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疫情防控小区管理措施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疫情防控小区管理措施1

当前疫情风险仍高危复杂,要切实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市里有关规定,配合街道和包保单位的管控。

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以“疫”为令,实行静态管控。

在没有接到解除静态管理通知前,城区内小区一律实行静态管理。

所有居民必须接受包保单位管控,落实“错时错峰出门、就近定点购物”要求,每天每户只允许1人凭街道下发的“出行卡”外出购买生活物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小时以内,值班值守人员要及时回收该户当日出行卡并做好登记,购物超时后不允许进入小区,发生其他情况由派出所处理。

二、从“严”要求,夯实防控堡垒。

关闭小区内篮球场、棋牌室等休闲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邻里间不得串门;不允许在室外遛狗、闲逛、聚集等非必要活动,发现第一次劝阻、警告,第二次行政拘留。

值班值守人员如发现居民在小区内聚集的要及时劝阻,对于拒不接受值班值守人员管理、不听劝阻在小区内聚集、强行出入小区的居民,要及时向所在街道报备,由街道协调辖区派出所处理。

三、以“证”为凭,畅通防疫通道。

保证疫情防控工作合理有序,市区内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证件,没有工作证件的要随身携带本单位出具的介绍信。

教育局、国土局等干部到卡值守(核酸检测点)可持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通行。

小区居民参与疫情防控、民营医院及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等工作人员可凭车辆通行证或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进出小区。

四、坚决“拒”入,严格卡口管制。

全市范围内,除公务车辆和指挥部发放通行证的车辆以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出入小区和上路。

外来车辆、人员坚决不允许进入小区,包括社区居民亲戚朋友,长期在外地工作人员。

五、报“备”管理,保障应急需求。

装饰装修、水电煤气管道改造等工程暂停施工。

水电煤气等需要急修的,应报街道批准,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测温和登记。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或包保干部报告,并按照规定就医流程及时就诊。

购药或就医就诊外出人员,离开楼栋时凭出入证和身份证登记,返回楼栋时凭发票(小票)或检查就诊记录登记进入。

如有极特殊情况需要外出的要及时与街道沟通,确保居民生活安全得到保障。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请自觉遵守,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在此期间给您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疫情防控小区管理措施2

1、在疫情防控封闭期间,小区实现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责任制度。

2、严格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即任何人未经突击队队长批准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外有关人员如要进入,需要出示本街道或社区证明,并征得突击队队长同意,同时出示一周内的双抗检查和核酸检查结果以及大数据行程码后,方可进入;小区内工作人员(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出入,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并进行严格登记;对发烧咳嗽者,一律施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格处置。

3、全面做好排查登记。

小区门口设置检查通道,进小区人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

值班室所有人员须佩戴口罩,发现进入小区人员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登记,并立即向突击队队长报备。

4、提高站位压实责任。

门卫值勤人员必须努力学*法纪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原则,文明值勤。

对进入小区的三类车辆,必须严格盘查。

本小区内有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通行证的车辆,出入时要严格进行出入登记,包括司乘人员及号牌;垃圾转运车,要进行严格消杀,司乘人员要着一级防护服,并严格登记后方可进入;救护车出入,只登记号牌,其他应急车辆出入,必须征得队长认可后,方可进入。

5、及时准确向突击队队长上报信息。

来客来访必须符合疫情防控期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实因工作需要进入小区,需上报小区责任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小区,进入小区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做好详细登记、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进入小区的跟踪记录等。

6、应急申报时,如队长无法取得联系,可与社区派驻责任领导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联系,获得许可,并做好详细记录!

疫情防控小区管理措施3

小区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封闭措施,确保疫情不蔓延、不扩散。

四、强化居民就医引导。

居民如出现身体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报告,同时到就*发热门诊就诊;陪同人员要做好防护,防止感染。

社区工作人员要做好追踪回访管控。

五、强化小区环境治理。

暂停小区内各类施工,水电气等需要急修的,应报社区登记备案,并对施工人员测温。

做好小区清洁消毒、垃圾分类、电梯消杀等工作。

六、强化出租房屋管理。

落实出租房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承租人员的管控;对不报告租房情况、不配合开展防控工作的,将依法追究房屋出租主体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七、强化广大居民防护意识。

小区内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

居民要少出门、少上街,不串门、不聚集,不随地吐痰、不外出遛狗,外出必须戴口罩。

如需必要的生活物资,提倡使用网上下单或派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八、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通过微信、微博、社区宣传栏、小区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防治信息,引导小区居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营造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氛围。

九、强化居民基本生活保障。

对小区内老弱病残、居家隔离的居民,社区干部、志愿者要主动关心、靠前服务,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十、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小区的在职党员、机关干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宣传、带头冲在一线、带头发动群众,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疫情防控小区管理措施5

1,区域封闭制度

住宅小区有多个出入口的,原则上仅保留一个必要的出入通道,所有车辆、人员要从唯一的出入口进出小区。

开放式居民点要通过设置隔离栏、拉设警戒线等方式进行封闭,合理设置出入口。

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内的球场、棋牌室、活动室等休闲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一律关闭。

2,体温检测制度

要进一步加大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人员进出的管控力度,各工作队要在出入口设置劝导宣传台,所有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工作队进行体温测量。

3,出入登记制度

每个家庭明确1名身体素质好、抵抗力较高的成员作为外出购买生活物资的相对固定人员,工作队可以采取发放登记出入证的方式,每个家庭发放一张出入证,在物资采购人员进出时做好登记,每两天只能出去一人次。

也可以采取发放收回式出入券的方式,每个家庭每两天发一张券,凭券出入,每一次出入要进行登记,并将出入券收回。

在单位上班的工作人员,需相关单位出具证明后方可出入小区。

严格控制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以外人员进入,确需进入的.,工作队要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要求佩戴口罩,并由相关业主带入,工作队要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出小区时要及时销号。

非居住本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的疫情重点地区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由业主到出入口自行领取物件。

4,车辆通行制度

要严格控制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内车辆出入,工作队要为小区车辆要办理出入通行证,同样执行两天只出一人次的要求(单位出具证明的除外)。

车辆进出时车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下车检测体温。

非本区域内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

5,昼夜值守制度

工作队要合理安排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居民点进出口的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轮流值守、无缝对接,白天值班人员不得少于4人,夜间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值班人员有制服的需着装上岗。

6,每日消毒制度

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由物业服务公司做好小区的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电梯消杀等工作,每日消毒不得少于1次,电梯、单元门厅等重点部位要增加消杀频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