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1

第一条健全预防性侵害工作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成立校(园)长任组长的预防校园性侵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条强化师德和法治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每月至少组织教师学习一次有关防性侵害法律法规知识,如《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业十项准则》、“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和保护学生的自觉性。

第三条防性侵害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

(一)学校必须明确一名防性侵害哨兵女教师,负责组织防性侵害排查、教育,组织落实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监督教职工不良行为,发现教职工和学生异常情况要报告校园长。

(二)每个班级明确一名生活女教师(女教师不够的学校由中心校委派其他学校女教师兼任),负责开展学生生理卫生、预防性侵害宣传教育,观察学生异常情况,监督教师教育管理行为,向哨兵女教师报告学生疑似遭受性侵害或教师不良行为等线索问题。

(三)学校每个班级至少设置一名信息员,信息员一般为女学生,负责向生活女教师或班主任报告学生异常情况或教师不规范行为。

(四)以班级为网格每周开展一次防性侵害排查,校园长每周要开展防性侵害风险隐患研判。

(五)教职工言行不规范,要及时进行警示或戒勉谈话,情节严重的,将线索移送司法机关。

(六)学校要公示学生防性侵害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并明确专人负责处置。

(七)学校要拓宽线索收集渠道,重点关注留守女童和单亲家庭女童,如果留守女童和单亲家庭女童有被性侵害的隐患,要及时给社区(村居)或网格长报告备案。

第四条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尽力避免与学生发生肢体接触;禁止教师以辅导作业的名义接触学生身体,禁止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写作业。

(二)禁止教师在教室、办公室、宿舍或其他相对封闭的地点单独留下学生进行谈话或辅导。

(三)禁止将家长未能按时接送的学生单独滞留在门卫室或其他无监管措施的地点。

(四)禁止教师以任何理由让学生进入教师公寓(周转房),禁止男教师单独进入女生宿舍。

(五)严禁教职工对学生使用黄色言语或性暗示的话语。

(六)培养学生文明言行和相互尊重的习惯,禁止学生相互骚扰,拍(摸)隐私部位。

(七)禁止幼儿园男教师在睡房守学生午睡,禁止男教师给女学生换衣服、裤子、尿片等。

第五条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学校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必须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杜绝知情不报、隐瞒不报、私自组织调解等违法现象。

第六条重视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对教职工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对个别心理有异常或言行不当的教职工开展约谈或访谈,防止出现极端心理问题。

第七条实行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预警机制。制定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单,组织学生学习报告单内容和报告渠道,知道受害风险等级,主动报告,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学校防性侵害哨兵女教师每月不定期对每个班级至少抽5名学生开展调查,养成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报告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条开展学生防护知识和法治宣传教育。

(一)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主题活动、宣传栏、微信等线上线下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性侵害主题教育。

(二)加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通过防性侵害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了解隐私权、身体自由权、性侵害的含义,了解防性侵害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规范自己言行。

(三)开展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让未成年学生了解身体隐私部位,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教育学生学会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不早恋,不和无关人员尤其是网友约会,不经家长同意不和陌生人接触。

(五)大力开展家庭预防教育。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将防性侵害知识纳入家长会内容和日常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内容,要让学生家长了解防性侵害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护常识,落实监护和教育责任,与学校形成监管合力。

第九条严肃保密纪律。做好防性侵害保密工作,妥善保管防性侵害工作材料。发生校园性侵害案件,要做好受害学生心理疏导和保护工作,防止其受二次伤害。

第十条责任追究。对发生校园性侵害并未落实校园防性侵害工作制度的校园长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一岗双查”。取消先进集体评选资格,取消有关责任人的评优评模、职称晋升资格。

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2

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判断辨别能力差,常常遭受来自各方面的侵害,特别是遭受性侵害现象日益严重。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对小学生遭受侵害的预防工作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学校少年儿童免受侵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预防小学生免遭侵害工作的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多渠道对学生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以及黑板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侵犯教育。广泛宣传教育学生特别是女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生提高警惕,外出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三、定期不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

领导小组要督促班主任做好学校师生的摸底排查工作,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班内女学生有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教职工特别是男单身教师是否有逗留女学生在单独场所现象。对学校某些隐秘场所要经常巡查,防止有侵害行为发生。

四、全面落实日常管理制度

加强学校“三防”措施,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加强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对学校施工人员要实现监控,防止其对学生发生侵害行为。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健全请假制度和缺勤追踪制度。

五、切实加强教职工管理和法制、师德教育。

学校严禁聘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人员,有精神病史人员担任教职员工。建立师德档案,加强对教职工的师德考核与评价,加强师德教育工作。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要向上级报告处理。以防个别教职工出现不良行为,从而侵害学生。

