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在我校内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立即抢救,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注重防范,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确保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安全。

1.2编制依据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3应急预案体系

(一)统一路小学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刘校长1(第一责任人,总指挥)

副组长:周副校长137

1、通讯联络组:王(教学副校长158)张(教务副主任130),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处置情况。

2、警戒保卫组:张(总务主任138)、学校保安,负责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人员。

3、医疗救护组:刘(德育副主任138)孙(校医182),负责对伤亡人员实施临时救治和处置。

4、善后处理组:邹(教务副主任138)姜(德育副主任139),各班主任,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成立小学防范高空坠物事件应急指挥部

领导小组

总指挥:刘

副总指挥:周王

成员:刘张姜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总指挥负责召集指挥部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

2、副总指挥负责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坠物事件。

做好工作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高空坠物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

3、指挥部成员要保证通讯畅通,要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处理好突发坠物事件。

1.4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原则。

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⑵属地管理为主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故,以所在地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指挥、协助应急处置为主,有关信息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⑶预防为主原则。

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⑷及时处置原则。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后,事发学校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事故处理工作专班及时到岗,人员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

及时、快速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⑸依法处置原则。

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

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事故类型

本预案适用于路小学预防高空坠物事件,以及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

2.2事件的级别划定

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级-Ⅳ级。

2.2.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环境、地质灾害事件导致转移师生5万人以上,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后果的,对本校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2重大事件(Ⅱ级):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因环境、地质灾害事件导致转移师生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或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对本校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3较大事件(Ⅲ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4一般事件(Ⅳ级):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

3.危险性分析

3.1学校概况

小学地处路6号,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标识齐全。

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齐全。

主附教学楼内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标识均按标准配备到位。

常规安保器材、应急设施均放置在校园传达室西室;校园监控主画面及校园报警系统安置在传达室内。

3.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2应急组织成员工作职责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管理

加强应对相关危险源的安全宣传与教育;

在相应危险源处张贴安全警示标识;

每学期要开展1-2次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登记造册,督办整改,实行整改销号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学校在确认可能引发事故灾害的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开展工作部署,迅速通知相关科室和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学校要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5.3信息报告与处置

5.3.1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5

5.3.2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发现安全事故时,最先发现和接到报告的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主管领导报告,不得延误。

信息内容要准确详实。

校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或向相关单位报警。

5.3.3信息上报部门:对突发事件出现伤亡的、盗窃案值超过5000元的事件实行即发即报制度。

发现事件第一人有责任及时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并于2小时以内由校长办公室书面报告教育局。

发生消防、交通、公共卫生、人身意外、群体伤害事故以及涉及刑事案件等,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必要时根据事态发展实行滚动上报。

发现重特大安全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

5.3.4向事故相关单位报警与请求支援的方式:

报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区教育局办公室:5225

5.3.6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政工副校长

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校长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由领导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

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6.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响应程序

6.1分级响应

6.1.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应急响应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发生后,校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同时报请区教育局启动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在区教育局、区政府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情况及时报区教育局和区政府。

重大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重大事件(Ⅱ级)发生后,校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同时报请区教育局启动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在区教育局、区政府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情况及时报区教育局和区政府办公室。

较大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较大事件(Ⅲ级)发生后,请求区教育局相关责任科室(单位)立即组织力量深入事发地,指导、协助学校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6.1.4一般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一般事件(Ⅳ级)发生后,请求区教育局相关责任科室(单位)密切与学校联系,指导、协助学校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6.2响应程序

6.3应急结束

只有在下述几方面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

(1)造成事故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已经达到规定的安全条件,生产、生活恢复正常。

(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为防止事故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关停的水、气、电力及交通管制等恢复正常。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经对现场进行检测,确认造成事故的各方面因素,以及事故引发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已经达到规定的安全条件,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终止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通知相关部门及学校危险解除。

7、后期处置

7.1应急工作结束后,学校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学校要做到:

⑴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

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

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

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⑵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⑶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和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⑷总结经验教训。

要引以为戒,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有关总结等及时报送区教育局办公室。

⑸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案件侦破与事故调查工作。

7.2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加强有关预防措施。

(1)要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危房及其改造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控;关注学校及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反映重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措施;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等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在我校内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立即抢救,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注重防范,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确保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安全。

1.2编制依据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3应急预案体系

(一)统一路小学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刘校长1(第一责任人,总指挥)

副组长:周副校长137

1、通讯联络组:王(教学副校长158)张(教务副主任130),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处置情况。

2、警戒保卫组:张(总务主任138)、学校保安,负责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人员。

3、医疗救护组:刘(德育副主任138)孙(校医182),负责对伤亡人员实施临时救治和处置。

4、善后处理组:邹(教务副主任138)姜(德育副主任139),各班主任,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成立小学防范高空坠物事件应急指挥部

领导小组

总指挥:刘

副总指挥:周王

成员:刘张姜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总指挥负责召集指挥部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

2、副总指挥负责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坠物事件。

做好工作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高空坠物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

3、指挥部成员要保证通讯畅通,要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处理好突发坠物事件。

1.4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原则。

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⑵属地管理为主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故,以所在地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指挥、协助应急处置为主,有关信息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⑶预防为主原则。

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⑷及时处置原则。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后,事发学校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事故处理工作专班及时到岗,人员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

及时、快速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⑸依法处置原则。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