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班会背景: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物质世界的诱惑所冲昏头脑,过度追求个人享乐,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懂感恩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些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在腐蚀着初中生的心灵,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平下滑。因此,提高初中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变得非常重要。
班会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班会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班会时间:
班会地点:新田中学初二2班
班会对象:初二2班全体学生
班会形式:讨论、表演
1、导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入班会主题。(展示幻灯片,时长5分钟)
美国将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虽然我们中国没有感恩节,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做人原则中,都有着“感恩”的理念。比如,古语中就有很多与感恩有关的成语和谚语,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等等。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享受着父母的爱,接受着父母、师长、朋友的关心,但我们很少想过“感恩”这个词。那么今天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如何感恩。
每个人都曾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的教诲,没有国家的关爱,没有大众的帮助,我们又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呢?所以,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作为人类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年轻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2、讨论:观看《感动中国》视频材料,谈谈对感恩的认识(时长8分钟)
学生1:感恩就是心怀感激地对待亲朋好友,因为他们帮助了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我们要用行动来回报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学生2: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帮助父母,为父母做更多家务,因为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也要多体谅老师,努力学习,这也是感恩的表现。
学生3: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在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经济收入,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点让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亲友感动和放心。
3、小品《种瓜得豆》(时长6分钟)
这个小品讲述了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和博士。然而,当父亲生病,母亲需要商量如何治疗父亲的时候,女孩却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当母亲让女孩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时,女孩非常不情愿地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地拿着,仿佛拿着什么脏东西。
问题1: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孩,你会怎么做呢?
问题2:你是否曾为父母倒过50杯水?
4、讨论问题:(时长5分钟)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3)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5、继续讨论:(时长4分钟)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的其他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6、观看尊师重道的视频(时长7分钟)
无论是谁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都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每天早晨,执勤的同学在校门口亲切地问候:“早上好”。教师节,同学们会向老师送上精美的贺卡。这些亲切的问候和精美的贺卡,都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今天的绚丽色彩。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的,当我们刚入学还不懂事的时候,是老师从细小的事情入手,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当我们犯错误或迷茫无助的时候,又是老师循循善诱地启迪我们,点燃了我们内心的光明之火。如果学校是知识的源泉,那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是我们最重要的伴侣。
尊师重道是全社会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尊师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佳话。比如,徐特立先生在给他的老师生日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这段话已经成为世人的座右铭,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尊师的榜样。让我们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听一听各小组收集的尊师故事。
各组收集的尊师故事都非常精彩。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这首童谣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了。但对于那个关心我们的老师,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听完这首童谣后,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你以前是否有过不尊敬老师的行为?
问题二:你打算今后怎样尊敬老师?
学生1:当我犯错误时,受到老师的批评,我常常不服气,甚至顶撞老师。但是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批评我、教育我是为了教导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以后会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积极改正错误。
学生2:我有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分心。有时还会说话,影响课堂纪律和老师的讲课,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我们应该尊敬老师,上课要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支持老师的工作,这是老师的欣慰。
学生3:我有时在校园里遇到老师时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就低着头从她身边走过,没有和她打招呼,这是对老师不礼貌的表现。以后我会在校园里主动向老师问好,无论她是不是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要有礼貌。
主持人: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也认识到了我们平时行为中的一些错误,并将积极改正,做到尊师重道。
教师总结:学会感恩,本质上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做出回应和回报,而不是漠视或淡然处之;学会感恩,就是用放大镜看待别人的优点;学会感恩,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哪里哪里就会亮起来;学会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剂。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和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的支持和照顾,促进互助互爱。
让我们学会感恩,用行动去回报他人的恩情,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活动开始:
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主持人首先致开场词,引入了活动的主题——《感恩父母》。
感受父母之爱:
主持人接着介绍了父母的爱是如何无私而宽容的,父亲是阳光,母亲是春风,他们时刻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和慰藉。
接下来,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真实的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秋天的怀念》。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话说父(母)爱:
大家听完故事后,分享了自己对父母爱的感受。我们意识到父母的爱是平凡而珍贵的,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对待他们。
真情回送:
我们观看了一则广告——《妈妈,洗脚》,这个广告通过一个小男孩为母亲洗脚的场景,展现了人间真情和对母亲的关爱。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践行汇报:
接下来,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动来孝敬父母。我们看到了一些同学帮助家务,尊敬父母,独立完成作业等等。这些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之情。
最后,我们一起背诵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并观看了同学们在家中如何践行孝敬父母的场景。
最后的呼吁: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我们要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让我们心怀感恩,赞美感恩,共同拥有美好的未来。主题班会在大家起立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会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感恩的意思就是懂得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恩惠,并且回报他们的善意。这是一种传统美德,在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明白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激他人,回报社会。我们应该把感恩的心态融入到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歌曲《感恩的心》、《感恩歌》来导入主题。教师可以总结和归纳励志教育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含义。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一种道德情操。有人说,一个人的不幸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恩惠,而是得到了却没有心存感激。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只会索取而不会回报,他的生活会变得枯燥乏味。
作为学生,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我们要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条件,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心血,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只有心存感恩,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远离烦恼。
感恩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作为学生,我们要把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爱化作我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我们不要追求无意义的物质攀比,不要抱怨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人,不要分散注意力。我们要专心致志,努力学习,找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在学习中树立目标,保持恒心和毅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生活态度。只要我们怀有感恩之心并珍惜它,我们就能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能拥有亲情和友情的人,一个生活快乐和幸福的人。
最后,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三句话: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它会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常怀一份感恩之情,它会让我们在学习中努力前进;
常怀一种感恩之念,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和阳光。
班会目标:
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
2.教会学生如何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应该时刻感谢这些人和上天的眷顾。感恩是美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条件。对于现在冷漠的青年一代来说,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讨论:怎样理解感恩?
