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隐形的问题要经过调查才能知道真相,下面小编整理了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调研报告篇1

计生计局和部分医疗卫生系统的政协委员,深入部分县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我县医疗废物及医院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人口约xx3万,共有医疗机构xx34所,其中:县直医院6家,民营医院8家,中心卫生院10家,乡镇卫生院59家,村卫生室1298家,个体诊所xx3家。

全县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以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为主,有部分病理性医疗废物和药物性医疗废物,少量化学性医疗废物。全县建有医疗废物暂存设施83处(所有县直医院、民营医院、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均建有医疗废弃物暂存设施,镇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收集),并安装了“五防”和降温、冷藏设施,购买了收集、运输工具,配备了防护用品,建立了预案制度,购买了消毒清洁设备、药品,落实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早在20XX年,由县卫生计生局统筹协调,经医疗卫生单位推荐、比选、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统一由泸州纳溪吾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要求各医疗机构不得再采用焚烧、填埋等方式自行处置,从而结束了粗放式处理模式,开启了集中处置新模式。20xx年,由xx市卫生计生委统筹协调,负责选择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转运处置全市医疗废物。据20xx年年报统计,全县产生、转移处置医疗废物576.87吨。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长效机制。县卫生计生局成立了卫计系统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经办人员全面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负责本院和辖区村卫生站、个体诊所具体工作。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网络,确保环保工作“高效率,零障碍”推进。同时,先后出台了《xx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通知》、《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xx县环境保护局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了从业人员处置水平。全县卫计系统紧紧围绕着力解决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难点问题、具体问题,加大了医疗机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力度。重点培训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等相关知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多渠道培训方式:一是集中培训。组织专家对全县医疗机构主要领导、分管院长、具体经办人员以及各卫办主任集中培训学习;二是分批培训。每年由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培训;三是现场培训。由医疗质控站分组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同时,县直医疗机构对挂联乡镇卫生院也提供了培训咨询,乡镇卫生院对本院及辖区内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四是开展应急演练。各医疗机构制定了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各中心卫生院开展了应急演练。

(三)加强督查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处置抓实抓细。县卫生计生局先后下发了《关于成立xx县卫计系统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医疗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关于加强卫生计生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督查问题整改的通知》、《关于医疗废物、医院污水处置工作专项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等系列文件。一是成立了县卫计系统环境保护督查领导小组。下设9个督查小组,每个督查小组组长由局副科级领导担任,实行划片包干,成员既有院感专家,又有执法人员。多次对划片区域医疗机构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小组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罗列问题整改清单,要求医疗机构限期整改,逐一落实,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二是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不定期自查自纠;三是强化监督执法。近年来,全县系统内部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重在提高”的原则,立案查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案件25件,并处罚金22100元。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环保工作抓实抓细,落实落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转运处置费用高,医疗机构经济负担重。处置中心根据医疗废物产生量、医院床位、转运次数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并收取收集、转运、处置费用。为迎接环保督察,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的要求,全县由20xx年以前的每月转运2次,到今年严格每两天转运一次。据统计,20xx年全县公立医疗医疗机构交由泸州纳溪吾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费210余万元,20xx年1—9月处置费高达640余万元。在环境保护越来越严的要求下,此项费用以后会持续增加。这还不包括医疗机构场地修建、设施设备购买、从业人员工资等费用。这些费用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由于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医疗机构经济负担很重,甚至部分医疗机构靠延迟支付药款维持自身运转,长期如此,一些医疗机构运转将特别困难。

(二)建筑布局欠佳,选址不合理。个别医疗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布局不合理、场地狭小,导致医疗废物暂贮库房选址未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

(三)转运不及时,处置欠规范。一是个别村卫生室医疗废物转运不及时。有的村卫生室离辖区乡镇(中心)卫生院路途较远,路况不好或者从业人员年龄较大等原因,导致一些医疗废物没有及时转运至辖区乡镇(中心)卫生院;二是个别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不能及时转运和处置。由于xx县域面积大,医疗机构多,泸州纳溪吾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能力有限,除中央环保督察组督查之外的其他时间段,有时候没有按照两天一转运原则转运处置医疗废物,导致个别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没能按规定时间转移和处置;三是化学性医疗废物难处置。由于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置要求严格,全省还没有一个取得处置化学性医疗废物资质的机构,所以全县化学性医疗废物暂未找到有资质的处置机构进行处置。

四、工作建议

(一)强化保障机制,促长效运转。将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纳入医疗机构床位费收费项目权数和财政经费预算权数,建立由财政、医疗机构、患者共同承担机制;合理选址建好和完善废物暂储库房、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并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暂存、处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等长效机制。

(二)强化制度执行,落实责任。县环保局督促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相关配套规章、文件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台账管理、分类收集、转移联单管理以及符合医疗机构实际的应急预案及演练、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责任体系,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知识以及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

(三)强化问题整改,及时转运。针对前期发现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督促各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针对性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按目标要求整改到位。督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职责,至少每2天一次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

(四)加强联系协作,解决疑难。针对难处理的化学性医疗废物,建议由县卫生计生局牵头负责,与县环保局加强联系协作,逐级向上反映,力争尽快确定有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机构对我县化学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调研报告篇2

根据上级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培训指导,我站开展医疗废物处置调研工作,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位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我站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了调研,现将问题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由站长孙福广任组长,成员由护士组成,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物制度。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将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2、将医疗废物分别扎口密闭,针头、穿刺针、刀片等毁形后放防渗漏耐穿刺的锐气容器中,使用过得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三、加强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并做好登记工作,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放入带标有《医疗废物》专用收集袋中,2天内由xxx市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收集处置。

四、加强资料登记及管理。

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 、种类、或数量,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对我站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检调研,逐步规范了医疗操作行为,在今后我站要加强检查力度。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规范操作,彻底杜绝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对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损害。

医疗废物调研报告(二)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成立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专用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专职收集人员职责。设立“医疗废物分类表”、“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册”、“医疗废物转移多联单”等。建立了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和统一管理流程,保障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传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传染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出。医疗废物达到3/4满时,做到有效封口,贴上标签。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并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三、收集转运及专业人员管理:运送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在运送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做到持证上岗,定期体检运送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运送至暂存地。收集转运医疗废弃物时,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转运,使用指定电梯,禁载人和运送医疗废物同时进行,电梯运送医疗废弃物后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运送车辆要有防渗漏、防遗散设施,易于清洁、消毒。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严防暴露损伤,发生暴露损伤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四、暂存设施及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暂存地远离医疗、食品加工、人员活动区;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措施;易于清洁消毒暂存点消毒管理:医院暂存点的警示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整、消毒记录及时。配备相应的消毒工具、器具及设备,定期消毒,严格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采用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喷雾消毒。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医疗废物转出后对暂存点及时清洁、消毒。产生和运送医疗废物的科室,对医疗废物 、种类、重量、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内容进行登记,登记资料保存3年。医疗废物不得自行处理,禁止转让、买卖事故发生,定期督查。建立了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弃物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二次污染,确保安全。

医疗废物调研报告(三)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等处置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我们认真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对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重新要求,加强监管,今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