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1

为了加强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建立和完善疫情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力,依照“早、快、严”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已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精神,周密安排严密防范,狠抓落实。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成立以xxx院长为组长的xxxxxx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下设:救治小组、专家小组、疫情信息管理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名单附后)等。

领导小组职责:在区卫生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医院疫情的防控(救治)的全面指挥、调度,对外协调和联系,向上级请示和汇报,对防控的检查和督导工作。

救治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医院日常门诊预检分诊、预防流调及居家隔离病人、留观病人的诊治工作。

专家小组主要职责:医院病情的会诊分析、指导留观病人的救治工作。

疫情信息管理小组主要职责:负责院内的疫情主动搜索上报;预防院内感染;信息梳理、汇总及上报工作。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当有疫情发生时的后勤供应及医疗救治防护、药品、器械的保障工作。

三、防控救治措施

各工作小组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不折不扣的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的防控要求布署,积极主动的、着有成效的开展疫情的防控救治工

作。

(一)加强领导,坚持行政带班、临床24小时值班制,相关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通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并且做好人员培训、物资储备、演练工作。

(二)严格执行首诊、首问、预检分诊,门诊登记制度,对来院就诊患者,特别是重点人群(到过疫区的、有接触史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工作,主动搜索疫情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三)严格执行卫生部印发的有关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和医院新冠肺炎控制技术指南进行救治工作。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2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普通病区工作人员、患者或其家属、陪护发生1例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

二、预警机制

(一)加强培训。医院和科室应加强人员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避免感染扩散。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各科室感控小组应按规定对科室工作人员、病员和家属常规开展新冠肺炎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处置。

(三)医院感染预警及处理。科室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即刻按医院感染暴发启动一级预警,立即报告医务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就地隔离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请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启动封闭楼层的隔离应急处置预案;全院内部通报同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三、封闭楼层的隔离应急处置预案

(一)处置工作原则

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主管副院长其他副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公卫科、检验科、药学部、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等负责人、发生新冠肺炎病例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职责:

①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封闭楼层等应急处置工作。

②对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

③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

④研究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时的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

⑤负责对外信息发布。

⑥按规定向卫健局及疾控中心报告。

(4)医院应为本区内所有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生活、休息场所,工作人员应执行单人单间居住和分餐制,直至解除隔离。

(5)预案启动后,应急处置各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确保封楼层隔离措施及时有序进行,并保证所有病员的原发病治疗、护理质量。(6)在发生的病区内启动零报告制度。由该病区值守医师每天上午11点前将当天区内患者及陪护情况(主要关注是否有发热及其他新冠症状)电话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消毒、隔离要求

(1)加强病区环境清洁卫生和病房通风,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宜30分钟。终末消毒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以上消毒。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门把手、地面等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2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地面、物表若有明显的血渍等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喷壶对准血渍等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喷洒;作用30分钟后用一次性(报废)毛巾清洁,然后将此毛巾作医疗废物处理,做好相关消毒书面记录。

(3)密切接触病人必须安置在单间,非密切接触病人尽量不要安置在多人间,若需安置,应确保床间距大于1米,加强病员及陪护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宣教,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原则上不探视,病房应关门,陪护必须佩戴口罩,患者病情允许也应佩戴口罩,不得随意出门或在过道活动。

(4)病区内清洁用具严格按照分区标示使用,使用后拖布、抹布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5)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必须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双层红色垃圾袋盛装,标明“新冠”字样密闭运送至供应室消毒灭菌处理。可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6)留观患者外出检查应戴外科口罩,并由专人按二级防护要求着装护送从专用电梯及路线至检查室,电梯及检查室应及时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使用轮椅、平车后应及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7)疑似或确诊病例使用过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医用织物由护理人员按三级防护要求床旁密闭收集,收集时动作应轻柔,收集后放入双层红色袋,袋外贴上“新冠”字样,通知洗浆房工作人员按二级防护要求着装后单独回收,先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热洗涤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枕芯、被褥、垫絮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也可用床单元消毒机进行消毒,如有可见的血液体液污染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

(8)需采集检验标本时,医务人员应按三级防护要求着装,采集后标本按要求包装、消毒后放入生物安全转运箱密闭运送到检验科进行检测。运送人员和检验人员按二级防护穿戴防护用品。患者留观住院期间检验标本等,安排专人收送,并做好个人防护。设置专门保洁人员、专门后勤保障人员。

(9)封闭病区病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与其产生的医疗垃圾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密闭收集,袋外均匀喷洒1000mg/l含氯消毒液,袋外医疗废物标签用红色笔醒目标注“新冠”,并通知医疗废物回收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单独收集密闭转运到专用房间储存,收集转运时加套一层医疗废物袋。

(10)病区中央空调应停用。如疑有空调系统的污染,请总务科安排空调系统的消毒。

4、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参与诊疗、清洁消毒、医疗废物转运等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和监督,使其熟练掌握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和防护用品的正确穿脱。

(2)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a。进出隔离病房,应当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b。各区域制作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图,配置穿衣镜,配备院感专、兼职人员督导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防止污染。

(3)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4)每日对工作人员的体温和症状进行监测,如有发热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则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意外防范措施