学生们表达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包括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回报帮助自己的人,多帮助父母和体谅老师等。老师总结了学生们的观点,指出感恩的对象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对手和自然等。面对生活,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讨论: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的人?
学生们先自己思考,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四、继续讨论:怎样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的人?
学生们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老师总结。
教师出示三篇文章,强调感恩是乐观、礼貌和艺术的表现,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五、结束语:
做好人和学习好是老师的希望。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要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的人,用心去体会他们对我们的好和爱。学会感恩,我们才会去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
背景分析:
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任何时代,不管身份地位如何,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和自私的品质。有的同学甚至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将这种感恩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重点: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树立美好的人身观,让他们有健康的情感观念。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叫同学们如何感恩父母做好发言准备。
4、准备一份感恩卡。
活动形式:
讲故事、讨论、诵读、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活动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
A、初步感受:让学生看图片,认识父亲和母亲。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讲述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让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了解父母的辛勤工作和付出。听听父母的心声。
三、感恩父母(学会做人):讲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苦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写概括如何孝敬父母的话语,写父母生日祝福。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对父母的孝敬。
四、巧解误区:讨论一些同学不正确的做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多种表现形式。
五、感恩的心:听歌曲《感恩的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六、全班齐诵《游子吟》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班会背景: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物质世界的诱惑所冲昏头脑,过度追求个人享乐,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懂感恩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些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在腐蚀着初中生的心灵,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平下滑。因此,提高初中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变得非常重要。
班会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班会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班会时间:
班会地点:新田中学初二2班
班会对象:初二2班全体学生
班会形式:讨论、表演
1、导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入班会主题。(展示幻灯片,时长5分钟)
美国将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虽然我们中国没有感恩节,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做人原则中,都有着“感恩”的理念。比如,古语中就有很多与感恩有关的成语和谚语,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等等。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享受着父母的爱,接受着父母、师长、朋友的关心,但我们很少想过“感恩”这个词。那么今天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如何感恩。
每个人都曾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的教诲,没有国家的关爱,没有大众的帮助,我们又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呢?所以,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作为人类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年轻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2、讨论:观看《感动中国》视频材料,谈谈对感恩的认识(时长8分钟)
学生1:感恩就是心怀感激地对待亲朋好友,因为他们帮助了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我们要用行动来回报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学生2: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帮助父母,为父母做更多家务,因为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也要多体谅老师,努力学习,这也是感恩的表现。
学生3: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在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经济收入,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点让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亲友感动和放心。
3、小品《种瓜得豆》(时长6分钟)
这个小品讲述了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和博士。然而,当父亲生病,母亲需要商量如何治疗父亲的时候,女孩却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当母亲让女孩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时,女孩非常不情愿地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地拿着,仿佛拿着什么脏东西。
问题1: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孩,你会怎么做呢?
问题2:你是否曾为父母倒过50杯水?
4、讨论问题:(时长5分钟)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3)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5、继续讨论:(时长4分钟)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的其他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6、观看尊师重道的视频(时长7分钟)
无论是谁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都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每天早晨,执勤的同学在校门口亲切地问候:“早上好”。教师节,同学们会向老师送上精美的贺卡。这些亲切的问候和精美的贺卡,都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今天的绚丽色彩。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的,当我们刚入学还不懂事的时候,是老师从细小的事情入手,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当我们犯错误或迷茫无助的时候,又是老师循循善诱地启迪我们,点燃了我们内心的光明之火。如果学校是知识的源泉,那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是我们最重要的伴侣。
尊师重道是全社会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尊师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佳话。比如,徐特立先生在给他的老师生日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这段话已经成为世人的座右铭,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尊师的榜样。让我们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听一听各小组收集的尊师故事。
各组收集的尊师故事都非常精彩。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这首童谣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了。但对于那个关心我们的老师,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听完这首童谣后,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你以前是否有过不尊敬老师的行为?
问题二:你打算今后怎样尊敬老师?
学生1:当我犯错误时,受到老师的批评,我常常不服气,甚至顶撞老师。但是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批评我、教育我是为了教导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以后会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积极改正错误。
学生2:我有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分心。有时还会说话,影响课堂纪律和老师的讲课,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我们应该尊敬老师,上课要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支持老师的工作,这是老师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