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单位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最新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单位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
为保证我局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蓄意攻击、破坏网络系统及传播、粘贴非法信息等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结合我局网络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保障网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安全及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三、应急预案。
(一)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发现有黑客正在攻击时,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情况。
2、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情况。
3、网络管理员负责被攻击或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二)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将该机器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接到通报后,应及时赶到现场,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并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3、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相关反病毒软件商研究解决。
(三)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他们保存于安全处。
2、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3、日常应急信息安全岗人员负责软件系统和数据的恢复,并检查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
4、事态严重的,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根据组长指示向公安部门或上级机关报警。
(四)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主要数据库系统应及时进行数据库备份。
2、一旦数据库崩溃,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由日常应办共室信息安全人员组织力量对主机系统进行恢复。
3、系统修复启动后,按照要求将数据库备份恢复到主机系统中。
(五)广域网断线故障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发生断线故障后,使用或管理人员应向及时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2、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网络安全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联通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联通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5、如果恢复时间预计超过两小时,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应通知各部门相关原因,暂缓上传上报数据,并向办公室报告相关情况。
(六)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局域网中断后,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办公室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修复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6、如有必要,应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七)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
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中心控制能力范围,需要由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处置,并上报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较大)。
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在中心控制范围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一般)。
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中心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应急小组由信息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信息技术处、综合处的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信息技术处技术员、办公室网站管理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担任组员。
应急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中心党组做出的决定和措施;
(二)拟订中心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报中心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汇总有关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四)监督检查、协调指导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五)组织信息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
(六)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秉承“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络安全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发布预警。
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通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同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2.督促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技术人员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通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并向中心领导报告。
2.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对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应急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在经中心领导批准后,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协助调查处理,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要迅速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导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申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协助处理,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
(三)信息处理
应对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上报。
督促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中心领导,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