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幼儿园中班垃圾活动方案精选7篇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处理,懂得垃圾分类的益处。
2、有环保意识,做到积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两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垃圾动漫视频。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四、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两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另一组清理不可回收的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两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六、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活动目标:
1、熟悉可回收、不行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垃圾的危害。
4、学会爱惜环境,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预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干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行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带着幼儿观看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整理垃圾的欲望。
2、老师出示可回收、不行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行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行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行回收的?
3、关心小熊整理垃圾。
4、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行回收垃圾的了解。
5、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状况。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老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行回收”关心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育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主动的作用。由此可见,四周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奇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到处是教育。
一、活动背景
由于农村幼儿垃圾分类意识薄弱,乱扔垃圾现象频出,为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以爱护环境为目的,培育“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意识,依据本园实际状况,特制订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
本实践活动通过幼儿亲身去参加到垃圾分类活动中,培育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宣扬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幼儿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宣扬分类垃圾的详细做法,引导幼儿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爱护环境;最终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示幼儿们时刻留意垃圾分类回收问题。从而喜爱四周环境,进而到达喜爱大自然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学会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卫士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x月30-x月3日;校内内
五、活动对象
xxxx幼儿园全体幼儿
六、活动参加人员及职责
1、德育主任:负责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在幼儿园实施的总体筹划部署。
2、各班班主任:负责班会、演讲竞赛的进行与垃圾分类学问的渗透。
3、主持人:大一班班主任。
4、评委:园长、副园长及主任老师。
5、后勤老师:帮助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
七、活动流程
(一)预备阶段(7月30日-8月1日)
1、幼儿园制定“爱护地球,从垃圾分类做起”宣扬手册下发给幼儿,通过宣扬垃圾分类唤起幼儿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
(1)幼儿园印发垃圾分类宣扬手册。
(2)各班下发垃圾分类宣扬手册。
(3)幼儿研读手册,了解垃圾分类的要点。
(4)对垃圾分类有了肯定的了解之后,组织各班班主任进行主题班会。
2、班主任开展“垃圾分类小能手”主题班会,并播放垃圾分类视频,让幼儿们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班主任播放视频,幼儿观看,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2)幼儿商量:常见的垃圾有哪些?垃圾的种类有哪些?如何进行分类?
(3)幼儿对垃圾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进行学问储备,为演讲竞赛做预备。
(二)实施阶段(8月2日-8月3日)
1、全园范围内进行“垃圾分类我最棒”演讲,使幼儿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
(1)各班在本班内抽签确定演讲挨次。
(2)各班在班级内角逐出演讲竞赛前5名,进入全园演讲竞赛。
(3)德育主任讲话阐述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
(4)竞赛选手赛前抽签。
(5)主持人讲话进行选手介绍。
(6)后勤老师负责播放音乐。
(7)评委打分,竞赛结束。
(8)主持人进行活动总结。
2、幼儿园发动全体幼儿进行“清洁小行家”实践活动,检验预备活动阶段的效果,通过对校内内的垃圾回收和分类,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垃圾分类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1)班主任带着本班幼儿进行本班担当区的垃圾回收。
(2)各班幼儿将自己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
(3)班主任带着全班幼儿进行“分类小专家”阅历共享会,请各小组派代表轮番上讲台汇报各自小组的垃圾分类方法,在商量中稳固垃圾分类的学问。
(4)班主任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5)各班下发垃圾分类活动宣誓书。
八、活动延长
1、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教育教学,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把“垃圾分类”纳入到平常幼儿的学习中。并布置“居家小能手”课后作业,将垃圾分类的视频上传班级群。
2、老师进行各领域教学相互渗透,在艺术领域编制“垃圾分类童谣”,绘制垃圾分类宣扬海报等。
3、各班幼儿依据活动主题,绘制“垃圾分类我先行”手抄报,布置班级文化墙,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们渗透垃圾分类,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幼儿重视环境爱护。
九、详细要求
1、前期动员,形成气氛:幼儿园宣扬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课间小结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传达给幼儿。
2、形成打算,准时反馈:每个学期做好班级“垃圾分类”打算、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反馈垃圾分类的效果,如消失问题准时调。
3、隐性教育,日益熏陶:利用每期的幼儿园主题墙进行宣扬,开拓相关“垃圾分类”板块。
4、资料收集,整理共享:幼儿园、家长内外联动,丰富垃圾分类资源库。
5、增加实践,展现成果:鼓舞幼儿在校内外进行垃圾分类,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
十、留意事项
1、活动过程中留意要解释说明清晰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要求、规章等等。
2、活动中留意加强互动,多让幼儿参加,关于环保问题几乎没有特殊固定的标准答案,所以要留意听幼儿们的回答,对其中的闪光点要准时发觉,赐予确定和鼓舞。
3、活动结束时,留意指导幼儿们把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贯彻到生活小事当中。
4、将垃圾分类作为幼儿园常态化工作,在各个方面渗透给幼儿,将环保观念与行为相结合。
此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幼儿们的垃圾分类理念,让每位幼儿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通过家园合作,将分类理念延长到了每个家庭,带动幼儿身体力行践行垃圾分类要求,让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化人心。
【活动目标】
1、熟悉垃圾分类标志。
2、辨别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节省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爱好。
6、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预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仔细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学问。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行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沟通共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沟通。(拿着记录表,相互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很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常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假如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索,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熟悉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认真观看,你们发觉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行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行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别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当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行回收垃圾,应当扔进不行回收垃圾箱中。
(2)商量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商量。(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行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情愿把商量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行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刚分的特殊好,老师特殊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垃圾的危害。
4.学会爱护环境,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幼儿园中班垃圾活动方案精选7篇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处理,懂得垃圾分类的益处。
2、有环保意识,做到积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两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垃圾动漫视频。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四、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两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另一组清理不可回收的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两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六、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活动目标:
1、熟悉可回收、不行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