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春运健康出行防护措施精选5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春运健康出行防护措施精选1

春运客流总量预计同比增长99.5%

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一共40天。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综合来看,今年春运具有‘三大一多’的特点,分别是客流大幅增长、货运需求大幅增加、一线人员感染风险较大以及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增多。”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加之疫情三年来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

经交通运输部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相比往年占比相对较小。

徐成光指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春运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很难依靠往年经验和根据春运运行规律进行分析研判。目前客流总量、构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预测,是基于当前形势和情况作出的,以便充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

徐成光表示,面对挑战和压力,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的工作标准做了充足准备,全体交通人将把做好今年春运工作作为检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的重要载体,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努力打造平安春运、健康春运、便捷春运、舒畅春运,确保人民群众顺顺利利出行、安安全全回家。

保障运力充足筑牢安全底线

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平安、有序出行如何保障,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交通运输部门做足准备,确保人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好。

徐成光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和“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认真实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快递等领域疫情防控政策,加强乘客和从业人员防护。春运工作专班也将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加强指导部署,针对探亲流,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等政策,降低集中出行压力。

在运力调度方面,为保障运力充足,铁路和民航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表示,2023年春运的火车票预售已经从2022年的12月24日开始,从目前的售票情况看,各方面旅客出行需求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铁路客流也呈现了逐步回暖的态势。

“按照运力安排,春运节前,全国铁路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客座定员可达904万人;春运节后,高峰日最高可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客座定员可以达到914万人;最大客座能力比2019年春运增长11%。此外,国铁集团充分用好新线新站新装备,加大重点地区和时段运力投放,建立突发客流应急响应机制,可以较好地满足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黄欣说。

民航的运力保障方面,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为2019年春运期间的73%左右,根据目前掌握的春运期间旅客订票情况,订票峰值出现在1月18日(农历腊月廿七)至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九),从订票量来看,北京-三亚、上海-北京、北京-海口等航线居于前列。民航局将积极引导航空公司在筑牢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航班计划,确保运力准备充分、资源保障到位。

多措并举保障平安春运

交通运输部门如何在春运期间应对疫情放开后的考验?又将如何保障客运安全和应急处置,防止出现重大交通事故?

春运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表示,做好今年的春运工作,疫情防控很关键。春运期间,人员的流动、货运的物流活动频繁,人员交叉活动密集,感染风险大。为此,春运工作专班专门印发了春运疫情防控指南,也发布了春运出行服务指引。

“具体来看,就是要在强化客流组织引导的同时做好公众出行防疫宣传,鼓励使用无接触式服务,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场站防疫措施。”蔡**表示,此外还要做足应对可能出现的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的准备,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

此外,关于春运过程中的运输安全保障,蔡**指出,保障运输安全历来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做好安全工作,我们才能祥和地过春节。今年的春运客流物流加速增长,疫情不断发生变化,加上极端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叠加,运输安全监管面临较大挑战。

“前期,我们对春运期间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做了系统部署安排,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密切关注客货流量、天气变化以及疫情发展的不同状况,聚焦人、车、路、环境等核心要素,在加强设施设备检查维护、严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关的同时,加强运输工具的动态监控和路网运行安全保障,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蔡**表示,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相关部门要多措并举,确保今年春运安全平稳有序,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春运健康出行防护措施精选2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春运今日正式启动,自1月7日至2月15日,为期40天,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今年春运是中央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的首个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保持一定规模,铁路客流呈现回暖趋势,总体上比较平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春运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客车开行方案,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温馨春运,努力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一是科学精准安排运力。用好去年新开通的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北京丰台站等新线新站资源和新投用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增强路网整体功能,提升客运能力。按照“充足安排、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原则,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节前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科学分析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的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灵活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梯次投放运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继续保持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规模,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边远山区群众出行。

二是营造健康安全出行环境。强化车站客流组织,严格控制列车客座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卫生间、洗手池、电梯扶手、座椅等重点处所通风消毒,定期开展环境采样监测,保持站车良好环境;积极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加强旅行健康宣传提示,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强化自身健康防护;严格规范做好铁路春运一线职工健康防护,加强保洁、安检、餐饮、业务外包人员一体化管理;强化路地联防联控,有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提升旅客购票服务体验。优化铁路12306系统功能,持续开展适老化和无障碍化改造,为老年人和障碍人士购票提供便利。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电子化。学生优惠票不再规定乘车时间限制,每学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任意时间可购买4次单程的学生优惠票。因铁路责任或不可抗力造成旅客退票,联程车票可一并办理退票,免收退票费。旅客办理补票、变更等客运业务时不再收取手续费;扩大非高峰方向折扣优惠列车范围。

四是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将惠及更多儿童旅客。每一名成年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儿童年龄按乘车日期计算。旅客携带免费乘车儿童时,需在购票时向铁路运输企业提出申明,购票申明时使用的免费乘车儿童有效身份证件为其乘车凭证。

五是加强旅客出行信息服务。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办理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在铁路12306App设立出行服务专区,整合铁路出行服务资讯,方便旅客了解列车开行、天气情况等信息。完善铁路12306消息通知机制,及时向已购票旅客精准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方便旅客掌握列车开行动态,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六是扩大网络订餐服务范围。大力拓展互联网订餐站点,将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车站,以及绝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和长距离普速列车,进一步丰富在途饮食品选购品类,让旅客在列车上能够吃到各地美食。

七是优化中转换乘服务。安排站内便捷换乘的车站由80个增至100个,完善车站服务设备设施与引导标识,提升旅客中转换乘效率。12306网站可根据旅客出行需求,智能推荐便捷换乘方案,为旅客提供参考。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统筹做好货物运输工作,提升货运保通保畅能力,加强医药、食品及节日生活物资、粮食、化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持续开展电煤保供行动,确保人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铁路部门将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客货运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不断改进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举措,努力提升广大旅客货主服务体验。请旅客朋友及时关注“铁路12306”网站和“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合理安排行程,旅途中加强自身健康防护,配合做好站车防疫工作,共同维护春运良好出行环境。

春运健康出行防护措施精选3

为切实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期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

二、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落实防疫措施,引导乘客做好个人防护,着力防范、妥善应对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切实保障综合运输春运稳定有序运行。

三、从业人员防疫要求

(一)加强个人防护。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上岗期间严格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离岗后,做好生活中的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倡导“两点一线”工作生活模式。与社会面接触较多、客流量大的综合客运枢纽及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所一线从业人员,邮政快递员,公路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从业人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员和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长途道路客运驾驶员工作期间尽量固定线路和车辆,距离较长的客运线路驾驶员和重要能源运输通道司乘人员尽量安排固定休息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