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总则
为了及时应对校内高空坠落伤亡事故发生,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措施
1、现场第一人迅速通知主任和校医到场处置,主任通知总务处用警戒线对伤员周边区域进行封闭,要求无关人员立场。
2、校医让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若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都要对伤员伤患部位进行固定。
5、若伤员有断肢等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6、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7、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8、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校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三、常备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四、通讯联络
学校应急领导小组:5XX1XX1X手机:1XX6XX6XX20
医院救护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五、注意事项
重伤员运送地用担架,有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一、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
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XXX、XXX、
三、应急程序
1、报警: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领导报告。
2、下令: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校园广播):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疏散
A、疏散命令:由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紧急状态下,值班主管可在上报校应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
B、疏散广播:“请注意,这是疏散广播,请你按照老师的规定,沿疏散标志从安全出口撤离”。
C、疏散路线:现场指挥应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
D、疏散顺序:在火灾中,应按先“先下层”,后“后上层”,的顺序疏散学生。
(靠近出口和最不利疏散的区域内的学生可先安排疏散。)
E、疏散引导:疏散引导小组的任务是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
在拐角、叉道处应有人员引导,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再次踩踏事故发生。
F、撤离方向:所有学生要沿着规定的路线,有秩序的撤离到学校的操场。
G、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应选择在非事故威胁区域,总指挥或现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做出选择,发出指令。
H、人员清点:疏散引导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并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
疏散引导小组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四、救护
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应快速集合、立即投入现场救护工作,以达到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减轻痛苦的救助目的。
1、营救:医疗组应千方百计地营救滞留在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其安全转移。
2、救治: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
A、优先处理损伤危及生命但可救治的伤员。
B、其次处理用紧急救治措施可稳定病情的伤员。
C、然后处理受伤后生理上没有太大改变的伤员。
3、转送:转送伤员时,应当根据伤员的情况以及附近医院的技术力量和特点,合理地转送到相应得医院,避免再度转院。
4、车辆:应当优先安排伤员急救用车辆。
医疗救护组应随时将救援情况(已转移的伤员、正在救治的伤员、还未获得救助的伤员等)向应急总指挥部报告。
医疗救护组应主动配合疏散引导组做好人员的清点工作。
4、维护:保卫小组在保卫干事的带领下,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小组要及时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领导、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体局报告。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在我校内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立即抢救,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注重防范,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确保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安全。
1.2编制依据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3应急预案体系
(一)统一路小学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刘校长1(第一责任人,总指挥)
副组长:周副校长137
1、通讯联络组:王(教学副校长158)张(教务副主任130),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处置情况。
2、警戒保卫组:张(总务主任138)、学校保安,负责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人员。
3、医疗救护组:刘(德育副主任138)孙(校医182),负责对伤亡人员实施临时救治和处置。
4、善后处理组:邹(教务副主任138)姜(德育副主任139),各班主任,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成立小学防范高空坠物事件应急指挥部
领导小组
总指挥:刘
副总指挥:周王
成员:刘张姜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总指挥负责召集指挥部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
2、副总指挥负责学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坠物事件。
做好工作校预防高空坠物事件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高空坠物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
3、指挥部成员要保证通讯畅通,要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处理好突发坠物事件。
1.4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原则。
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⑵属地管理为主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故,以所在地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指挥、协助应急处置为主,有关信息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⑶预防为主原则。
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⑷及时处置原则。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后,事发学校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事故处理工作专班及时到岗,人员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
及时、快速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⑸依法处置原则。
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
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事故类型
本预案适用于路小学预防高空坠物事件,以及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
2.2事件的级别划定
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级-Ⅳ级。
2.2.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环境、地质灾害事件导致转移师生5万人以上,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后果的,对本校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2重大事件(Ⅱ级):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因环境、地质灾害事件导致转移师生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或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对本校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3较大事件(Ⅲ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2.4一般事件(Ⅳ级):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
3.危险性分析
3.1学校概况
小学地处路6号,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标识齐全。
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齐全。
主附教学楼内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标识均按标准配备到位。
常规安保器材、应急设施均放置在校园传达室西室;校园监控主画面及校园报警系统安置在传达室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预防高空坠物安全预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总则
为了及时应对校内高空坠落伤亡事故发生,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措施
1、现场第一人迅速通知主任和校医到场处置,主任通知总务处用警戒线对伤员周边区域进行封闭,要求无关人员立场。
2、校医让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若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都要对伤员伤患部位进行固定。
5、若伤员有断肢等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6、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7、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8、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校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三、常备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四、通讯联络
学校应急领导小组:5XX1XX1X手机:1XX6XX6XX20
医院救护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五、注意事项
重伤员运送地用担架,有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一、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
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XXX、XXX、
三、应急程序
1、报警: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领导报告。
2、下令: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校园广播):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疏散
A、疏散命令:由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紧急状态下,值班主管可在上报校应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
B、疏散广播:“请注意,这是疏散广播,请你按照老师的规定,沿疏散标志从安全出口撤离”。
C、疏散路线:现场指挥应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