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2023春节期间保供稳价方案,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前来参考阅读。
2023春节期间保供稳价方案1
面对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及寒冻天气带来的双重考验,我市不折不扣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各项保障工作。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
“两节”(元旦、春节)期间,市民的“菜篮子”供应情况如何?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与研判,打出保供稳价“组合拳”,多举措稳定“供应链”,全维度织密“保供网”,全方位保障全市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渠道畅通、价格稳定、服务快捷,让“菜篮子”装得更多、拎得更稳,让百姓过一个祥和温馨的年节。
稳定“供应链”畅通大物流拓宽“菜篮子”购销渠道
昨天凌晨,位于同安的闽夏市场车水马龙,一车车来自全国主产区的蔬菜,等待检测后入厦。
市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天都有4000多吨蔬菜从全国各地调运来厦,保障厦门及周边地区的供应。
市商务局统筹商务资源,联动夏商集团、银祥集团等重点供应企业,加强对生猪、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调运、储备和市场的及时供应,组织主要基地及供销大户、批发市场、配送保障、零售终端等,全链条组织商品货源。
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开拓购销渠道,提升调度效率,与省内外11家紧密型生猪外埠基地、27家蔬菜外埠基地保持紧密合作。
如今,我市每日调运超过4000头生猪和超过4000吨的蔬菜,不仅能够满足我市市场的需要,还可以辐射周边地区。
此外,如遇供应不足等紧急情况,我市还将及时启用蔬菜批发市场冷库内耐储蔬菜,储备量可以满足市民多日的蔬菜需求。
市商务局与交通运输部门密切配合,畅通大物流,稳定供应链。
一方面保障“菜篮子”产品“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适时开辟车辆绿色通道专用道口,提高“菜篮子”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储备“菜篮子”产品应急运输车辆10台,适时在全市范围内调用货运运力补充物资运力不足,确保“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织密“保供网”加强生产快速投放有效满足市民需求
节日期间,更多美味的“本地菜”将走向市民餐桌。
近日,翔安许厝村、凤路村的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合作社工作人员将刚收割的一垄垄包菜、土豆装进箩筐搬上卡车,送往夏商批发市场——发挥本地叶菜应急基地的供应能力,我市加大力度抓好本地蔬菜生产,保障市民消费量大的叶菜供给。
目前,本地叶菜产量可达到3.6万吨,可以有效满足市民对新鲜叶菜的需求。
芽苗菜生产快,产量高,是我市蔬菜供应的应急补充品类,适时启动芽苗菜生产并进行快速投放——厦门市积极探索多品类投放,立体保障市场供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节”期间,市商务局还将协调象屿集团、好绿盛公司等芽苗菜生产、储备企业,准备黄豆等豆芽生产原料及生产设备,做好应对极端情况下蔬菜生产投放,紧急情况下4-7天即可完成生产投放市场,每天产能可达100吨左右。
打出“组合拳”补贴聚流储备托底确保随时调得动、用得上
深化本地叶菜应急基地深化合作,加强农产品生产;畅通大物流,保障“菜篮子”产品“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减免;适时启动平价商店,政府差价补贴销售农副产品稳价惠民;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启动蔬菜紧张期供应量补贴机制,吸引更多蔬菜来厦集散……关键时刻物丰价稳,与我市各部门协同联动,多举措加强调控、做好储备、聚流兜底不无关系。
记者了解到,“两节”期间,我市多部门还将视天气影响情况,继续全链条、多维度打出政策“组合拳”,强化调控兜底,凸显聚流效应。
“两节”前,生猪价格创下近几年来的新低,不过,抓好生猪生产供应仍然是重点——质优价低,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预计将会有所增加,我市商务部门也提早做好了监测,加大调运和动态储备。
记者了解到,我市积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巩固提升生猪产能,重点推进翔安古宅村新建生猪养殖场建设,确保我市生猪自给率保持在20%以上。
此外,目前我市储备的冻肉可在需要时随时投放市场。
此外,水产品、禽类也将加大动态储备及投放力度。
据悉,“两节”期间,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每天将有300多种水产供应。
据悉,夏商水产品集团、万翔物流自有冷库的水产品、冻禽产品储备,储备品类主要有鱿鱼、带鱼、赤棕鱼、鸡腿、鸡翅、鸡胸肉等,可满足我市30天的供应需求,确保随时调得动、用得上。
2023春节期间保供稳价方案2
有效开展春运期间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办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帮助农民工在春节返乡时走得了、走得好”为目标,以票务办理、安全宣传、旅途关爱、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为内容,广泛组织动员志愿者队伍,整合社会资源,策划开展春运期间关爱农民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和关爱农民工的温暖氛围,帮助农民工顺利返乡、温暖过节。
二、活动内容
(一)票务办理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深入建筑工地和企业,调查了解农民工返乡时间、出行方向和购票需求,为客运部门做好春运安排提供参考。
