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确诊阳性后的流程措施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确诊阳性后的流程措施1
1报告
当PCR实验室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时,医疗机构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地卫健委报告,立即登录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小时内网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并根据临床诊断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
(一)疫情波及范围研判及对策
启动应急预案,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与属地疾控中心、卫生健康委、政府部门共同研判疫情可能造成的波及范围,制定停诊方案、在院工作人员闭环管理方案和患者分流方案。
向属地卫生健康委报备停诊方案,经批示后,向社会宣布“封院”事宜。
同时应快速完成以下工作:
1、院办快速通知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在封院前回到各自岗位,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时汇报到岗科主任、护士长情况。
2、人力资源部第一时间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供各科室在院工作人员名单及数量。
后续尽快报告以科室为单位的院外居家隔离工作人员名单(提供给属地CDC)。
工作人员名单包括外包人员:保洁、保安、食堂、超市等所有工作人员。
3、医务部:第一时间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按病区统计住院患者及陪人名单。
4、门诊部:第一时间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滞留门诊患者及陪人名单,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手机号、身份证号、详细现住址、陪人要特别注明是谁的陪人。
(二)应急组织架构及分工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在院工作人员多寡及专业特点,结合在院病例数量及病情,对封院后在院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和赋予以下职责:
1、后勤保障组及职责:由后勤人员、医生、医技、药剂师、护士、保洁和行政等人员组成,指定一人为组长,负责工作量统计,于每日定时上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1)分区负责为各病区患者、陪人及在院工作人员送一日三餐,由组长统计每餐拟进餐人数和已送餐份数,以便合理支配有限食材,做到不浪费,最大限度发挥物用。
(2)组建消毒组:与各科室护理人员协同完成消毒前环境新冠核酸标本采集转运、每日一次的环境清洁消毒、消毒清洁后环境新冠核酸标本采集转运工作。
由组长统计使用的消毒液量、环境标本采样管数和采集点位数量。
于每日定时上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3)负责生活物资、清洁用品保障:物资进入院区前应经过消毒处理、登记后,方可进入。
由专人负责统计进出消毒物资量,于每日定时上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4)负责医疗废物回收、转运,指定专人统计医疗废物转运量(袋数和重量Kg),负责污水应急处置(按照新冠要求处置)。
于每日定时上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2、保卫科:负责管控医院门禁(只进不出),设卡口对进、出人员进行核实和管控。
协助属地CDC流调人员进行流行病调查(调取监控)。
3、核酸采样组:分区负责辖区所有在院人员新冠核酸标本采集和转运。
由专人负责以科室为单位统计采样人数,每日定时上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4、医疗组:负责在院患者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对可以离院的患者,做好移驻隔离酒店准备和其他患者转院的医疗保障。
5、护理组:组织在院患者护理、负责环境清洁消毒、消毒效果评价(采集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标本)。
6、检验组:及时完成在院全员核酸检测和环境物表核酸检测,及时上报检测结果。
每日定时汇总核酸检测结果上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7、感控组(公卫工作范畴):
(1)流行病调查组:协助属地CDC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视频监控、查门诊挂号信息、甚至门诊日志、辅助科室接诊日志等,协调密接人员和次密接人员集中隔离。
(2)感控督导组:由各科室指定一名医生或护士人员承担本科室感控管理工作,与感控专职人员共同组成督导体系,分区督导,将督导中发现问题和整改措施进行汇总,于每日定时报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3)感控相关信息汇总组:
①在原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疫情特点制定环境清洁消毒方案、流程,经科主任审核后,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批发文,各科室遵照执行,各督导组督导落实。
②负责于每日定时收集各督导组感控问题清单,进行汇总。
若阳性病例仍在医院内,重新采样、复核;若阳性病例不在医院内,报疾控部门安排属地追阳、采样和检测复核,医院追踪检测结果。
二、应急处置(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
(一)隔离转运感染者。
立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地隔
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非抢救生命等特殊医疗救治需要禁止离开隔离区域。
请示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二)封控区域、管控人员。
一是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院感、流调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
二是根据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就地做好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区域就地静止,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三)四类摸排。
门诊部查实出诊情况;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调取扫码、缴费等相关信息,掌握感染者在医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防护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进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
1.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相关区域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依次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和空调通风系统消毒清洗,再次采样、检测。
2.区域核酸检测。
检测要确保区域,建议双采单检,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
3.封控区域接续诊疗和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病情不允许出院的住院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病情不允许转运的住院患者,在医院隔离病房单人单间(必须具备独立洗手间)继续治疗;病情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出院转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和各类陪人,转集中隔离点。
一般接触人员:人事部门做好通知传达及管理,按照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
其他工作人员: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健康监测。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时确定驻地隔离酒店,医院、隔离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后,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综合处置
(一)流调与溯源。
牵头第一时间调派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
(二)做好隔离转运准备。
紧急协调做好“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集中隔离酒店准备、转运车辆调配、生活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组织应急支援。
分类分专业组建并完善医务人员应急支援队伍,对封控医疗机构进行积极支援。
(四)组织填报相关信息。
确诊阳性后的流程措施3
随着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在特定人群和部分居民中逐步推广应用,需要对检测呈阳性者进行快速报告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