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开展法制讲座,引导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通过法制教育,重点让教师了解普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未成年人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及所受到的专门保护,了解教师所享有的权利、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模范守法的意识,提高其保护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预防教师性犯罪问题上,要让教师熟悉与性侵害相关的法律条款,了解相关罪名及违法者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让教师认识到保护学生免受性侵害的重要性;学校应当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参照标准,强化师德建设,经常性地对教师开展师德教育,并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确保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六、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提醒家长尽量多时间陪孩子,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对留守儿童要特别关心留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七、妥善处理性侵犯事件

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且要注意实现保密制度,以保护学生的隐私,防止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同时学生要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有要转学的要予以安排。同时要控制好性侵犯者,防止其出逃,以便将其依法处理。

八、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学校要组织人力对学校及周边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掌握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周边巡查防控,防止发生社会人员性侵犯在校女生的违法犯罪活动。

九、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学校要将预防侵犯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要集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新上岗教职工和新入学学生要进行相应培训。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预防小学生性侵害工作机制。

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3

为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工作,切实预防性侵犯少年儿童案件的发生,确保学校和谐稳定,根据建始县教育局及建始县人民检察院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1、学校安全办公室设立性侵害防范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包括校长、主任、心理教师、派出所警官、校医及家长等。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班主任

派出所警官:x

2、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堵住性侵害事故发生的硬件建设漏洞。如加高围墙、加固女生宿舍门窗、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等。

3、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堵住性侵害事故发生的管理漏洞。如加强夜间值班巡逻、实行女生宿舍管理员夜间巡视、女生外出报告制度等。

4、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减少性侵害事故发生的几率。

①在思想上树立性侵害意识。在社会中,女性作为性侵害的特殊客体容易遭受侵害。因此,女生在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场合,要随时注意遭受性侵害的可能性,提高自我保护的警觉性,对同伴那些肮脏下流的笑话,淫秽暧昧的语言,挑逗暗示的动作采取强烈的排斥态度,及时打消图谋不轨者的念头,从而防止性侵害。

②在生活上注意仪表言行得体。女生在校期间的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以朴实无华为好,不要盲目追赶潮流,浓妆艳抹,甚至前卫妖野。在言行举止方面,要自尊自爱,不要与男性过分随便、亲昵甚至暧昧,使人误解,从而将自己置于一种潜在的危险环境中。

③在防范上关注所处环境。性侵害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往往注重作案环境的选择以减少作案风险。所以,女生对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要加倍关注。晚上尽量不要外出,有事外出也要尽早回来,夜晚外出或在校内行走最好结伴而行,行走时要选择行人较多,路灯较亮的道路行走,经过树林、建筑工地、废旧房屋、桥梁涵洞等处时要特别小心。在学校或校外租房就寝时,要避免独处,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睡觉时要关好门窗,拉上窗帘。

④在交友时要观察新朋友的人品和道德修养。据调查,有63%的性侵害是发生在相互认识的熟人中间。因此,女生在与同学、师长及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对方交往的目的,留意对方日常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人品、道德修养。如发现对方时常有过分亲昵、挑逗等预兆性言行时,要及时果断地终止来往。在交往时,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轻信好话,不要单独跟新朋友去陌生的地方;控制感情,不要在交往中表现轻浮;不要饮酒;不接受超过一般的馈赠;无论什么人邀请,都不要出入色情场所。

5、学会防卫与逃脱技能,减少性侵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①头脑清醒控制情绪。女生在遭受性侵害之际,保持头脑清醒,情绪稳定是最重要的,只有设法使自己沉着、冷静,才能明白性侵害者的意图,与其周旋,从而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如果被害人处于危险时惊慌失措,大喊大叫,进行本能的反抗或逃避,相反会助长犯罪分子的攻击性,导致性侵害的发生。

②明确意愿态度坚决。有时性侵害行为是性侵害者错误地理解了被害人的意思后发生的。因此,女生遇到别人要对自己进行性侵害时,应恰当而坚定的表明自己的态度,阻止性侵害行为的发生。明确表示拒绝,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熟人之间的性侵害行为,也能够使一些陌生的性侵害者丧失信心,放弃性侵害的企图。

③沉着理智机智反抗。在遭到性侵害时,被害人要注意了解性侵害者的弱点和周围环境,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反抗,尽可能地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予以防范。如尽量用赞扬的话语将其优点给挖掘出来,唤起侵害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使其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

④采用暴力正当防卫。女生在遭受性侵害时,可采取一些暴力防卫措施,特别是对犯罪分子身体薄弱部位进行有效的攻击,使性侵害人的身体产生伤痛,从而使其终止侵害行为,同时为被害人逃脱或获救创造条件。