宣传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方法,深入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社区开展团体票预订、上门售票服务,帮助不熟悉电脑操作的农民工办理网上订票和代理取票业务。
在各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增设售票窗口以方便农民工购票。
责任单位:市交委、市政府火车站管委办、市建委、市交管局、市总工会。
(二)温暖出行志愿服务活动。
在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双流机场,建立春运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向农民工发放春运出行资料,提供主要交通路线信息。
对重大异常波动不报、漏报、瞒报、迟报的严肃追责。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
(三)及早备货补货。
引导、组织农贸市场、商超、社区超市、便利店等营业场所尽早与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对接,利用市场化手段建立稳固可持续的供求关系,锁定货源,及时保质保量采购、调运、储备足量的菜、果、肉、蛋、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要备足大白菜、圆白菜、土豆、白萝卜、胡萝卜、大葱、洋葱等耐储蔬菜,满足居民居家生活基础需求,指导商家提高补货、补架频次,做到存货在店、存货在架,避免出现空柜、空架,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
(四)提供充足货源。
落实省委、省政府及新区保供工作部署,动员市场主体积极备货。
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结合实际,赴域外采购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及时关注跟踪舆情,客观准确报道市场供求情况和保供稳价成效,稳定社会预期,增强民众信心。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
(五)发挥电商作用。
加强与省内外线上平台联系,及时获取重要生活必需品供需信息。
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完善线上平台商品进销管理系统,加大生活必需品采购,必要时组织力量驻厂进货,确保重要商品不断档。
指导大型商场加大线上销售力度,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高商品网订配送比例。
充分利用社区便利店和社区智能自提柜资源,广泛提供自寄自取为主的收派件服务。
指导餐饮企业提高线上供应能力,满足各类社会消费需求。
指导督促商贸流通企业保留现金支付渠道,切实满足老年等群体支付需求。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
(六)有效防控疫情。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情况专项检查,指导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百货店、饭店等商贸流通企业,做好消毒通风、员工顾客戴口罩测温等工作,为顾客提供免洗洗手液、一次性消毒纸巾等用品,通过广播和大屏等宣传防控知识,确保购物场所安全。
要督促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及相关冷库等经营主体不断完善防控处置工作方案和预案,加强对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水产品仓储等经营环节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提升疫情防控能力,防止由物及人的疫情传播扩散。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健局、各沿街分包单位、各乡镇、社区)
(七)实现安全生产。
结合现阶段疫情防控及“双节”期间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特点,着重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加强对商场、超市、餐饮企业、批发市场等人员和货物密集场所及直销、药品流通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指导成品油流通经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规定要求,配合做好加油站等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排查;落实冬春火灾防控措施,取消各类商贸展览、促销活动等大型集中性活动的开展。
督促企业广泛宣传用气、用电、消防等安全生产知识和救援常识,推动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改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
(八)优化市场环境。
开展岁末年初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聚焦互联网、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力度,强化抽检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维护好生活必需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囤积奇、哄抬物价等行为。
要求企业切实负起社会责任,加强价格自律,稳定商品价格,在经营过程中维持以往正常加价率和利润,严格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跟风涨价、借机牟取暴利,不得利用虚假方式和不正当手段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
出现违法违规问题的,一经查实严厉处罚并依程序公开曝光。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九)联系重点企业。
