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旅游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旅游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
(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
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
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
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
可提供148间/天住宿。
投资50万元。
(三)漫游XX项目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
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
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
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
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
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
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
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
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
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
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
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
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
3、世界文化遗产探古游
4、祁门生态风情游
5、休宁乡村福地游
6、新安江山水画廊游
7、xx古民居民俗风情游
8、徽风徽韵,乡音乡情——走进xx之旅
9、追寻伟人足迹、亲临皖南事变发生地之旅
10领袖祖籍地、xx千年古村文化寻迹游
古xx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出,要注重古村落体验类乡村度假产品开发,满足摄影和绘画等艺术创作者、建筑学者、修学旅游者、背包旅游者、自驾车旅游者等的需求;以西递、宏村等重要古村落的民俗节庆活动为载体,在古村落中开发徽派建筑游、徽菜美食游、新安医学保健游、徽商寻踪游、xx名人寻踪游、“徽墨”“歙砚”考察游、保健旅游、黄山名茶之乡游等旅游产品;注重展示“活”的xx文化传统,包装三雕艺术表演、婚俗表演、叠罗汉、傩舞、抬阁等xx民俗表演等。
五、黟县乡村旅游考察线路设计
黟县旅游主题定位:中国最艺术的乡村
黟县旅游主题口号:世界文化遗产,桃花源里人家——黟县
辅助口号:徽风清韵今犹在,水村山郭尽桃源——黟县
中国魅力名镇——西递宏村
以黟县政府所在地碧阳镇为旅游中心,设计考察线路(因为是考察,就较多地考虑了地域的关联性,忽略了不同开发主体的操作性):
1、西递—宏村—塔川
2、西递—南屏—关麓—(屏山)
3、宏村—(龙池湾)—卢村木雕楼—塔川
在这三条乡村考察旅游线路中,要体现出:
1、美丽和谐的田园风光
2、古朴神秘的古村落
3、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4、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5、富于特色的工艺品展示
6、体验旅游的情境设计
注:括号里的景点视时间而定。
各参观点特色展现与项目安排:
西递:体现出古朴典雅、“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特色,安排参与抛绣球等民俗表演活动,品尝风味小吃,参观书画艺术展;
宏村:体现中国牛形村落人与环境和谐的布局,安排参观书声琅琅的南湖书院,品尝农家风味;
南屏:体现中国影视村高墙、深巷、迷宫的建筑特色,感受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威严,安排祭祖活动;
关麓:体现中国神奇连体建筑,展示米塑传统工艺;
屏山: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山乡风韵,上演婚嫁习俗;
龙池湾:体现中国农耕文化,黟县民歌风情表演;
卢村木雕楼:体现xx木雕艺术的精华,上演凤舞;
塔川:体现皖南美丽的秋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
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