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国庆节班级主题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到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培养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
3.培养孩子们尊重国旗的意识,初步理解热爱祖国的情感。
4.让孩子们了解到节日的由来,感受到节日欢乐的氛围,一起度过快乐的节日。
5.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活动准备:
国庆节相关的图片PPT、油画棒、素描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国庆节相关的图片PPT,引导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氛围,让他们了解国庆节。
老师:孩子们,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是在做什么呢?
与孩子们进行对话。
二、介绍国庆节。
老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是为了庆祝谁的生日呢?
通过教师总结: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
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有几颗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
2.请孩子们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国旗的活动。
四、制作国旗,为祖国妈妈献礼。
老师:祖国妈妈的生日即将到来,我们一起做一面国旗送给她,好吗?
活动延伸:
请家长们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让他们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氛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国家的爱和热爱。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安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意义,拓宽他们的知识。
1、教师问幼儿:“明天我们幼儿园放假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激发幼儿思考。
2、解释国庆节的由来:“十月一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就过国庆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们想做什么呢?”
2、询问幼儿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引导幼儿说出与安全相关的内容。
3、通过情景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某种行为是否安全?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三、总结假期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要触摸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物品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单独外出。外出游玩时要牵着大人的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在家独自时,不要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要把门关好,不要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要触摸家中的药品,不要到厨房玩耍。
5、不要在危险地带玩耍,不要参与危险游戏。
6、了解急救电话号码的使用。
7、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8、多喝白开水,不要吃雪糕、不要喝冷饮。吃东西前要洗手。
9、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提醒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的讲解、图片展示和手工制作等环节,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热烈气氛,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情感。
3.简单介绍节日的来历,让幼儿了解节日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提前收集各种展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
2.组织幼儿进行散步,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做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准备彩纸、白纸和油画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一起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和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十月一日”,可以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画烟花、国旗等。
5.师生一起装饰教室。
6.齐唱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延伸:
1.鼓励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观看焰火。
2.组织幼儿进行节日后的谈话。
主题名称:快乐国庆节
主题来源:每年国庆节到来时,我们都能感受到欢乐的氛围。各种媒体会报道和介绍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内容,给爱国教育带来了便利。因此,我们决定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主题定为“我爱祖国”。
主题实施时间:9月30日下午15:20-16:30
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学习升旗礼。
2.了解祖国的地理、多民族特点和伟大建设成就,培养对祖国的情感。
3.能感情地朗诵诗歌、散文等,学会表达不同语气,归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4.培养爱护幼儿园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大声喊叫和奔跑。
5.能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介绍熟悉的特产和民俗风情。
6.了解国庆节的起源。
主要活动内容及过程:
活动一:学习与祖国有关的儿歌、歌曲等。孩子们学习了诗歌《天安门》、《我去祖国台湾岛》,还学习了歌曲《国旗红红地哩》。通过谈话和分享交流,孩子们对祖国的了解更加深入。孩子们还在表演学习的诗歌《天安门》。
活动二:粘贴国旗、粘贴中国地图。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布置活动室,增加节日气氛。孩子们粘贴国旗,还用手工制作的小花粘贴中国地图。
活动三:庆祝国庆节。国庆节前一天,孩子们在音乐室举行庆祝活动,表演节目庆祝祖国的生日。孩子们在表演节目,庆祝国庆节。
活动小结:
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祖国的认识更加深入。随着对祖国的了解加深,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地球仪上的中国位置非常感兴趣,乐意参与拼贴中国地图的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手工活动和庆祝活动,孩子们对国庆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名称:亲子同乐迎“国庆”
活动来源:由于幼儿能力有限,自制玩具比较困难,为了让幼儿感受国庆的氛围,我们特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制作。制作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而确定,考虑到孩子们年纪小,所以制作的玩具都是软性的。托班的制作内容是圆圆的月饼(结合中秋节),而小班的制作内容是红红的太阳(寓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活动目的:
1、结合国庆,让幼儿体验与家长一起制作玩具的快乐心情。
2、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了解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准备: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碎布、棉花和毛线团。(家长自备针和线,注意安全)
活动内容:
一、教师简单介绍家长们的来意。
二、引出制作的内容。
三、交代制作的过程。
四、各班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平行班之间交换制作的成果,并结对玩耍。
六、教师简单总结,送别家长们。
为了庆祝国庆节,我园决定举行一系列活动,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庆祝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活动包括参赛制作标志、抢答问题、即兴表演和编制菜谱。参赛对象为全体教职工,分成五个组进行比赛。
首先,每个参赛组将共同设计和制作本组的参赛标志。这项活动不计分,但会作为评奖的参考。
接下来是抢答问题环节,评委会提出与国庆节、国歌、国徽、祖国建设成就、祖国美景等相关的问题。答对一个问题得一分。
然后是即兴表演,参赛人员要根据评委的示范,有创意地进行表演。要求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符合情理。每一轮比赛表演符合要求的都会得一分。
最后是编制菜谱,根据给定的蔬菜和食品编制菜谱。每一菜谱要选用两种以上的蔬菜和食品搭配,并介绍烹调方法。评委会根据情况给予1-3分。
活动将于9月27日晚上7:30在本园舞蹈大厅举行,评委由园长、共青团支书担任。比赛结束后,将统计各队的总得分,并按得分排名决定奖励。
这些活动旨在丰富教职工的节日文化娱乐,活跃身心,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教职工的创造力。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进步和繁荣欢呼!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国庆假期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3.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安全的图片。
活动过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国庆节班级主题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到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培养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
3.培养孩子们尊重国旗的意识,初步理解热爱祖国的情感。
4.让孩子们了解到节日的由来,感受到节日欢乐的氛围,一起度过快乐的节日。
5.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活动准备:
国庆节相关的图片PPT、油画棒、素描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国庆节相关的图片PPT,引导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氛围,让他们了解国庆节。
老师:孩子们,我们刚才看的图片是在做什么呢?
与孩子们进行对话。
二、介绍国庆节。
老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是为了庆祝谁的生日呢?
通过教师总结: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
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有几颗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
2.请孩子们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国旗的活动。
四、制作国旗,为祖国妈妈献礼。
老师:祖国妈妈的生日即将到来,我们一起做一面国旗送给她,好吗?
活动延伸:
请家长们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让他们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氛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国家的爱和热爱。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安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意义,拓宽他们的知识。
1、教师问幼儿:“明天我们幼儿园放假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激发幼儿思考。
2、解释国庆节的由来:“十月一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就过国庆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们想做什么呢?”
2、询问幼儿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引导幼儿说出与安全相关的内容。
3、通过情景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某种行为是否安全?为什么不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