从全县选出代表性强、覆盖面广、销售额大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超市作为重点联系单位,由责任单位及科室分包直联,聚焦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供应、疫情防控中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掌握其经营状况,加强政策引导,帮助其解决困难、扩大销售、提高效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服务,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责任单位:县改发局、县市场监管局)
(十)预备应急响应。
从全县选出销售额高、储备规模大、物流配送能力强的重点农批市场、重点商超作为重点保供单位。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立市场联动联保机制,动员生活必需品经营企业快速支援、保障供应。
三、救助途径
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困难群众和其他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防控物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陈平鸽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人大主席周江峰、党工委副书记何云、纪委书记张鹏、副主任张卫朋、维稳办主任范琳、武装部长杜鹏、司法所所长、维稳办副主任曾恩杰担任,成员组办有民政办、财政所、党政办、党建办、食药所、创文办、纪委办、环卫所、治霾办、经发中心、应急办、农业组、兽医站、便民大厅、土地办、计生办等,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具体工作由区民政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各村具体负责实施。
各成员要履职尽责,尽快做好困难群众摸排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通过电话联络、了解困难,因需救助、代购服务等多种形势,真正将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包抓到户、包抓到人,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城乡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家中,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
四、责任分工
1、由民政办负责,做好城乡低保户、城乡特困人员摸排工作,设立临时救助热线,汇总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需求;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摸排工作,同时,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汇总工作。
做好全办贫困残疾人和其他确需救助的残疾人摸排工作。
做好面向贫困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的社会捐助衔接和物资分配工作。
简化低保审批和临时救助流程,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2、由民政办牵头,便民大厅、农业组和各村委会配合,做好辖区流浪乞讨人员摸排救助工作;
3、由计生办负责,做好全办空巢老人、失独家庭摸排工作,同时协助民政办做好全办困难群众和各类残疾人相关防护物资保障工作;
4、由经发中心、土地办、食药所负责,做好辖区企业、工地和门店中外省市滞留人员统计和服务工作;
5、由计生办负责,协调卫生院和区卫健局,确保有就医需求的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及时就医;
6、由便民大厅负责,各村配合,做好辖区困难群众就业需求的摸排统计工作,同时协调辖区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7、由纪委办负责,党建办、民政办配合,做好参与包抓党员干部督查工作;
8、由财政所负责,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和各类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防护物资的采购和资金保障工作,协调党政办、计生办等相关部门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2023春节期间保供稳价方案6
一、疫情防控物资目录
(一)医用防护用品。
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KN95口罩)、乳胶检查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隔离衣、防护服等。
(二)消毒用品。
包括速干手消毒剂、75%和95%酒精、酒精棉花、84消毒液、泡腾片、消毒粉、含氯消毒剂等。
(三)体温检测仪(含额温枪、体温计)。
(四)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二、分类使用原则
(一)村、社区(经联社)卡点
通用物资:
体温检测仪、75%(95%)酒精、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二)转送人员
疑似病例接送人员。
N95口罩、防护服、乳胶检查手套、速干手消毒剂、护目镜、75%(95%)酒精、含氯消毒剂。
发热观察病人转送人员。
一次性外科手术口罩、KN95口罩、乳胶检查手套、防护服、75%(95%)酒精、含氯消毒剂。
(三)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医护人员:乳胶检查手套、速干手消毒剂、KN95口罩、隔离衣(防护服)。
看护、管理、备餐人员:体温检测仪、一次性医用口罩、75%(95%)酒精、84消毒液。
环境消毒:75%(95%)酒精、泡腾片、含氯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四)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六人小组成员
一次性医用口罩、75%(95%)酒精、乳胶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