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6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1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高层建筑的物业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坠物、抛物事件的发生。

确保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各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物业范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各楼宇安全管理,有关安全卫生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程序实施处置。

(三)实施原则

1、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抢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4、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5、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6、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高空坠物的预防

(一)对非人为造成的高空坠物的预防

1、开展建筑附着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定期对公共场地和公共设施设备、窗户及玻璃、户外广告牌和空调主机等户外附着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整改并登记在册。

2、在刮大风时,告知业主住户关好门窗,搬掉阳台边的花盆,防止高空坠物。

3、针对高空坠物所做的具体工作,进行记录与登记,作为工作证据。

(二)预防人为高空抛物的应对措施

1、采取预防为主,与居委会、派出所等部门相互配合,从宣传入手,长期经常性宣传,发动群众监督,对于不听劝阻,屡教不改的个别人员,与治安机关联合采集证据,予以处罚,防止高空坠物。

2、加强技防措施,利用监控探头等进行监测提高监督的作用。

3、明确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创造“高空抛物可耻”的和谐氛围

三、高空坠物应急处理

(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

1、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

2、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加强对其监督。

3、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调查,同时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提高对此事的关注度。

4、对无事故损失高空坠物的投诉,及时到现场处理,记录相关情况,并对事情进行调查走访安抚,并予以回访。

(二)发生损失的事故处理

1、高空坠物引起设备设施损坏

(1)秩序维护部人员接到高空坠物投诉或事件出现时,立即进行调查,迅速辨认抛物方向、楼层号码、位置,设法寻找违例者。

(2)如有需要可向违例者发出警告,并报告警察。

(3)如果未能找出违例者,在有需要时通知所有业主,并指出该行为的严重性。

(4)派人看管好抛下的物品(证物),如所抛的物品砸坏公共设施、车辆等,应用线圈围起来,并拍照存案。

(5)记录一切详情于日常管理记录簿内。

2、高空坠物引起人员受伤

(1)通知救护车及公安机关(医疗急救电话:120)。

(2)协助照顾伤者。

(3)设法寻找违例者或证人。

(4)封锁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他人进入,等待公安人员到场。

(5)记录一切有关资料于物业日常管理记录簿内。

(6)报告公司总经理及呈交书面报告。

(7)协助赔偿事宜的调解。

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2

1.0目的

规范各物业服务区高空抛物的预防措施及发生高空抛物时的应急处理办法,维护业主和公司利益。

2.0范围

适用于各项目。

3.0过程和方法控制

3.1高空抛物的预防

3.1.1由于公司服务的项目具有楼层高、人群居住相对集中的特点,人为或非人为高空落物现象时有发生,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应尽量远离楼宇,以免发生意外。

3.1.2每个工作人员都应做好预防措施,全面排查本项目内各住户阳台、窗户及外墙贴面。

若发现住户阳台、窗户上放有易坠物品,应及时上门与住户沟通,让其将物品移到安全位置,并做好登记,定期检查。

若外墙贴面有坠物隐患,及时上报,并将楼下危险区域用警戒带隔离,由物业服务中心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修缮。

3.1.3加强对住户的宣传教育,设立宣传栏。

将每次发生高空抛物的物品、照片收集后,每季度在本项目内进行一次公开展示,强调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和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3.1.4在楼宇危险范围处设立警示标志,提高行人的警惕性,尽量避免车主将车停放在危险位置。

3.1.5当接到台风暴雨信息时应用消防广播系统、各楼栋公告栏张贴通知等形式通知各住户做好安全防范。

同时,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组织全体员工对本项目内所有的住户阳台、窗户、楼体外公共设施、广告牌等易造成高空抛物的地方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固。

3.2发生高空抛物的应急处理

3.2.1现场岗位若发现高空坠物或接到相关信息,应及时向监控中心汇报,监控中心及时通知就近岗位前去查看,同时保护现场,通知安全领班、主管前来处理。

3.2.2若因高空抛物而砸伤(死)行人,岗位首先报告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在第一时间通知安全领班、主管、部门负责人赶至现场处理。

3.2.3安全主管赶到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增派人员,并视情况拨打120急救或送医院,同时记录现场情况及事件经过,并立即对现场拍照记录。

3.2.3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品质管理部及公司领导报告,决定是否通知受伤害或伤亡人员的家属。

如属当场死亡,应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众,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前来处理,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4处理完后,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安机关意见安排人员用最快速度清理现场。

3.2.4若因高空抛物而砸坏车辆,应及时通知巡逻岗或客服部查找车主,联系车主到现场协助处理。

对现场进行拍照保留证据。

3.2.5根据坠落物品,安全主管应马上组织人员对可疑的楼栋挨家挨户查找物品的来源,如找到了责任人,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若找不到责任人,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警和报保险公司处理。

3.2.6部门根据高空坠物产生的受损(伤)情况,及时填报《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报公司领导、总经办及品质管理部。

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3

1、避免自然力造成坠物。

在大风暴雨天气及时关窗,收好可能因风大刮落的物品如晾晒的衣服,阳台的花盆等。

2、经常检查空调室外机、外飘窗、防盗网等设施,到一定年限后及时更换。

随着目前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常见。

高层建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比如高空坠物的问题,是严重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6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高空抛物预防与应对措施1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高层建筑的物业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坠物、抛物事件的发生。

确保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各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物业范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楼宇安全管理,有关安全卫生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程序实施处置。

(三)实施原则

1、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抢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4、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5、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6、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高空坠物的预防

(一)对非人为造成的高空坠物的预防

1、开展建筑附着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定期对公共场地和公共设施设备、窗户及玻璃、户外广告牌和空调主机等户外附着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整改并登记在册。

2、在刮大风时,告知业主住户关好门窗,搬掉阳台边的花盆,防止高空坠物。

3、针对高空坠物所做的具体工作,进行记录与登记,作为工作证据。

(二)预防人为高空抛物的应对措施

1、采取预防为主,与居委会、派出所等部门相互配合,从宣传入手,长期经常性宣传,发动群众监督,对于不听劝阻,屡教不改的个别人员,与治安机关联合采集证据,予以处罚,防止高空坠物。

2、加强技防措施,利用监控探头等进行监测提高监督的作用。

3、明确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创造“高空抛物可耻”的和谐氛围

三、高空坠物应急处理

(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

1、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

2、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加强对其监督。

3、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调查,同时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提高对此事的关注度。

4、对无事故损失高空坠物的投诉,及时到现场处理,记录相关情况,并对事情进行调查走访安抚,并予以回访。

(二)发生损失的事故处理

1、高空坠物引起设备设施损坏

(1)秩序维护部人员接到高空坠物投诉或事件出现时,立即进行调查,迅速辨认抛物方向、楼层号码、位置,设法寻找违例者。

(2)如有需要可向违例者发出警告,并报告警察。

(3)如果未能找出违例者,在有需要时通知所有业主,并指出该行为的严重性。

(4)派人看管好抛下的物品(证物),如所抛的物品砸坏公共设施、车辆等,应用线圈围起来,并拍照存案。

(5)记录一切详情于日常管理记录簿内。

2、高空坠物引起人员受伤

(1)通知救护车及公安机关(医疗急救电话:120)。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