(1)病人拒绝留观:逐级向科主任、医务科、组长和卫计委报告,并通知保安,暂时单间隔离,直到病人离院。

(2)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未做防护时发生体液暴露立即就近冲洗,使用碘伏消毒;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若防护用品破损或防护不到位等情况发生暴露,应及时按照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并禁止与其他人接触;这两种情况都要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职业暴露登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隔离观察。发生针尖刺伤按相应应急处理后上报。

四、预案终止

预案终止应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疑似病人转归进行判定,原则上疑似病人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其密切接触者即可解除隔离;若疑似病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其原所在科室所有人员应封闭隔离观察14天,观察期满时,如所有人员无异常情况,可由应急领导小组报市卫健局和市疾控中心后解除隔离(建议进行核酸检测),预案终止,病区进行终末消毒后正常接收病员。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3

为扎实推进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卫健委和医院党委关于全面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方案》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防控督导检查,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围绕医院防控方案落实、病人救治流程规范和医护人员防护等三个核心,以政策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细节为关键,以实效为核心,检视工作,查摆问题,严督实导,督促整改,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提高全院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严肃工作纪律,坚定信心决心,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医院工作秩序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督导组织:

成立督导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督导内容

主要督查各部门各科室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健委、省委省政府、省市卫健委工作安排,以及医院措施方案等,切实做好医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情况。重点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工作流程制度执行、在岗在位值班值守、防控物资储备与领取、后勤保障情况及防护工作等开展监督指导,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1.责任落实情况。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疫情防控等政策文件精神,有无开展舆论引导、政策措施宣传,畅通解疑解惑渠道;正常医疗工作谋划及实施情况,是否认真研究制定正常工作的应急组织方案,指导各科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是否周密部署,细致安排,研究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措施,并切实予以落实;是否压实责任,加强监管,掌握实情;是否制定突发疫情应对措施等。

尤其是重点环节管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布局及工作流程实施;诊疗规范、防控流程执行,门诊病历书写及预检分诊问诊登记;检验、CT等重点检查科室处理流程;疑似病人上报转诊;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管控;普通病人就诊流程、入住筛查标准执行;流动人员体温检测管理等。

2.值班值守情况。是否严格落实在岗在位或24小时值班制度,有无脱岗、离岗情况;是否认真落实重要情况请示汇报、实时如实登记记录有关情况;突发疫情应对措施掌握情况、重大情况及时报告等。

3.培训与宣教情况:充分利用多渠道、多层次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与宣教,全院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相关规范、指南和流程的培训知晓掌握情况;引导职工做好个人防护及心理疏导,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否建立有效沟通交流机制,及时掌握职工健康、工作、生活动态等。

4.消毒隔离与院感防控情况:是否按照“应消尽消”的原则,对院内公共场所、电梯、办公区、物表定时消毒处理;各诊室、检查室、病区、病房、床单位消毒隔离落实情况;消毒液储备、配置、消毒处理是否符合标准满足需求;是否做好相关消毒液配送、消毒工作台账登记;是否做好接诊后终末消毒工作;标准预防措施落实、医疗废物处理等

5.医务人员管理与防护情况。是否严格遵守防控相关要求,服从管理;一、二、三级防护是否知晓,防护范围是否正确,戴(穿)脱是否规范;发热门诊专职人员休息、生活及精神状态;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各科人员配合情况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1

为了加强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建立和完善疫情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力,依照“早、快、严”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已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精神,周密安排严密防范,狠抓落实。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成立以xxx院长为组长的xxxxxx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下设:救治小组、专家小组、疫情信息管理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名单附后)等。

领导小组职责:在区卫生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医院疫情的防控(救治)的全面指挥、调度,对外协调和联系,向上级请示和汇报,对防控的检查和督导工作。

救治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医院日常门诊预检分诊、预防流调及居家隔离病人、留观病人的诊治工作。

专家小组主要职责:医院病情的会诊分析、指导留观病人的救治工作。

疫情信息管理小组主要职责:负责院内的疫情主动搜索上报;预防院内感染;信息梳理、汇总及上报工作。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当有疫情发生时的后勤供应及医疗救治防护、药品、器械的保障工作。

三、防控救治措施

各工作小组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不折不扣的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的防控要求布署,积极主动的、着有成效的开展疫情的防控救治工

作。

(一)加强领导,坚持行政带班、临床24小时值班制,相关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通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并且做好人员培训、物资储备、演练工作。

(二)严格执行首诊、首问、预检分诊,门诊登记制度,对来院就诊患者,特别是重点人群(到过疫区的、有接触史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工作,主动搜索疫情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三)严格执行卫生部印发的有关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和医院新冠肺炎控制技术指南进行救治工作。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2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普通病区工作人员、患者或其家属、陪护发生1例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

二、预警机制

(一)加强培训。医院和科室应加强人员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避免感染扩散。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各科室感控小组应按规定对科室工作人员、病员和家属常规开展新冠肺炎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处置。

(三)医院感染预警及处理。科室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即刻按医院感染暴发启动一级预警,立即报告医务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就地隔离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请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启动封闭楼层的隔离应急处置预案;全院内部通报同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三、封闭楼层的隔离应急处置预案

(一)处置工作原则

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主管副院长其他副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公卫科、检验科、药学部、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等负责人、发生新冠肺炎病例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职责:

①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封闭楼层等应急处置工作。

②对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

③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

④研究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时的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

⑤负责对外信息发布。

⑥按规定向卫健局及疾控中心报告。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