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目标:
1、结合课文学习理解词语:酸涩、慷慨陈词、屈辱等。
2、理解“教室里自然爆发出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重点:了解刘老师是一位温柔善教,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体会浓浓的师生情。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一段话,指名读。
2、师:这段话中的“苏老师”指的是我国著名作家:苏叔阳。他曾经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这是他的一位学生回忆苏老师为他们授课时的风采。苏老师上的“党史”课之所以吸引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与他的老师——教历史课的刘老师分不开的。
3、揭示课题,板书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开头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交流
2、针对这一节,提问
三、学习2-5节
1、作者从小到大,有很多老师教过他,在他看来,刘老师的教学有些什么特点呢?
默读第5节,思考,交流。(学生答得好,答得不好)
板书:动作、神态、语言;与众不同
指导朗读
2、过渡:刘老师教的是历史课,在很多人的眼中,历史是比较枯燥的。刘老师上的历史课吸引作者的有哪些?
从第四节中找到相关语句,理解“慷慨陈词”、“哽咽”等词义。
后来,作者能考入大学历史系,包括他自己在给学生们讲“党史”吸引学生,这都是与刘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板书:吸引人
3、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在写刘老师,其中第2、3节是从人物的外貌、一个动作具体展开描写的。
与同桌一起找找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能看出什么?
板书:忠厚,幽默,敬业
4、课文不但写了刘老师,还写了“我们”
出示句子,齐读,分析
文中对于“我们”的侧面描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板书:尊敬
5、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刘老师进行了分析,你对那个内容印象最深呢?找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习第6节
1、正因为刘老师是这样一位好老师,所以作者在几十年后还会——(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
2、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但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同时又与简洁的开头相呼应。
过渡:的确,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师长的引导,就象花儿离不开园丁的栽培一样。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中的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五、读写结合
4、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自主探究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诗的第1、2节一连用了6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e.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7、诗的最后一节和第1、2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最后一节回应第1、2节,这样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8、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讨论后回答)
(1)生命的起源。(2)生物进化的历程。(3)人类的出现。
9、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诗中第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意思是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
进化的科学观点,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10、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人格化,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对这首诗的通读学习,你有什么体验或感悟?
2、教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拓展延伸
见《鱼化石》艾青著
六、作业布置
1、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的手法,将当作可以和我们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
板书设计:
16.化石吟
发问想像——
遐思飞跃——神奇景色
回答呼应
科学神奇——人类伟大
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内容预览:
寓言四则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目标:
1、结合课文学习理解词语:酸涩、慷慨陈词、屈辱等。
2、理解“教室里自然爆发出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重点:了解刘老师是一位温柔善教,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体会浓浓的师生情。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一段话,指名读。
2、师:这段话中的“苏老师”指的是我国著名作家:苏叔阳。他曾经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这是他的一位学生回忆苏老师为他们授课时的风采。苏老师上的“党史”课之所以吸引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与他的老师——教历史课的刘老师分不开的。
3、揭示课题,板书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开头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交流
2、针对这一节,提问
三、学习2-5节
1、作者从小到大,有很多老师教过他,在他看来,刘老师的教学有些什么特点呢?
默读第5节,思考,交流。(学生答得好,答得不好)
板书:动作、神态、语言;与众不同
指导朗读
2、过渡:刘老师教的是历史课,在很多人的眼中,历史是比较枯燥的。刘老师上的历史课吸引作者的有哪些?
从第四节中找到相关语句,理解“慷慨陈词”、“哽咽”等词义。
后来,作者能考入大学历史系,包括他自己在给学生们讲“党史”吸引学生,这都是与刘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板书:吸引人
3、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在写刘老师,其中第2、3节是从人物的外貌、一个动作具体展开描写的。
与同桌一起找找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能看出什么?
板书:忠厚,幽默,敬业
4、课文不但写了刘老师,还写了“我们”
出示句子,齐读,分析
文中对于“我们”的侧面描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板书:尊敬
5、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刘老师进行了分析,你对那个内容印象最深呢?找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习第6节
1、正因为刘老师是这样一位好老师,所以作者在几十年后还会——(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
2、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但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同时又与简洁的开头相呼应。
过渡:的确,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师长的引导,就象花儿离不开园丁的栽培一样。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中的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五、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