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10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台上)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2
为了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我们特别开展了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本次演练的主题是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演练将于20__年5月20日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内进行。参与演练的人员包括全体教师和幼儿。
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我们组织了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分工。组织机构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人员分工主要包括组织协调组、疏散引导组和抢险救护组。
组织协调组的职责是制定演练方案、宣传教育、协调指挥、信息传达和对外联系、记录总结和宣传报道等。疏散引导组的职责是引导幼儿安全有序疏散、协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安置好、协助其他组工作等。抢险救护组的职责是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处理演练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等。
在演练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方案,并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应急技能,并进行了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的讲解。此外,我们还对师幼进行了身体问询检查,并为演练准备了相应的器材。
演练正式开始后,疏散引导组的成员将根据指定的地点接应幼儿,帮助他们安全有序地疏散。抢险救护组将负责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并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专人跟踪拍摄整个演练过程。
在演练结束后,我们将全体幼儿集中到操场上,并听从园长的指挥。各班级将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园长将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紧张和严肃的态度,不准喧哗和嬉闹。演练的时间应控制在2至3分钟之内。我们要向幼儿讲清楚这次演练的意义,即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情况。
通过这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3
一、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三、活动准备:
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四)引导幼儿帮助灾区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教师:20_年青海发生了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五、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学习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方法,还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4
为了增加师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意识,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提高学生的防震和防火自救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后举行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以下是演练的具体安排: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一、广播通知要求
1. 第一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2. 第二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3. 第三次广播:消防疏散演练。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照各班级下楼的顺序,学生们应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持续2分钟)。
二、点火模拟
在教学楼南、北楼梯口放置两个盆,模拟火灾和浓烟场景,在疏散开始前点燃(由符芳丽和早班校警负责)。
三、灭火器灭火演示
由陈德辉展示如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向师生们演示灭火步骤。
四、时间统计员
负责统计消防疏散所用的时间。
演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疏散路线
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
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六、要求
1. 下周一全校演练之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和关于“火场如何逃生的技巧”的辅导。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然后低身体下楼撤离(在疏散演练时不需要携带毛巾,只需用单手捂住口鼻,低身体下楼撤离,并注意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2. 每个班级分成两行队伍下楼,每个班级有两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维护秩序。
3. 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级下楼队伍的安全,确保学生有序下楼。
4. 陈帅和符艺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
5. 强调演练过程要保持安静。
6. 楼梯口的人员安排如下:
北边楼梯口:四楼:陈在良,二楼:张亚金
南边楼梯口:四楼:牛晓,二楼:郑翠娟
通过以上演练,我们希望增强师生的应急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学校的安全环境,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5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并学习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做弹性回跳说。
2、地震预测和减少地震灾害
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开始进行地震的预测,现在的科学能够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发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提前预示地震的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的预兆。
同时,了解地震的原理和过程,对引起地震灾害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指的是P波和S波的总称,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是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地震时如何求生
学生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后,应该知道遇到地震时如何自救。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和讨论逃生的基本要领,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停留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六、拓展阅读
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地震的原因和预防地震灾害的方法。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6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安全隐患,增强他们的素质培养。同时,通过形成学习和讲授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10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1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台上)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设计2
为了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我们特别开展了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本次演练的主题是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