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可怕的小洞洞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育幼儿不要因为贪玩而将手、腿或头部塞进狭小的地方(如门缝、墙缝等)。
3、如果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求救。
4、教育幼儿掌握自救的方式,例如用肥皂水将卡在肢体上的物品拿下。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丰富幼儿的自救知识。
2、教育幼儿不要贪玩或好奇,避免参与危险游戏。
活动准备:
安全教育片段、指环、肥皂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安全教育片段:
1、片段1:来凤县幼儿手指被铁环卡住14个小时。
2、片段2:九个月大的小孩拇指被铁环卡住。
3、片段3:6岁男孩玩耍时,被夹在墙缝中无法动弹。
二、让幼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看了片段后的感受:
1、让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
2、讲述生活中自己还碰到过哪些不安全的事情。
3、讨论自己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向幼儿演示自救方式(教师操作,幼儿观看):
1、教师将指环戴在自己的手上,过一会让幼儿尝试摘下来,结果发现不容易摘下来。
2、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帮助教师摘下指环(例如用力拔、用水洗、涂上油、弄断指环)。
3、逐一演示幼儿想到的办法。
4、最后指出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用肥皂水擦洗,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不要随意将指环等物品套在自己或他人的身体上。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成年人求救。
四、结合雨含的经历,再次强调贪玩带来的危害。
活动延伸:
1、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向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讲述。
2、将活动后的图片张贴在教室四周。
教学反思:
1、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师向幼儿进行了真实形象的讲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
2、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2
创可贴娃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受伤的痛苦。
2、提醒幼儿在玩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贴有创可贴的娃娃,可以在娃娃的额头、脸颊、手、膝盖等处贴上创可贴。
活动重点:
通过娃娃的故事,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要遵守规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贴有创可贴的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讲述自己“受伤”经历。
(1)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咦!娃娃的身上贴的是什么呀?”
“为什么娃娃的身上会有这么多的创可贴呢?”
(2)娃娃讲述自己的“受伤”经历。
娃娃:都怪我不好,游戏的时候总是不注意安全,所以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头上是因为玩滑滑梯的时候我头朝下滑,撞破了头,贴上了这个创可贴;手上和脚上是因为我在跑的时候,眼睛没看着前面的路,被一块小石子绊倒了,擦破了皮,贴上了这两个创可贴。现在,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创可贴娃娃,又难看又难受,而且还不能和其他的娃娃一起做游戏,因为我一动,这些贴着创可贴的地方就会很痛。”(娃娃动一下胳膊)“哎哟!好痛。”
二、引导幼儿围绕娃娃受伤经历展开谈话。
(1)娃娃的头上为什么要贴创可贴?我们应该怎么玩滑滑梯(坐在滑梯上,双手扶住两边的扶手)。
(2)娃娃受伤、膝盖上为什么要贴创可贴?我们跑步的时候眼睛要看哪里?
三、拓展谈话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谈谈游戏时该如何注意安全。
娃娃:小朋友们,你们身上怎么没有创可贴啊?你们是怎么玩摇椅的?请你们告诉我。
四、到户外进行游戏。
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手持创可贴检查幼儿的活动情况,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1.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通过分享和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3.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安全教育的印象。
4.安全教育需要持之以恒,不断进行。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3
独自在家的安全意识
设计背景:
现在的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有时候孩子和家长会忽略一些安全问题,对孩子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目的是要告知孩子们在家里玩耍时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加强孩子们对安全的意识。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了解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2. 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 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接触和玩耍。
4. 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安全常识,让孩子们知道不仅在外要注意安全,在家也要有安全意识,并锻炼他们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 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片段。
2. 与孩子提前演练人物角色。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扮演一个陌生人敲门,孩子独自在家看动画片,这时候敲门声响起...
孩子:谁呀?
陌生人: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这是你妈妈让我带的东西,请你开门好么?
孩子:我怎么不认识你呢?
教师和孩子展开一段生动的表演,孩子在犹豫是否应该开门,这时候表演停止。教师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吓跑朋友该怎么做呢?孩子们讨论回答,接着开始下一段表演。
陌生人:哎呀,我肚子好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小朋友,你能开门让我进去上个厕所么?
孩子:在门洞里向外看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是如何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会开门还是想别的办法呢?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2. 观看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孩子:给陌生人开门。
教师:这样做对吗?
孩子:不对!
教师:再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孩子:他在家玩火。
教师:他这样做对吗?
孩子:不对,这样很危险。
3. 辨别对错。
教师拿出一些小图片,上面是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做的一些事情,请小朋友们看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将对的图片贴在左边,危险的图片贴在右边。
4. 安全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当你们独自在家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孩子:自己从冰箱里找吃的。
教师:可以自己到厨房开火做饭吗?
孩子:不可以,我们不会使用炉灶,这样会很危险。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回答,让他们知道面对危险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5. 结束。
小朋友们,以后当我们独自在家时,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了吧!千万记住不能玩火,也不能玩墙面上的开关和线路,更不能玩爸爸的打火机,也不能在阳台上玩耍,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如果不注意,可能会给小朋友带来危险。大家都明白了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会更加了解在家独自玩耍时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4
自我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以保护自己为主题的活动。这次活动的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以及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希望幼儿能够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征。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些小朋友受伤的事例图片,用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首先,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以及他们做得对不对。
接下来,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通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危险物品,包括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和气等。这样的讨论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危险物品,还培养了他们对危险的敏感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我们将幼儿分成4组,让他们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增加了幼儿的互动和合作能力,还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周围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幼儿提出预防受伤的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提问帮助他们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向幼儿简单介绍了一些受伤后的自救方法,以提高他们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
除了讨论和学习,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安全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他们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然后,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的玩法,以便其他幼儿学习和模仿。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对危险的敏感性和预见能力。然而,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活动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师幼互动不够协调等。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我们希望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通过家园共同的合作,我们相信幼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5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1
可怕的小洞洞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育幼儿不要因为贪玩而将手、腿或头部塞进狭小的地方(如门缝、墙缝等)。
3、如果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求救。
4、教育幼儿掌握自救的方式,例如用肥皂水将卡在肢体上的物品拿下。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丰富幼儿的自救知识。
2、教育幼儿不要贪玩或好奇,避免参与危险游戏。
活动准备:
安全教育片段、指环、肥皂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安全教育片段:
1、片段1:来凤县幼儿手指被铁环卡住14个小时。
2、片段2:九个月大的小孩拇指被铁环卡住。
3、片段3:6岁男孩玩耍时,被夹在墙缝中无法动弹。
二、让幼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看了片段后的感受:
1、让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
2、讲述生活中自己还碰到过哪些不安全的事情。
3、讨论自己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向幼儿演示自救方式(教师操作,幼儿观看):
1、教师将指环戴在自己的手上,过一会让幼儿尝试摘下来,结果发现不容易摘下来。
2、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帮助教师摘下指环(例如用力拔、用水洗、涂上油、弄断指环)。
3、逐一演示幼儿想到的办法。
4、最后指出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用肥皂水擦洗,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不要随意将指环等物品套在自己或他人的身体上。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成年人求救。
四、结合雨含的经历,再次强调贪玩带来的危害。
活动延伸:
1、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向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讲述。
2、将活动后的图片张贴在教室四周。
教学反思:
1、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师向幼儿进行了真实形象的讲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
2、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安全班会活动方案精品2
创可贴娃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受伤的痛苦。
2、提醒幼儿在玩游戏时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