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10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传说呢?

学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学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班主任:在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班主任: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学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时间为15分钟。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3分钟。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与拓展

这次活动,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展示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活动准备:

1、准备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以便向幼儿展示。

2、准备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包括香包、鸭蛋和粽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一些粽子,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让他们说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常看到大人包粽子、吃粽子的原因,并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图片,让他们了解人们在端午节会进行哪些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们介绍龙舟的形象和划龙舟的方式,以及人们在划龙舟的同时会做的一些附加活动。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除了划龙舟和包粽子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一些有关的风俗习惯,如挂艾叶、赛鸽子等,以丰富幼儿对端午节的了解。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给幼儿们品尝粽子,让他们亲身体验端午节的气氛。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和温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3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举行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体验我国传统的佳节,增强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教室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你们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深入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还有哪些别称呢?

2、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一些呢?(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也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吗?

2、学生们依次分享端午节的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进行总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加上许多故事和传说,所以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们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播放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为什么端午节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呢?(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品尝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的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播放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的粽子也有各自的特色,请几位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请三名来自浙江、江西、黑龙江的学生介绍)

4、主持人进行总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相关的诗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进行总结: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经流传了千百年,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的端午节民俗文化中,我们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

2、主持人进行总结: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屈原的形象依然留存在人们心中。让我们代代相传端午节,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同学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学生们,包括老师自己也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并希望同学们能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起源。

2、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了解端午节的日期,探究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起源。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关于屈原的故事,认识屈原作为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敬仰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1、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2、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3、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4、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5、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摆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以及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和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进行认读。

(五)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和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与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5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对传统食品的兴趣。

3、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民俗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二、活动准备:

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等物品。

三、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定在了5月28日。

四、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是一(1)班的学生。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__,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陈皓烨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__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__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__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思雪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我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__,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请__和__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大家欢迎!(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10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传说呢?

学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学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班主任:在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班主任: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学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时间为15分钟。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3分钟。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与拓展

这次活动,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展示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024年端午节节日教育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活动准备:

1、准备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以便向幼儿展示。

2、准备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包括香包、鸭蛋和粽子等。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