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精品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良好的坐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习惯,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3.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坐姿习惯,认识到改正不良坐姿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坐姿,如正确坐姿、驼背坐姿等。

2.教具:小板凳或垫子,用于练习正确的坐姿。

3.讲解卡片或幻灯片,用于说明良好坐姿的重要性和正确姿势。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呈现一张图片或展示一个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良好的坐姿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2.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讲解卡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坐姿和不良坐姿的区别。

-强调正确坐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保护脊柱、减少眼睛疲劳等。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坐姿示范,并解释每个身体部位的正确位置。

3.实践练习(15分钟):

-给学生分发小板凳或垫子,让他们尝试练习正确的坐姿。

-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坐姿,确保脊柱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观察学生的坐姿,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4.反思与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良坐姿的不适之处,如背部酸痛、眼睛疲劳等。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坐姿习惯,思考是否存在不良坐姿习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和认识,以及改正不良坐姿的决心。

5.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良好的坐姿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

-提供延伸活动,如设计一张海报或绘制一幅画,展示正确的坐姿。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坐姿调整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收集学生的反思和讨论内容,评估他们对良好坐姿习惯的认识程度。

五、教后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案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正确的坐、立、行、读的姿势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2.了解人体肋骨、脊柱骨的主要功能,懂得保护骨骼的健康。

3.逐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读的正确姿势。

重点难点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读的正确姿势。

活动准备:

1.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结合X光胶片,引导幼儿了解肋骨和脊柱骨。

1.请幼儿观察X光胶片,告诉幼儿肋骨与脊柱骨长在哪里。

2.请幼儿找一找、摸一摸自己的肋骨和脊柱骨长在哪里。

二、师幼共同观看挂图,了解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1.图一:你看见了谁?她在干什么?怎么做?

2.图二:你们看见了谁?她在干什么?怎么做?

3.引导幼儿说一说:你们想想看长期姿势不正确对身体发育有什么害处?

4.小结: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除了腰背挺直不弯曲以外,还要保持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子一拳,握笔处离笔尖一寸。

如果长期姿势不正确会影响视力,造成近视,也会影响骨骼发育。

三、结合幼儿用书“谁的姿势正确”画页。巩固幼儿对正确的坐、立、姿势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创设“哪些食物含钙多”的墙饰,激发幼儿搜集信息的兴趣,有初步的营养意识,丰富相关经验。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我们平时的姿势和动作直接影响我们骨骼的发育生长,知道了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对自己的重要性。

但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是随时都能记住这一点的,因此,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及小朋友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

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坐姿不正确对身体有害。

2、教幼儿学会正确的坐姿。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坐小椅子的?听故事《爱弯腰的豆豆》。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豆豆是怎么坐小椅子的?

教师总结:豆豆不管是上课还是写字时总爱弯腰,像弯弯的香蕉,非常不好看。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坐得直直的,这样才是神气的好宝宝。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怎样坐小椅子才是正确的?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宝宝在公交车上是怎样坐椅子的?

(2)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坐椅子的?

(3)教会我们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精品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良好的坐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习惯,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3.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坐姿习惯,认识到改正不良坐姿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坐姿,如正确坐姿、驼背坐姿等。

2.教具:小板凳或垫子,用于练习正确的坐姿。

3.讲解卡片或幻灯片,用于说明良好坐姿的重要性和正确姿势。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呈现一张图片或展示一个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良好的坐姿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2.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讲解卡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坐姿和不良坐姿的区别。

-强调正确坐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保护脊柱、减少眼睛疲劳等。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坐姿示范,并解释每个身体部位的正确位置。

3.实践练习(15分钟):

-给学生分发小板凳或垫子,让他们尝试练习正确的坐姿。

-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坐姿,确保脊柱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观察学生的坐姿,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4.反思与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良坐姿的不适之处,如背部酸痛、眼睛疲劳等。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坐姿习惯,思考是否存在不良坐姿习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和认识,以及改正不良坐姿的决心。

5.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良好的坐姿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

-提供延伸活动,如设计一张海报或绘制一幅画,展示正确的坐姿。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坐姿调整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收集学生的反思和讨论内容,评估他们对良好坐姿习惯的认识程度。

五、教后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案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幼儿健康课《良好的坐姿》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正确的坐、立、行、读的姿势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2.了解人体肋骨、脊柱骨的主要功能,懂得保护骨骼的健康。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