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2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的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地震预警视频、阅读相关地震报道、参观地震科普馆等方式深入了解地震的原因和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结,分享给同学们。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并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可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些事情真的很危险!为了小小的足球,竟然送上了一条腿,这是终身的遗憾,非常可惜!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
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 微震。这种地震震级小于2级,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定出来。
2. 有感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大约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 破坏性地震。这指的是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 强烈的地震。震级在6.5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由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时,首先不要慌乱,要保持冷静。马上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能起到缓冲作用,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脑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可以防止东西直接砸在头上。但是在墙角只能容纳一两个人。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秩序”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秩序,很容易引发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不幸遇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作为学生,面对地震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形成学习、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日本大地震以及20年4月14日7时49分,同20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样,成为世界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也是我们华夏儿女亘古无法抚平的伤疤。玉树县机古镇,伴随着大地剧烈的颤动,又有多少颗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曾经那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无情的离开了热爱它的亲人们,狼狈的一幕幕纠结着亿万民众的心,隐隐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说一说地震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五、学会自护 看地震常识,进行总结。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六、学会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1、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造成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寻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贪恋财物。
2、如被压在倒塌物下,不要随意搬动周围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保存体力,当附近有人通过时,立刻呼喊或有节奏地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轻易跳楼,尤其是高层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还有生存的希望,贸然跳楼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围人群的安全,保护好自己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财富,就是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核心经验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八、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初步了解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学习了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通过观看录像和图片以及讨论,幼儿们对地震的特点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安全演练环节,幼儿们通过模拟地震逃生和疏散,掌握了实际行动中的应对方法。这次活动不仅考验了幼儿们的反应能力和个人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安全意识。通过延伸环节的地震知识展览,幼儿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地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地震的应对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5
为了宣传并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的通知精神,提升幼儿园在应急疏散演练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体师幼在地震发生时能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行动迅速、有序逃生,特别举行了一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一、演练主题: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
二、演练目的: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20__年5月20日,在幼儿园教学楼内。
四、演练人员:全体教师和幼儿。
五、地震演练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
成员:根据需要进行安排。
(二)人员分工:
1. 组织协调组: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过程中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联系,以及演练的记录、计时、总结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2. 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组织幼儿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组工作。
3. 抢险救护组: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和档案等。在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负责将受伤人员尽快运送到指定操场,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演练准备工作:
1.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的内容,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撤离、疏散、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3. 在演练前对师幼进行身体问询检查,对于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的幼儿,安排专人照顾。
4. 准备演练器材,如话筒、报警器、照相机、救护箱等。
七、演练实施:
1. 护导人员职责:分别到各自指定地点接应幼儿,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提示,如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要小心、不要往回跑不要捡东西。同时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并排除险情。待幼儿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具体疏散地点包括东楼门外的一楼东台阶、一楼西台阶以及西楼,同时还有负责跟踪照相的人员。
2. 疏散路线安排:班级从西楼道撤出,班级从南东侧楼道撤出,任课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有后门的班级要组织幼儿分别从前门和后门撤离。
3. 演练开始: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的检查,并通过广播发出指令:“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同时报警器也开始报警,持续60秒。
(2)听到信号后,教室里的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地震来袭,进行避险。幼儿就近蹲或躺在课桌旁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的物品保护好头部,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避开窗户和吊扇,避免被砸。避险动作持续12秒。
(3)12秒钟后,负责播放报警声的李志开始,中间停顿30秒,幼儿开始向操场疏散。逃生时,任课教师在前,另一名班主任在后。
八、集中和总结阶段:
全体幼儿撤出教学楼后,一律到操场整队集合,听从园长的统一指挥。同时,各班马上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园长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九、特别提醒:
1. 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和嬉闹。
2. 演练的时间应控制在2至3分钟之内。
3. 这次演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教师一定要向幼儿清楚地讲解这一点,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情况。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2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预示现象。
2)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我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呢?了解逃生的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三、巩固逃生要领 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地震在甘肃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地震预警视频、阅读相关地震报道、参观地震科普馆等方式深入了解地震的原因和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结,分享给同学们。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并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可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些事情真的很危险!为了小小的足球,竟然送上了一条腿,这是终身的遗憾,非常可惜!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