⑤抓紧时机迅速脱身。犯罪心理学表明,性犯罪的主体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心理变化有一个从冲动到后悔再到恐惧的过程,一旦侵害行为得逞,激情消退,侵害人会产生后悔、自责心理。所以女生在这时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迅速脱身。

6、快速处置、正确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性侵害事故对学生的伤害。

①接到受害女生报案,处置小组成员首先要控制局面,封锁消息。除了必要的知情人,尽量不要再让他人知悉此事。

②由女医生对受害女生进行检查并处置,必要时,立即到医院检査,并按照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费用由学校先行垫付。

③由女教师和女医生用关心、温暖的态度问清情况,避免开放空间且有他人在场,以免当事人曝光,造成二次伤害。

④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1

第一条健全预防性侵害工作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成立校(园)长任组长的预防校园性侵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条强化师德和法治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每月至少组织教师学习一次有关防性侵害法律法规知识,如《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业十项准则》、“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和保护学生的自觉性。

第三条防性侵害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

(一)学校必须明确一名防性侵害哨兵女教师,负责组织防性侵害排查、教育,组织落实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监督教职工不良行为,发现教职工和学生异常情况要报告校园长。

(二)每个班级明确一名生活女教师(女教师不够的学校由中心校委派其他学校女教师兼任),负责开展学生生理卫生、预防性侵害宣传教育,观察学生异常情况,监督教师教育管理行为,向哨兵女教师报告学生疑似遭受性侵害或教师不良行为等线索问题。

(三)学校每个班级至少设置一名信息员,信息员一般为女学生,负责向生活女教师或班主任报告学生异常情况或教师不规范行为。

(四)以班级为网格每周开展一次防性侵害排查,校园长每周要开展防性侵害风险隐患研判。

(五)教职工言行不规范,要及时进行警示或戒勉谈话,情节严重的,将线索移送司法机关。

(六)学校要公示学生防性侵害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并明确专人负责处置。

(七)学校要拓宽线索收集渠道,重点关注留守女童和单亲家庭女童,如果留守女童和单亲家庭女童有被性侵害的隐患,要及时给社区(村居)或网格长报告备案。

第四条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尽力避免与学生发生肢体接触;禁止教师以辅导作业的名义接触学生身体,禁止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写作业。

(二)禁止教师在教室、办公室、宿舍或其他相对封闭的地点单独留下学生进行谈话或辅导。

(三)禁止将家长未能按时接送的学生单独滞留在门卫室或其他无监管措施的地点。

(四)禁止教师以任何理由让学生进入教师公寓(周转房),禁止男教师单独进入女生宿舍。

(五)严禁教职工对学生使用黄色言语或性暗示的话语。

(六)培养学生文明言行和相互尊重的习惯,禁止学生相互骚扰,拍(摸)隐私部位。

(七)禁止幼儿园男教师在睡房守学生午睡,禁止男教师给女学生换衣服、裤子、尿片等。

第五条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学校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必须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杜绝知情不报、隐瞒不报、私自组织调解等违法现象。

第六条重视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对教职工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对个别心理有异常或言行不当的教职工开展约谈或访谈,防止出现极端心理问题。

第七条实行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预警机制。制定学生防性侵害主动报告单,组织学生学习报告单内容和报告渠道,知道受害风险等级,主动报告,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学校防性侵害哨兵女教师每月不定期对每个班级至少抽5名学生开展调查,养成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报告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条开展学生防护知识和法治宣传教育。

(一)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主题活动、宣传栏、微信等线上线下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性侵害主题教育。

(二)加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通过防性侵害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了解隐私权、身体自由权、性侵害的含义,了解防性侵害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规范自己言行。

(三)开展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让未成年学生了解身体隐私部位,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教育学生学会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不早恋,不和无关人员尤其是网友约会,不经家长同意不和陌生人接触。

(五)大力开展家庭预防教育。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将防性侵害知识纳入家长会内容和日常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内容,要让学生家长了解防性侵害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护常识,落实监护和教育责任,与学校形成监管合力。

第九条严肃保密纪律。做好防性侵害保密工作,妥善保管防性侵害工作材料。发生校园性侵害案件,要做好受害学生心理疏导和保护工作,防止其受二次伤害。

第十条责任追究。对发生校园性侵害并未落实校园防性侵害工作制度的校园长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一岗双查”。取消先进集体评选资格,取消有关责任人的评优评模、职称晋升资格。

预防校园性防侵害处理制度2

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判断辨别能力差,常常遭受来自各方面的侵害,特别是遭受性侵害现象日益严重。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对小学生遭受侵害的预防工作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学校少年儿童免受侵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预防小学生免遭侵害工作的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多渠道对学生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以及黑板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侵犯教育。广泛宣传教育学生特别是女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生提高警惕,外出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