覆盖全市的血站服务体系,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实现了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提升了血液安全水平。

9.提高了城乡居民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

通过宣传,提高了城乡居民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

充分利用新媒体、微信平台、宣传手册以及驻村工作队等多种形式,详细讲解有关政策,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态势。

10、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培训力度。

利用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培训力度,重点对脱贫人口健康帮扶政策、慢病签约服务、履约记录规范填写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脱贫人口政策知晓率及家庭医生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

11、督导整改,确保签约服务取得实效。

通过对察右前旗、兴和县、化德县、商都县、察右后旗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指导,指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同时督促旗县卫健委将相关问题与建议及时传达给家庭医生,保证督导效果。

12、“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任务完成情况

一、乌兰察布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15项功能中已完成平台主索引、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存储、注册服务、全程健康档案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管理、大数据应用支撑、数据规范上报及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监管等11项功能建设,完成率73.3%。

二、实现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联通共享和业务协同:

1.一个数据中心:三大数据库(电子档案数据库187万条、电子病历数据库1.7亿条、全员人口数据库361.8万条)均已建设完成。

完成率100%。

一是鼓励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公立医院退休临床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担任家庭医生。

二是出台政策,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配套保障。

同时,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

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建设,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优化分级诊疗流程。

7.分级诊疗工作计划

一、建立调度制度。

建立分级诊疗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定期对各旗县市区分级诊疗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通报,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向前推进。

二、启动试点工作。

选择部分旗县开展分级诊疗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归纳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全面发展。

8、加强督促指导

继续深化签约服务、进一步加强示范创建工作

9、进一步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提升贫困旗县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利用远程医疗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方便快捷下沉。

结合旗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调查评估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考核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成效。

10、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继续推进“跨省通办”和呼包鄂乌四地政务服务事项“互办互认”,规范服务流程,不断拓展“跨省通办”和“互办互认”事项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异地可办。

重点推动“一网办、掌上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2

根据《关于开展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专题调研的预通知》和《X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整改自查自纠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委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根据《中共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优化营商环境X-20xx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构建一体化集成审批服务模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九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委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医疗联合体、互联网+健康、分级诊疗等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明确责任。

相关指标:全市共有床位X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X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X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X人。

三级医院X家,床位数X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X张,执业(助理)医师为X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X人;二级医院X家,床位数X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X张,(助理)医师数为X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X人。

二、工作开展及成效

(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实施市中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产科大楼等项目。

目前,已完成市中医院迁建项目的科研行政楼、辅助用房、门诊楼的主体已封顶,住院部九层结构,医技楼二层结构的施工,已经开工的单体,年底主体混凝土结构全部封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大楼项目已完成建设、设备调试,处于工程自检阶段,准备验收;续建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春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于室内装修阶段,满城北街社区、文昌路社区初步完成房屋购买,并完成设计招标工作。

(二)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一是推进危急重症五大中心建设。

依托X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级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自治区级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正在建设中,以此带动医联体内各相关医疗机构危重症病人的转诊和能力提升。

二是建立专科诊疗中心或专科医学联盟。

依托市属三甲综合(专科医院)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专科诊疗中心,成立X(X)电生理远程诊断中心、X口腔医学联盟、X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病理诊断中心、X癫痫远程诊疗中心、区域性检验中心、X消毒中心及X市呼吸专科联盟、糖尿病专科联盟等,开展区域合作并在医联体内延伸。

(三)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构建了由地区三甲医院牵头,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组建了松散型合作为主、涵盖四类X家医疗机构的X个纵向医疗联合体(“X-X-X、X-X”纵向医疗联合体和专科(妇幼保健、中医)纵向医疗联合体模式),联系X个基层医疗机构,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推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

率先实现全市市属X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X家社会办区域检验中心X项检查项目的检验结果互认,为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通过引进第三方检验机构,为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便捷的检查、检验。

引进国内知名企业X迪安乐嘉医学检验中心、X金域医学检验所,发挥其优质医学检验技术优势,与X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合作。

目前,X迪安乐嘉医学检验中心、X金域医学检验所分别与全市X家、X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技术合作。

(五)引入新技术、新业务,打造重点专科,促进区域专科品牌建设与发展。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